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星光里的秉德女人
来源:岳雯 | 作者:  时间: 2011-04-29

  在最后那个晚上,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秉德女人仿佛第一次看清了自己漫长的生命,和承载着这生命的浩浩荡荡的大水,于是,她来到了那眼老井,看到了闪着亮儿的星星,直到将自己也变成了水里的星星。可是,她不知道,在那一瞬间,她的一生,如此平凡、卑微,又如此传奇、绚烂的一生便如星光一般在徐徐铺陈开来。
  没错,是孙惠芬的《秉德女人》。她藏在她的记忆深处,从黑暗中一路行来。在印象里,我们似乎都有且应当有这样一位老祖母,携带着历史的烟雾和山峦般起伏的故事向我们走来。面对她,和孙惠芬一样,我们无端地觉得熟悉,亲切。
  之所以熟悉,或许是因为,她用她的清洁而敏感的身体替我们一一熨贴了属于一个世纪的历史。在那之前,历史是冰冷的,僵硬的,活在教科书里,让人难以靠近。然而,在秉德女人那里,历史却是触手可及的真实,是一寸一寸丈量的光阴。1905年,对于秉德女人来说,她还是一个生活在辽南海边小镇,初初知晓了这世界有多大的小女孩,是和小麦嬉戏,梦想着坐船去看大海的时候。在她的世界之外,日俄战争已然爆发,与此同时,外国教会学校遍布全国,这大概就是大麦小麦的来处。当她在荒野里挣扎着作为胡子女人活下来的时候,连年的灾荒正在将一个兵荒马乱的世界召唤进来。当秉德女人开始日夜为跑买卖的儿子承国担心的时候,抗日战争的烽火已经蔓延到青堆子湾和周庄。当她在身为共产党的女儿承民与身在国民党的兄弟介夫之间无所适从的时候,她也不知道,内战的枪声已经打响。就这样,她一一经历了打土豪、分地、入社、三年困难时期、文革,直到文革结束,这些历史上的暗流险滩,她都用一己之身承担下来,并支撑了一个大家庭的生活。在秉德女人身上,历史是那么远,远到她永远弄不明白外面的世界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历史又是那么近,近到每一条激流,都成为印刻在她生命里的大大小小的伤疤。
  之所以熟悉,还因为,在一些典型的女性身上,我们都能看到秉德女人的影子。比如,在莫言的《丰乳肥臀》里,我们与一位伟大的“母亲”——上官鲁氏狭路相逢;在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里,我们与王葡萄不期而遇。她们身上几乎流着相通的血脉。她们都是被欺凌被侮辱的弱者,所有外力都在她们身上尽情施展自己的力量。对于秉德女人而言,从书香门第的小姐王乃容到胡子秉德的女人,命运对她不可谓不残酷。可是,在这残酷背后,还有更卑贱的生活在等待着她。她在田里像牛马一样劳作,面对曹宇环、周成官,她放下尊严,将身体抛掷出去,只为养活嗷嗷待哺的几张嘴。然而,面对世事,她又是仁慈、宽厚的。她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在守卫一个庞大家庭的同时,也将一种有德性的生活播撒开去。她是一个如此丰沛的女人,民间的伦理道德不能束缚她,她与数个男人的情感纠葛恰恰在藏污纳垢中得到升华。在某种意义上说,和上官鲁氏、王葡萄们一样,她就象征着大地与民间。
  之所以熟悉,也是因为,秉德女人的命运是如此深切的击中了我们。在某一时刻,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荒诞。终其一生,秉德女人念兹在兹的是如何让“一条小溪接通宽阔的河流”,换句话说,也就是让个人与一个组织,与国家意志保持联系。虽然,作为一个山野里的女人,她并不清楚所谓的国家意志究竟是什么,但是,生存的本能教会她,唯有如此,才能有那种“受到尊重吐口气都顺畅的感觉”。说到底,还是她活得太卑微了。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做法却并没有让她收获太多的幸福。因为兄弟介夫在国民党,她暗暗盼着国民党的胜利,可是国民党完蛋了。在根上,她认为自己成了一个不被共产党待见的女人,这一家子就在她的诚惶诚恐中过日子。她一辈子盼的是儿孙入党,想的是让自己水流通了大海好理直气壮做人。国家意志每一次细微的波动都影响着她敏感的神经。在对好日子的无穷无尽盼望中,秉德女人终于耗尽了她全身的力气,也颠覆了她的人生观。她终于意识到,“还是井水好哇,井水哪也不流,可井水养人呵。”放弃追随国家意志,使这个女人活出了自己的哲学,却透露出生活的荒诞:建立一个价值观,不过是为了用一辈子去颠覆它吗?
  当然,秉德女人终究是孙惠芬的秉德女人。她的身上刻满了独属于这个作家的烙印。在政治、历史生活的边缘,秉德女人洞悉了生活的奥秘。毫无疑问,她是人情通达的。多么烦琐的关系里,她都能抓住其中症结,理清其中头绪。这个强韧的女人,带领我们穿过蜘蛛网似的乡村关系,显示出一种只可能从生活中来的智慧。然而,无论在生活中挣扎得有多么辛苦,她身上总是带着吉宽式的诗意,对,就是那个爱看《昆虫记》,活在自己的乡村世界里的“懒汉”吉宽。在她辛苦劳作的一生中,她始终没有忘记镶着宝石的星空。这星空是一个梦,更是飘渺的希望,在每每让她绝望的时刻都给她继续活下去的动力。所以,当她在井里看到些亮儿,看到亮儿里有些星星的时候,我猜,她是被儿时向往过的星星召唤回去的,安享那份应有的安宁,这个时候的她,大概是幸福的。
 

上一篇:

下一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