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高楠的发言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1-04-08

          

  在没有期待处获得,那获得所带来的是不期而至的惊喜。鲁迅文学奖对我们而言,是惊喜,是不期而至的惊喜。
  我们是搞理论的。这一领域不同于通常说的文学批评,因为它离文学作品与文学活动要稍远一些。这一领域需要积淀,需要把现象向着理论提升。而我们理解的鲁迅文学奖,该是奖给那些更富于文学实践理性的人。我们能问鼎于鲁迅文学奖,得利于一个国家课题的立项,这个课题就是“中国跨世纪文学发展研究”。学术课题是一个具有本体意义的学术指向,它引导一切,一切都围绕它展开;而它一经被立项,就是强制性,只要你还要存留自己的学术尊严,你就必须完成它。于是,我们被课题拉入了切近文学现象的批评领域。在这里,我们追踪文学发展现象,梳理跨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脉络,用理论积蓄去求解一个个在社会转型时期呈现的极为活跃并且复杂多变的文学实践的新课题。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共时性研究,对于习惯于文论思考的我们来说是富有挑战性的。好在我们的朋友孟繁华先生,我们的学姐王春荣女士向我们无私地提供着他们文学批评的研究成果,甚至我们该读哪一部作品,他们都予以指点。一定是选题的优势,一定是来于时代的众多问题需要求解;一定是繁华老弟、春荣师姐们的得力指点;当然,也一定是省作家协会的鼎力推荐,我们荣获了鲁迅文学奖。
  在接受这一大奖的惊喜之余,我们还有一种惋惜之情。我们惋惜于本可以把课题做得更好,惋惜于未尽的努力,不用说长远,就是这本获奖的书出版至今不足三年,我们便已发现了很多可以论述得更为深刻的观点;我们也惋惜那些也应获此殊荣的朋友未获此奖,对此,我们自获奖以来,一直感受着压力。我们能够自慰的是,我们认为,这项大奖是布满了文学奋斗者足迹的地貌,是匆匆行旅往来不已的地标,是深入进去便被强力推出的境界,它辉煌但它不属于坐享辉煌的人。
  在写给全国鲁迅文学奖颁奖大会的感言中,我们引述过福柯关于人生镜像的一个比喻,他说每个人的生存迷宫都有两面镜子,一面是照见自己的生存行为的镜子,一面是心灵深处关于自己宿命的镜子,那是心镜。我们在自己的心镜中观照今天的颁奖,知道我们的宿命是艰难前行。虽然我们已在或已近花甲之年,但除了艰难前行,继续努力,我们别无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