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应建立和完善网络文学批评标准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09-07-13

  日前,由中南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吉首大学文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网联合主办的“网络•网络文学•公共空间”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凤凰召开,150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对这一具有鲜明时代性的理论话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很多富有理论价值的观点。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文学和公共空间的影响
  与会大多数学者认为,网络的兴起确实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也改变了既有的公共空间。吉林大学刘中树教授指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学呈现出一种产业化的倾向,现在,网络文学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由网络畅销作品带来的衍生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宽,这无疑将为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炯研究员特别提到了网络带给文学的自由性和广泛参与性,他认为这对当下文学创作、文学传播和文学接受等各个环节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中国人民大学陆贵山教授认为,现在很多人都在指责网络文学,说它比较粗糙,其实,网络文学在消解经典的同时,也在创造或积累经典。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教授认为,网络文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当今社会的文化视野,步入了时代文学的殿堂,与以文学期刊为阵地的传统文学、以出版营销为依托的图书市场文学,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文学发展格局,在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中悄然改写了文学惯例,加速了中国文学的转型。湘潭大学季水河教授则谈到了网络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他认为,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与传统批评的精英化、学术化、经典化已经渐行渐远,呈现出主体大众化、性质新闻化、运作市场化的特点。网络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公共空间。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认为,网络的自由和开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匿名性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方面,传统交流过程中的监督机制被弱化甚至被悬置,没有必要带上人格面具,可以展示更加真实自然的一面;另一方面,匿名性还消除了面对面交往中很难避免的权力和其它导致交往失真的社会文化因素,使得网络语境下的公共空间更加平等与自由。中南大学欧阳文风教授认为,网络给予人的这种自由与平等,其实就是民主化的表现。网络创设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公民在线表达意见的平台或公共空间,在这里不但可以对一切社会现象自由发表言论,而且还可以对话互动,这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网络文学的勃兴所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
  网络文学的勃兴对文学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成了此次学术研讨会热烈探讨的话题。专家们普遍认为,网络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促进文学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无形中消解了文学的审美品格。山东大学马龙潜教授等学者还提出,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网络文学批评的标准,建立一种“大文学观”,自觉地拓展文学的边界,相对宽容和理性地对待网络上的文字。江西师范大学陶水平教授提出了一个网络文学经典化的问题,他认为,十多年来的网络文学创作,大都是欲望化写作,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粗糙,没有产生经典作品。如何打造网络文学精品,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永晓研究员认为,网络文学短短十年是很难产生经典的,目前整个网络文学创作基本上还处在一种如杂草般自由生长的状态,虽然这是产生经典的一个必然过程,但现在提网络文学经典化显然还有些为时过早。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认为,网络的普及有利于文学的阅读和接受,但电子阅读使人们的审美思辨受到极大的挑战和伤害,已经失去了个性的享受和从容的心境。
  那么,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或者说,如何去引导网络文学的发展呢?欧阳友权教授认为,首先要解决好网络文学文学性匮乏的问题,提升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要避免文学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方式。当然,要提升文学素质,离不开网络行为主体的素质提升和道德自律。理论研究者也应该从学理上对网络文学进行认真审视和引导。吉首大学简德彬教授强调了网络创作主体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媒体知识分子”的概念,认为栖身于媒体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一种自主意识和批判立场,应该有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起码关心,面对种种诱惑应该有一种精神文化的定力。首都师范大学王光明教授认为,虽然网络带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但自由并不是无所不为,网络写手应该对自由保持一种敬畏,具有自律的品格。山东大学王汶成教授认为,现在网络文学有一种技术化的倾向,我们必须重申艺术的人文根基,防止艺术在网络时代物化。
  网络语境下新的公共空间的建构
  如何在网络语境下建构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陕西师范大学尤西林教授认为,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匿名性,言说者几乎不受传统监督机制的约束,网络公共空间的这一特点,要求网络主体必须做到“慎独”,至少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否则,网络语境下的公共领域就会处于一种失序甚至失控的状态。陶东风教授认为,网络的确为更加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对话提供了技术的可能性,但它并不能保证交往对话的质量,也不能保证交往的理性特征。交往主体如何才能在网络这一虚拟的空间里具有理性交往的能力,而且遵守理性交往的规则,这无疑需要网下的现实世界的塑造。而现在的问题是,当下中国缺少的恰恰就是培养理性自律主体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因此,网络语境下新的公共空间的建构,其实是一个牵涉到网络上下的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也就是说,网络虚拟世界的民主与公共性,最终要依托于现实世界的民主与公共性,离开了大的社会环境,网络很难单独创造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和公共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马驰研究员也认为,网络作为新技术本身并不能带来新变革,我们必须去考量当下整体人文环境,从制度上去保障新的公共空间的健康生长。(欧阳文风

 

上一篇:

下一篇:网络文学的空间及问题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