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邵永胜同志在省作协九届二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1-04-08

           抓住机遇、服务大局
        努力推动辽宁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3月3日

          

各位理事,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是换届后新的理事会、主席团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分析当前全省文学现状,总结2010年工作,研究确定2011年的工作计划。
  下面,我受主席团委托,向理事会报告工作。
  一、2010年工作回顾总结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也是我省文学战线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理论引导作家,以真诚的态度团结作家,以多种方式联系作家,以多办实事服务作家,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生活、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文学理论批评比较活跃,作家队伍创作实力显著增强,文学精品不断涌现。省作协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机关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特别是去年11月,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召开了全省第九次作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理事会,使各项工作出现了新的良好的局面。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文学创作和作协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地位。积极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在工作和创作实践中,是作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支部理论学习日制度。省作协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在全省文学界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先后举办了“人民作家”马加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签约作家、特邀评论家“文学强省建设的价值导向”座谈会,全省文艺管理暨县区文联作协主席特别研修班,以及县区基层作者特别培训班。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进一步深刻理解文学创作活动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深刻理解文学创作中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文学创作应当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深刻理解文学创作需要不断深入生活汲取营养的必要性。
  (二)坚持主题创作活动,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
  为配合省委宣传部“红诗辽宁”群众性诗歌创作咏诵活动。省作协成立了《红诗辽宁》编选小组,在全省广泛征集原创作品,在较短时间内,编辑出版了“红诗辽宁”活动的第一部诗歌作品集《红诗辽宁》,为红诗咏诵活动提供了范本。同时,《鸭绿江》、《芒种》、《文学少年》以及各市的文学期刊如《诗潮》、《中国诗人》、《香稻诗报》、《诗友》、《乡土诗人》等也都出版专刊或开辟专栏发表红诗作品。全省14个地市的文联、作协以红诗创作为主题创作了大量原创作品,开展了红诗朗诵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辽宁诗人创作发表的红诗作品共有3000余篇(组)。这项工作受到省委领导张江同志高度肯定。
  落实“三贴近”原则,组织作家深入生活一线。我们组织了报告文学作家深入到东电在东北三省的各个基层单位,采写了宁志忠等十位东电总公司的道德模范人物,写出了26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集《我们身边的电网人》,在电力系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受省作协派遣,萨仁图娅到我省对口援建的四川安县进行现场采访,写出了报告文学《十八省市援蜀记》。道德模范郭明义的事迹报道后,我们立即组织作家采写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推出报告文学《大爱无边》在《鸭绿江》等刊物上发表。
  全省文学创作成果丰硕。老作家笔耕不辍,中青年作家显示出新的创作活力,各个门类的作品在国家级重要报刊上发表、转载及获奖达120多篇部,涌现出一批在全国产生影响的精品力作。
  小说创作方面,长篇小说在题材的多样化拓展中提升主旋律的叙事品格,杨大群完成了10卷本的《伪满洲国演义》,孙惠芬的《秉德女人》、刁斗的《情境与角色》、于永铎的《悲情东北》、李铭的《民办教师》、晓寒的《绝石》、女真的《绯闻》、津子围的《同名者》等作品,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
  中短篇小说继续保持优势,孙春平的《春秋平分》、于晓威的《天气很好》、李铁的《王国》、 张艳荣的《北风吹,雪花飘》、陈昌平的《旅游》、张鲁镭的《美丽小挎包》、王伏炎的《士兵的天空》、鹤蜚的《理查德佩蒂的诊断》、苏兰朵的《》、曾剑的《士官的白天和夜晚》、谢友鄞的《界河情》、王多圣的《红房子》、尹守国的《守望者》、鬼金的《赤脚跑过钢铁路》、李月峰的《青春恋歌》等,标志着我省作家在这个领域里的实力与冲击力。
  散文创作方面,王充闾的《事是风云人是月》、《当人伦遭遇政治》、刘兆林的《巴彦雪》、王秀杰的《遥远的乡音》、鲍尔吉•原野的《蒙古长调》、素素的《上海之美》、王本道的《初识泰山魂》、王开的《马背上的江山》、丁宗皓的《乡邦札记》、高晖的《康家村纪事》、邸玉超的《经年》、王立光的《留白》、宁明的《鸟撞》、张大威的《他乡梦影》、王重旭的《岳阳楼别记》、季红真的《熔岩的襟怀》、初国卿的《世间已无王世襄》、沙爽的《阴性汉字》等,形成了我省散文创作的可观阵容和群体特色。
  诗歌创作方面,李松涛、牟心海、刘镇、王铭久、郎恩才、田永元、商国华等诗人保持了强劲的创作势头,一些中青年诗人的诗作,如柳云的《平淡》、李轻松的《境界》、刘川的《我的藏金洞》、李见心的《电影—视觉的诗》、万琦的《倾听或者倾诉》、大路朝天的《在冬天的街道》、苏浅的《在水一方》等诗集、长诗和组诗,开始引起关注并产生影响。鞍钢诗人周以纯的诗报告《大爱之歌》,以诗的形式讴歌时代英模,也广受好评。
  儿童文学方面,薛涛的儿童长篇小说《满山打鬼子》获全国儿童文学奖。党兴昶的系列散文《北方的家》、宋晓杰的《暖暖的星星索》、董恒波的《五年一班大明星》等儿童文学作品,是我省儿童文学的新收获。
  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方面,军旅作家张正隆的《战争记忆》和《战将韩先楚》,周建新的《大音希声》、刘元举的《城市:大演奏厅》,杨春风的《闯关东》,都是我省作家贴近时代,关注现实的力作,出版后受到关注和好评。
  (三)坚持正确导向,活跃文学批评,规范文学评奖,促进创作繁荣。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创作的平民化,特别是网络文学的兴起,文学理论批评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对创作繁荣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一年来,一些评论家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文艺评论活动,以“廖文”署名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发表《文艺精品:为人民而生》等文章,共创品牌,引起关注。我省批评家积极参与辽宁日报主办的《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活动,引起重大反响。省作协特邀评论家势头活跃,评论成果影响显著。《当代作家评论》继续推出“辽宁文学评论”专栏,全年发表25篇有关辽宁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重点推介辽宁作家作品。
  高楠、王纯菲的专著《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王向峰的《在形式主义路尽处发生的新历史主义》、张毓茂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孟繁华的《坚韧的叙事》、贺绍俊、巫晓燕的《中国当代文学图志》、高海涛的《寻找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赵慧平的《文学批评需要自觉的学术立场》、周景雷的《我们为什么缺少或遗忘文学性》、古耜的《时代、工业与文学》、李万武的《抢救我们的文学记忆》、林建法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发展与转型》、宁珍志的《诗歌与我们面对面》、 刘恩波的《文艺使命的召唤和担当》、王春荣的《主体性与东北女作家群》、吴玉杰的《中韩家庭剧婚姻背叛叙事的文化伦理》、韩春燕的《当代中国小说的村庄叙事》等,立足辽宁,面向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倡导意义,并显示出辽宁文学理论批评的独特品格。
  精心组织创作研讨活动。受省委宣传部委托,《当代作家评论》杂志承办了“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评论家,就“文学批评与主流价值观建构”、“如何重塑文学批评的公信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我们还通过创作研究部、创作联络部、辽宁文学院等部门,全年主办或联合主办重点作品研讨会和学术研讨会15次,其中与中国作协、文艺报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王占君文学创作50周年座谈研讨会、党兴昶儿童散文创作研讨会、商国华工业题材作品研讨会、刘元举的《城市:大演奏厅》研讨会等,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关注。此外,省作协积极参与、指导各市文联、作协组织的文学研讨活动,如抚顺市的“全国诗文名家看抚顺”,本溪市的晓寒长篇小说《绝石》研讨会等。
  2010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评奖规则,实行了评委资格审核制度,评委回避制度等,保持评奖活动的公正、公平和权威性的导向,全年共组织实施并完成了四项省级规范化文学奖的评奖工作,分别是第六届辽宁文学奖的文学评论奖、文学翻译奖和青年作家奖,以及第十一届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本年度四项文学奖的评选,初审细致扎实,终评标准严格,既显示了我们评奖工作的严肃认真,也表明我省的文学创作还有巨大的潜力。尤其在长篇小说领域,希望通过我们严肃认真的工作,通过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的公正评选,真正能够对我省的长篇小说创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我省长篇小说创作冲击茅盾文学奖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
  (四)履行协调、联络、服务职责,凝聚和壮大作家队伍。
  一年来,我们通过培训、召开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与会员的联系,精心为广大会员服务,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一是为推进文学新锐工程,培养创作拔尖人才,在辽宁文学院举办了第二届中青年作家创作研讨班,共招40岁以下学员38人,主要是在历届新锐学员的基础上,精中选优,增加了社会实践和研讨交流内容,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组织签约作家、特约评论家和中青年研讨班学员深入到开发区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农村进行考察、采风、研讨交流活动。三是面向基层开展文学讲座活动,先后为铁煤集团、沈阳市大东区、少儿图书馆、省文化厅剧目室、沈阳市文联等单位组织的基层作者讲学授课,受到普遍欢迎。四是就全省文学期刊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作专题调研,分别到沈阳、丹东、阜新、营口、朝阳等城市开展调研工作。写出了《辽宁文学期刊现状与出路》的调研报告,报送省委宣传部。五是积极组织开展文学交流,参加中国作协组团出访,以省作协党组书记朱庆昌为团长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到保加利亚进行了考察交流。国内和省内的文学交流也有新的拓展。六是积极向中国作协推荐重点扶持作品,徐铎的长篇小说《大码头》、刘国强的长篇报告文学《日本遗孤大调查》被确定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七是会员发展更加严格、规范,各市共推荐133名,最后批准106名。另有16名作家加入中国作协。这些工作的开展,加强了与基层作者和广大会员的联系,增进了感情,扩大了交流,凝聚了队伍。
  (五)坚持树立品牌,积极探索文学期刊生存发展的新途径。
  省作协所属文学期刊深化内部改革,加强管理,不断整合资源,积极探索生存发展的新途径。《鸭绿江》坚持纯文学标准,弘扬主旋律,通过开展各种有影响的征文学活动,争取与企业的联合,同时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所刊发作品中有13篇被全国知名报刊转载达。《当代作家评论》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权威性和影响力日益巩固,所刊发的论文在国家级重要报刊载达43篇。《文学少年》月发行量平均7.8万册,品牌栏目日益成熟。《辽宁作家》强调了思想性和信息量,交流平台作用日益突出。
  (六)坚持稳中求新,扩大网站信息量,加强对外宣传。
  辽宁作家网关注大局,关注时事,并及时发布作协有关决策,沟通与各部门、各地市文联作协信息,报道省内作家评论家的创作情况,报道国内外文学动态。网站全年共发布新闻、公告200余条,作品评论及相关信息300余条,日点击数达2400多人次,年点击量达72万多人次。相关信息在《文艺报》、《文学报》、《辽宁日报》刊登,辽宁省人民政府网、中国作家网、东北新闻网等二十几家相关网站转载。
  (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
  建设服务型和谐机关。重点是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抓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适应文学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民团体服务作家以及管理模式,通过创先争优等活动,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在重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强化内部管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各方面工作有了新的改进,服务意识普遍增强,联络、协调、服务的能力普遍提高。
  (八)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九次作代会的换届工作。
  按照《辽宁省作家协会章程》规定,到2010年9月,八届理事会已届满。经报请省委同意,确定召开辽宁省作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省委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协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作协机关全体同志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大会各项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这次作代会的筹备和召开,时间紧,任务重,既要研究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又要对未来五年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体现了机关全体同志和与会代表较强的责任感和较高的能力水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为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与作家和作者的联系还不够广泛,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还应加强,文学工作主动性还应进一步增强。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加以改进。
  二、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文学事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大力量。辽宁省委、省政府不久前制定的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又对建设文化强省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最近,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省委书记王珉从全省经济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对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作了深刻论述,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关怀,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方向,并深受鼓舞。新的形势,对文学工作和作协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服务作家与广大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文学在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地位,认真研究辽宁文学的传统优势与资源所在,团结全省作家和评论家队伍,抓住机遇,服务大局,以人为本,统筹布局,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创作繁荣,努力实现从文学大省到文学强省的跨越,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同时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努力繁荣文学创作,打造地域文学品牌,团结和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为我省文学事业大展大繁荣共同努力。
  (一)大力倡导学习调研之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
  一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作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要根据文学界特点,通过召开主席团及理事会议,以及文学报告会、座谈会,作品研讨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增强学习实效。要使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要求,深刻理解文学创作活动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文学创作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深刻理解文学创作需要不断深入生活,汲取营养,正确处理和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二是要发挥文学期刊和网站等作用,努力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和风气。三是要通过学习,继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文学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四是要大力开展调研活动,就如何让文学工作和作协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服务作家,提升文学创作水平,繁荣辽宁文学创作等问题,开展深入调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积极组织作家深入生活和开展创作采风活动,努力推出精品,繁荣创作。
  积极引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继续坚持“三贴近”原则,积极鼓励,支持作家深入生活,为作家深入生活提供条件。
  1、加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改革开放现实题材的创作规划,特别是要加强对工业题材作品、儿童文学作品、优秀理论评论的扶持力度。
  2、围绕省委省政府2011年“三大区域”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年内要组织一到两批作家深入到辽宁沿海经济带采风,对环渤海的6个城市进行深度考察,并就各个城市在面向海洋,招商引资,大力开发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就特点组织创作,努力创作出反映时代主旋律,社会影响积极,人民群众喜爱,可读性强的作品来。
  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九•一八”事变80周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组织“红色之旅”创作采风活动,同时组织作家深入生产、生活一线采风创作,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展示各行各业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文学期刊要配合宣传主题,广泛开展各项征文活动。
  4、准备与辽宁日报等媒体合作,共同推出“文学擦亮城市”系列作品创作活动。用作家的眼睛逐一阅读省内14个城市,展示城市的个性品格,文化记忆,人文历史。
  (三)切实加强文学理论评论工作,进一步规范文学评奖。
  加强对文学理论批评工作的组织和引导,活跃评论,促进创作,是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在这方面,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省作协特邀评论家的作用,调动全省文学研究、评论界的力量,对当前文学发展中比较重大的文学现象和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热点问题开展正面的、健康的讨论,形成良好的理论评论氛围。二是要科学地、有计划地重点选择高水准、有代表性、读者关注的作品开展研讨活动。学术研讨会和作品研讨会要更新研讨方式,提高研讨活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使之真正发挥推出优秀作品,扶持文学新人,引领文学创作,引导读者阅读的作用。三是要注重名刊效益,《当代作家评论》要继续发挥品牌优势,办好“辽宁文学评论”栏目,扶植新的评论人才,凝聚理论批评队伍,为推动我省的创作繁荣和理论批评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
  今年是辽宁文学评奖的大年,我们要进一步规范评奖办法,完善评奖机制,组织好第七届辽宁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诗歌奖、辽河散文奖、报告文学奖和第八届辽宁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评选。努力做到文学评奖的更加公开、公正,提高评奖的科学性、准确性,更好地发挥评奖调动作家创作积极性,引导创作繁荣的作用。
  (四)大力加强作家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德艺双馨的文学新人。
  作家队伍建设是文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在这方面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广大会员的要求,今年要继续做好作家职称评定工作。二是要继续推进文学新锐工程,加大对青年作家的培养和扶持力度,计划在文学院举办一期以长篇小说或影视文学创作为主的创作研讨班,注重吸收基层作者和网络文学作者参与。三是继续做好签约作家和特邀评论家的评聘与管理工作。四是要认真抓好“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以及全国性文学奖的推荐工作。五是要进一步做好重点作品的扶持工作。除了积极向中国作协推存重点扶持作品,我们还准备参照中国作协的做法,计划从今年开始,实施重点作品扶持计划,每年在省内确定20-30部作品予以重点扶持。
  (五)转变机制,更新观念,办好文学期刊。
  《鸭绿江》、《当代作家评论》、《文学少年》等文学期刊,要积极面对新形势,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发展战略,探索新的生存途径,在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观念指导下,提高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搞好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办刊质量和市场占有率。要建立推动优秀文学作品从原创文学向影视等文化市场衍生的有效机制,为影视作品的开发提供扎实的基础,努力实现文学作品效益和影响的最大化。还要利用《鸭绿江》创刊65周年、《文学少年》创刊30周年的契机,组织开展纪念活动,扩大文学期刊的影响力。
  (六)加强网站建设,促进文学交流活动。
  辽宁作家网要进一步调整栏目设置,继续做好关注时事,关注文学动态的工作,发挥迅速、快捷的优势,积极与各有关部门、各地市文联作协沟通信息,以丰富性和新鲜性为重点,及时报道国内外文学动态,报道省内作家评论家和创作情况,为促进文学交流同时还要尝试组织网上征文活动,以网络为平台,发展文学创作。
  (七)加强交流,拓宽视野,推动辽宁文学走向世界。
  要探索多种渠道,扩大文学交流规模,提高文学交流层次。我们将有计划地组织作家交流,积极推荐省内作家参加中国作协组织的国内外交流考察活动,参与国际书展、图书博览会等全国性、国际性文学交流活动,帮助作家开阔视野。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协作,促进省内作家与其他省市优秀作家的交流,推动省与市之间、市与市之间的文学交流活动。恢复东北三省作协组织的交流联谊活动。
  (八)努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和谐机关建设。
  要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党的建设,推进机关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以作协党组中心组学习带动全系统的学习,努力把作协机关建设成学习型机关。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和管理工作,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学业务,使大家不断增强真诚服务作家、真心热爱文学的意识,把作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把作协建成团结和谐的作家之家。
  各位理事,同志们:
  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文学事业也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我们的作协组织和广大作家与文学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高举旗帜、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努力创作,为实现我省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90岁生日献礼!
 

上一篇:

下一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