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1年4-6月报告文学述评——晓 宁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1-08-05

  2011年第2季度的辽宁报告文学可谓精彩厚重,佳作迭出。作家们无论是面对现实生活,还是沉入历史锋烟,都能真正融入生活肌理,进行详实细致的田野调查,感同身受,把握与人物、事件律动的脉象,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情感之上,颂扬坚定、正义、牺牲等等伟大的人格与精神,书写民族气节与魂魄,令报告文学重新散发出理想主义的光辉,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报告文学作家张正隆所著的《雪白血红》的姊妹篇———《雪冷血热》,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除了呈现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英雄可歌可泣的生平事迹外,也呈现了国民党员、教师、地主,甚至土匪抗日救亡的故事。作者花费了15年时间,多方采访当年幸存下来的抗战者,采访后又用5年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潜心创作,以80万字的宏大篇幅,构筑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14年东北抗日史的恢宏画卷,以丰富的情节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真实,为近年来此类题材中难得的厚重文本。
  军旅作家吕永岩的长篇报告文学《霹雳:中国第一机械化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建国初期我军第一机械化师组建与形成战斗力为主线,通过系统介绍该师及将领的辉煌历史,揭开了人民军队“独生子”、第一机械化师的神秘面纱,反映了建国以来机械化部队建设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是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发展建设历史和进行人民军队优良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作者在采用纪实文学表现手法的同时,又融入了小说的叙述方式,通过生动感人的细节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展示了我军机械化部队发展过程中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曲折故事。
  季志敏的长篇报告文学《站在北川断裂带上的战士》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中国报告文学》杂志2011年第5期开始选载。本书是汶川大地震后至今第一部专门采写一支部队抗震救灾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汶川地震后,作者在第一时间赶到地震灾区,抓住“老山团”这个采访点,一直采访下去。全书围绕“老山团”这支最快进驻北川的野战部队,把最真实感人、最能体现新一代军人崇高品质的闪光点挖掘出来,使得地震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生动鲜活,感人至深。全书的叙事风格朴实、情感凝重,真实感、亲历感非常突出,将人民子弟兵面对灾难临危不惧、感天动地的英雄主义气概揭示得淋漓尽致,用真实说话、用细节感人。这部作品是作者用双脚每天跟着连队跑下去,一直跑了38天,不离开北川,不离开老山团,克服重重困难,三次从泥石流里逃出来,把拍摄的数千张图片和20万字的采访笔记带到安全地区而完成的。作者为采写这部作品,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采访、拍摄量大,每天过度爬山,加上晚上睡潮湿的山地,他的手和腰部受到严重损伤,近三年因伤不能正常写作,至今还在用药治疗。这部书稿是他带病每天靠在沙发上,把电脑放在一个长板子上完成的。
  2011年6月,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红色少年读本——抗战铁血关东魂”系列英雄传奇(第一辑)共12部。著名作家王充闾为本书作了题为《以文学形式传英雄不朽》的总序,丛书作者均为国内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这是他们倾情奉献给全国青少年的一套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原创性、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名人传记读物。
  丛书包括《马占山传奇》(常星儿著)、《赵一曼传奇》(胡世宗 著)、《李红光传奇》(肖世庆著)、《邓铁梅传奇》(刘兆林著)、《李兆麟传奇》(李燕子著)、《冷云传奇》(王鸿达著)、《冯仲云传奇》(白小易著)、《黄显声传奇》(肖显志著)、《杨靖宇传奇》(孙少山著)、《周保中传奇》(李文实著)、《阎宝航传奇》(于德北著)、《赵尚志传奇》(周莲珊著)。
  丛书把爱国主义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用生动形象的人物、用一个个具体的战争场面、用细腻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表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孩子们与抗日英雄的距离,触发起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另外,它不仅为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立传,还添加了像冯仲云、周保中、阎宝航、冷云、黄显声、邓铁梅这样的“无名”或者“无大名”的英雄,让孩子们去认识他们,去认识历史的本来面目。东北抗战,是中华民族最艰苦、最顽强的一段斗争历史。丛书中收进的十二位抗日英杰,涵盖了整个东北抗日战场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突出大视角、注重文化的传承性,同时也富有时代气息,注重艺术感染力,为青少年喜闻乐见。通过先烈们的斗争故事,再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无怨无悔献身的精神,也是用一种新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无产阶级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可以进一步塑造青少年一代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非常必要的,可以说这是一种有创意的尝试,必将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正如王充闾在总序《以文学形式传英雄不朽》中说道:“这套《抗战铁血关东魂》丛书,尝试用小说艺术手法直接描写关东大地真实的抗日英杰,塑造他们鲜活、传奇的艺术形象,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与出版工作顺应时代要求,联手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的一次开创性举措。单就这一点来说,也是应予充分赞许与大力提倡的。”
  此外,在《鸭绿江》2011年第4期发表了两篇人物传记,一是周以纯的《蒋东明:双拐钢铁人生路》,另一篇是王红的《天生一个冯二中》。前者以真实生动的笔触书写了“感动鞍钢——创新功勋人物”蒋东明身残志坚,顽强与命运抗争,终于收获灿烂美丽的人生,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的感人故事。重视对传主人格的全方位写照,笔触细腻,真实感人。后者通过对书画家冯二中的印象式勾画,将一个专注、敬业,热爱生活、个性散淡的艺术家形象呈现出来,笔致生动,注重细节描写。第5期发表了商国华的报告文学《地下航母》,详细记录了北方重工对盾构机的自主研发和走向成功的过程,刻画了新形势下装备制造业的英雄群像,揭示了其所创造的巨大社会价值。还有徐铎的报告文学《永远的黄金海岸》和李秀文、白瑞雪的人物传记《守着那份责任》。第6期发表了佟海艳的《印象》、杨越的《崇尚》两篇人物传记。
  综上,辽宁的报告文学作家能够立足现实,注重原创性,很好地发挥了此类文体的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用文学参与生活,表现时代精神,传承历史价值。期待有更多佳作面世,以飨读者!
 

上一篇:

下一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