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1年10-12月文学理论批评述评——李桂玲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2-02-17

   2011年第四季度,辽宁文学理论批评文章,主要为对整体文学生态现状的解读,和细致的作家作品评论。其中有对某一体裁创作情况的年度总结,有对于当下文学批评所存在问题的解析与思考,也有从题材角度入手的梳理论证。作家作品评论方面,仍以作品分析为重,多侧重阅读随感。

  (一)对整体文学生态现状的解读

  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在《文学革命终结之后——近年中篇小说的“中国经验”与讲述方式》(《文艺研究》2011年第8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1期转载)一文中,总结了近年来的中篇小说创作,他认为近年来,“中国经验”的出场和多样的讲述方式,构成了中篇小说创作的斑驳景观,其表现主要有三:浪漫主义文学暗流涌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正在重建,多样化的讲述方式构建了一个没有主潮的文学时代。这些表现使得中篇小说创作成为了新世纪文学的高端成就。

  孟繁华在《乡土文学仍是主流》(《南方文坛》2011年第6期)一文中表达了他对于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趋势的判断,“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形成了百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学”,而“无论作家对当下乡村中国的生活变革作出怎样的表达,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题材作为文学发展的主流趋向,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不会改变。这是最基本的‘中国经验’”。

  周景雷(渤海大学)的《民族身份的超越与现代性的救赎——近十年少数民族生活长篇小说论》(《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是一篇对近十年来少数民族生活长篇小说特点进行探寻的文章。从1998年藏族作家阿来发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并引起轰动以来,十几年过去了,相类的关于少数民族的长篇书写层出不穷,有一些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反响,针对这一类别的写作,作者进行了梳理与整体趋势上的解读。作者认为,这类长篇小说创作或可称为民族文化寻思小说,而这种寻思既包含了寻根文学的某些特征,同时又具有反思文学的意味,但又有所不同。其虽没有完全放弃族群主体意识,但“更加注意到了个人主体性在看待和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人类精神进行整体省思的积极超越性意义”。在创作者的族群身份上,出现了少数民族作家对自身族籍身份的淡化和汉族作家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放弃的趋向,而这些都是在进行一种超越文化和族籍的努力,这种努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人类的共性或者一种普遍性的认识,期待完成一种现代性的救赎。

  刘巍(辽宁大学)《图像时代的文学取向》(《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认为图像时代的出现和其日益强势的发展趋势,对于文学本体的冲击、侵犯、多维度的开发是不可避免而且顺理成章的,由此图像时代的文学必然要进行自适性的调整,衍生出新的样态。其特点有:图像时代的语言更具时尚性,文体边界更加模糊,图像时代的文学时空关系具有变异性。作者认为图像时代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的,在这样一个图像时代里,“文学对图像的亲昵,绝非文学企图拯救自身的尝试,而是文学在整个社会时代选择中丰富自身的积极呼应”。

  张颖(辽宁省文联)的《文艺批评怎么了?》(《文学报》2011年10月13日),认为当下文艺批评不招人爱看,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文艺批评毫无疑问也应该是美文,应该有吸引读者看下去的文字魅力”。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有些文艺批评文章里,“难得听到真话。不敢担当,遇到问题躲着走,谁也不得罪。文艺‘表扬’盛行。无原则表扬,昧着良心表扬”,这也让文艺批评失去了读者的阅读耐心。

  (二)作家作品评论

  高海涛(辽宁省作协)《浮士德精神的美学建构》是为牟心海所著《王向峰的美学世界》(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所写的序言,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视角出发,通过对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手稿>的美学解读》的个案分析,指出《王向峰的美学世界》一书,是作者对王向峰先生多部美学著作的系统梳理和述评,也是一种浮士德式的美学建构。歌德的美学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相契合的。王向峰先生的美学建构,可以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美学建构。他的美学论著及批评实践,体现了三个基本的支撑,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怀,中外美学史的思想资源,立足于中国经验特殊性的审美分析。而该书作者通过系统化的评述,经典化的提炼,表现了一种历史化的努力,发现并勘查了那个美学世界对总体性的深切向往。

  高海涛的《乡村叙事:生命与精神的成长》也是一篇序言,是为郭宏文散文集《山屯情愫》(团结出版社2011年11月版)而写。在此文中,作者有感于近年散文写作的模式化滥觞,倡导“有理想、有信念的散文创作”,并继续阐述了他所提出的“成长散文”的概念内涵,指出“特别是在饱含人生体验和亲情感悟的乡土散文中,个人的成长道路几乎是不可回避、自然天成的主题”。由郭宏文这些深情而质朴的散文,他进而比较了郭文斌的长篇小说《农历》,认为“《农历》的价值,在于接通了《诗经》的伟大传统和源泉,而这一传统的核心不仅是民俗节序的,也充满了天人合一和伦理亲情的现实体验”。

  张祖立(大连大学)《孙惠芬小说的家族意识》(辽宁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从家族意识角度分析了孙惠芬小说的创作特点,孙惠芬小说涉及许多家庭叙事元素,但与许多作家善于通过宏大叙事来创作家庭小说不同,其小说没有宏大叙事,没有精心的故事设计,家族意识是通过稍显散淡的作品人物,尤其是以申家家族成员为代表的人物描写而集中体现出来的。这一特点也使得其小说迥异于当代其他同类题材的小说。孙惠芬小说的家族意识主要体现在具有强烈而焦灼的进城心理、家族本位意识和倚重精神取向三个方面的特征。

  吴玉杰(辽宁大学)《穿越生命的灵舞:葛水平小说创作论》(《小说评论》2011年第4期)分析葛水平的小说创作,源于其对自己童年乡村生活经验的记忆,这种对记忆的回溯,即“心灵长跑”成为了葛水平的生存哲学与写作诗学,其对人物形象到心灵的描摹与把握,“不在于艺术技巧的万般炫弄,而在于朴素的真诚”。

  秦朝晖(朝阳市文联)《香木镇:一座被重建的小说重镇——白天光小说创作简论》(《渤海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是对辽宁作家白天光的“香木镇小说系列”创作的评论,作者认为“香木镇”是白天光为中国文坛建立的一个“小说重镇”,并给出了理由:“白天光的小说是在整合外国小说经验与中国传统人文资源后的‘白氏有说服力小说’”;“白天光的小说拥有‘沙里淘金’的‘白氏概括力’”;白天光具有“小说家的关怀力”。另一篇评论白天光小说创作的评论文章为刘恩波(省艺术研究所)的《为小说注入风俗的色彩和灵性:白天光散论》(《渤海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此文试图通过对白天光一系列小说创作的量化研究,发掘其在幽默、戏仿和拼贴里勾勒转型期中国民间社会的诸多悲喜剧现象的视角、特色和才华;但作者认为其小说语言“略显粗糙,不够精致水灵”,“白天光的小说已经有了很地道的属于他自己的风格,但他仍然算不上一个够格的文体家”,探讨了其在语言方面的弱点。

  贺颖(调兵山作协)《生命深处的圣境:诗意与抚摸——于晓威小说赏析》(《辽河》2011年第11期)从于晓威的几篇小说作品《沿途》、《天气很好》、《三人行》、《一曲两阙》分析入手,意在寻找其所永恒追求的文学理想,即“在文学内部对世界的诗意理解、对人性的隐秘窥察与对生命真实的人文抚摸”,是怎样在作品中呈现的。

  季红真(沈阳师范大学)的《错动历史中的文学飞翔:对萧红的再审视》(《南开学报》2011年第4期),认为从萧红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来看,关于性别的问题是和人生的问题、阶级的问题、民族的问题搅缠在一起的;从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来看,如在《生死场》中采用的近乎蒙太奇式的剪辑手法,《呼兰河传》在封闭传统的文化时间框中楔入了钟表所象征的现代文明的时间形式等,熔铸了前卫与传统,以丰富的艺术创新促进了汉语写作的现代化过程。

  丁宗皓(省委宣传部)在《守护细若游丝的小传统——俞晓群与〈这一代的书香〉》(《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中,从职业出版人的视角分析了俞晓群的散文随笔集《这一代的书香———三十年书业的人与事》。作者认为这部书有两个重要线索,“一是作为启蒙传统下的‘行动者’、‘实践者’不懈的行动与实践,二是启蒙传统与时代分裂后,作者精神世界里,留下的巨大压力和创伤”。 “《书香》始终期待重续启蒙传统,让启蒙的传统再次从河床下冲出,涤荡功利与喧闹”,“《书香》具有丰沛的理想主义精神、批判精神和一份积极的文化态度。作家在三十年的跨度里,充分表达了血肉丰实的自我” 。这些评价肯定了俞晓群在出版行业的成就,以及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责任意识与忧患心态。

 

辽宁文学评论2011年10、11、12月份发表情况(不完全统计)

《文学革命终结之后——近年中篇小说的“中国经验”与讲述方式》

  《文艺研究》2011年第8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1期转载)

《孙惠芬小说的家族意识》(张祖立)

  《辽宁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1期转载)

《有一种气场叫善良:葛水平访谈录》(吴玉杰、葛水平)

  《小说评论》2011年第4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1期转载)

《穿越生命的灵舞:葛水平小说创作论》(吴玉杰)

  《小说评论》2011年第4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1期转载)

《香木镇:一座被重建的小说重镇——白天光小说创作简论》(秦朝晖)

  《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4期

《小说创作的幽默、健康与个性:与作家白天光的对话》(白天光、林喦)

  《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4期

《为小说注入风俗的色彩和灵性:白天光散论》(刘恩波)

  《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4期

《文艺批评怎么了?》(张颖)

  《文学报》2011年10月13日

《生命深处的圣境:诗意与抚摸——于晓威小说赏析》(贺颖)

  《辽河》2011年第11期

《文艺批评为什么看不懂》(张颖)

  《中国艺术报》2011年12月2日

《错动历史中的文学飞翔:对萧红的再审视》(季红真)

  《南开学报》2011年第4期

《完美阐释的欲望与阐释限度的反思:萧红〈呼兰河传〉的再解读》(翟永明)

  《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大地:儿童与儿童文学栖息的场》(马力)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4期

《日常生活中的光与影:新世纪文学中的魏微》(孟繁华)

  《南方文坛》2011年第5期

《在两种文学之间——评刘辰希长篇小说〈终极游离〉》(孟繁华)

  《文艺报》2011年10月12日

《乡土文学仍是主流》(孟繁华)

  《南方文坛》2011年第6期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猎人峰〉解读》(张贺楠)

  《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

《守护细若游丝的小传统——俞晓群与〈这一代的书香〉》(丁宗皓)

  《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

《民族身份的超越与现代性的救赎——近十年少数民族生活长篇小说论》(周景雷)

  《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

《图像时代的文学取向》(刘巍)

  《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

《在中国的文学现场》(赵慧平)

  《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

《后工业时代下的心灵意义与精神考量——李铁近期小说作品赏析》(贺颖)

  《辽河》2011年第12期
 

上一篇:

下一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