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中国文学2009:在新变中前行
来源:原载2010年1月22日《人民日报》白烨 | 作者:  时间: 2010-01-25

  到2009年,文学进入新世纪已逾9个年头。如果说前些年的文学与文坛,大致是在波澜不惊中平稳发展的话,那么2009年则可以说是在活跃不羁中暗潮涌动,甚至在风起云涌中预示了物换星移的可能。我的这种印象与感受可概括为四句话:传统在坚守,类型在崛起,资本在发力,格局在变异。

  传统在坚守
  传统文学在2009年,既在过去的基础上持续发展,也一如既往地收获平实。传统与主流文学界高度关注“80后”与网络写手等文学新人,更为看重网络文学、类型文学等。作为文学创作标志性体式的长篇小说,2009年达到3000多部,既在总量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艺术上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变。一些名家回到现实,回到故事,如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莫言的《蛙》等;阿来用小说笔法重述藏族英雄史诗的《格萨尔王》;在直面乡土现实写出新意趣方面,则有高建群的《大平原》、秦岭的《皇粮钟》;在命运与时运的纠结中审视人性的力作,则有方方的《水在时间下》、苏童的《河岸》、徐贵祥的《四面八方》。既反映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又反思当下的社会问题的,有阿耐的《大江东去》、曹征路的《问苍茫》、刘醒龙的《天行者》、王小鹰的《长街行》。官场文学在2009年也有明显的艺术突破,代表作有王跃文的《苍黄》、王晓方的《公务员笔记》。

  类型在崛起
  类型小说大概可分为十个大的门类,这就是:架空\穿越(历史)、武侠\仙侠、玄幻\科幻、神秘\灵异、惊悚\悬疑、游戏\竞技、军事\谍战、官场\职场、都市情爱、青春成长。如果再细分,还会更多。类型小说过去主要流行于网络之间,现在除去网络之外,还伸延到了传统文学的许多领域。当然在网络上,火爆的都还是类型小说,但今年转化为纸质出版的力度很大。长篇小说在目前市场上最为行销的,也都是类型小说,主要是职场小说、官场小说,类型化作品当然并不等于低俗,但靠题材类型与故事类型取胜本身,就使它天然地属于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在这背后,是阅读的分化,趣味的分化,甚至是“粉丝”文化的表现,再进一步说,是关系文化,利益文化的兴盛。

  资本在发力
  在过去的文学、文化领域,常说“市场”,少有“资本”,但现在事情发展了,资本找到文化、文学了。因为市场要做大、扩展,文化要生存、发展,相互就找到了对方,便由此形成了目的不尽相同的利益联盟。看得最为明显的,是民营书业的大力发展,他们通过做畅销书集聚了相当的经济实力之后,纷纷与出版社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批量出书,然后再与影视公司合作搞影视,把一个作品的商业价值与潜能充分地加以挖掘。还有以盛大公司为代表的文学商业集团,先以收购几大文学网站的方式整合网络文学资源,把好的网络文学写手网罗在自己旗下,进行明星化的打造,使之成为不同类型写作的旗手与偶像,又超出网络写作,既由文学竞赛、文学评奖发现和网罗文学新人,又由版权代理、作家经纪、作品内容延伸开发等吸引知名实力派作家,这种强力关注实质上是从根本上着眼和着力于文学产业链的开发与培育的需要。

  格局在变异
  关于现在的文学格局,“三分天下”已是越来越显见的现实。因为文学赖以存身的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动,对应着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的变化,市场化、大众化和传媒化联袂而来,文坛在被动应变和主动求变的两种动因之下,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比如,几十年来基本上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型文学,已逐渐分泌和分离出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或网络文学)。今年全国的电子与数字出版业产值超过传统图书出版业的产值,“微博”勃兴助推博客写作的更大发展,实际上都是格局在变的信号。
  传统文学依然有影响,有活力,这自不待言,但影响在缩小,活力不及别的新兴板块,也是一个事实。传统文学不是一切都好,新兴文学不是一切都坏,两个方面需要互相取长补短,也都各有自己的成长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平静的转身:2009年散文扫描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