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三月的怀念
来源: | 作者:王 开  时间: 2019-12-02
 1
  有一段时间,我蛰居在抚顺城市西部一座旧居民楼里,那间糟糕的房子斜对着“瓢儿屯”小站,它给我的最大乐趣,是每天静默窗前看风景。有时候,我会想到那个青年,和他融化世界的笑脸。当年,他从瓢儿屯上车,匆匆往返的旅程中,播下一路经典流传——“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往事与现实编织,总让人心潮难抑,急切地想在两种时态中找出交汇点,屏蔽炫目光彩,厘清真相。怀着求索的目的,我特意去了趟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园。在无风温暖、风起料峭的早春中午,游人云层一样稀薄,我徘徊空旷的广场,默念雪白理石上刻凿的金色日记,感觉他的人生观哲学化了,他没有拜师哪位学者大家,也未潜心研究上古圣贤而彻悟,可见,一个人的思辨能力源于母体及生存环境的磨砺。
  他的墓地位于纪念馆东侧,墓前怒放两蓝黄菊花,喷薄着生命的力量。第一次零距离接近传唱天下的道德楷模,眼前再次浮现他的笑脸,那种消弭一切物欲的笑,只属于他。诵咏碑文的时候,我遇到一位老人,他告诉我,以前家住附近,每天来溜达。后来搬到稍远点儿的小区,隔段时间就过来瞅瞅,转一圈。老人的神态,如同父亲探望分别已久的儿子,平静之下隐着叫做“思念”的东西。我恍然明白,许多年来,他并未高居道德的塔尖,而与这片土地水乳交融。抚顺和他之间,始终保持着温情脉脉的亲人关系,把他的精神植入城市血管,到处流淌他的声息。
  偶然际遇的老人,也坚定了我的固执看法:雷锋,不必形而上的塑造,亦无需悬浮众生头顶,顶礼膜拜。他和今天的年轻人一样追逐时尚,喜欢大莺歌手表、料子服、皮夹克,喜欢拍照、读书,心里装满生活的憧憬,乐于把理想变为现实,骨子里潜藏文学气质——他写的《南来的燕子》,初读时的情感共振,不亚于我捧着穆旦的诗相顾无言。我想若他一直当公务员,多些闲暇写作,凭他的天分和勤奋,一定会成为著名诗人。要么他的生命再久一点,容许他施展才华,新中国的文坛上,谁敢说作家雷锋不占一席之位?真的,我曾怀疑他的日记是否出自他本人笔下,但《南来的燕子》一下击溃我的揣测,叫我暗愧。
  且看他轻盈如羽的诗句吧:
  南来的燕子啊!
  新来的候鸟,从北方飞到了南方。
  轻盈地掠过团山湖的上空,闪着惊异的眼光。
  我分明听清了呢喃的燕语,
  像在问:“为什么荒芜的团山湖,
  今年改变了模样?”
  ……
  南来的燕子啊!
  你不用再寻旧时代的屋梁,
  无论你飞到哪里,
  再也找不到你从前飞过的地方。
  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地方,
  今年变成了高大的厂房,
  欢迎你到新的农场宿舍来拜访。
  但得请你告诉我,
  你可知道你所飞过的地方,
  新建了多少这样的农场?
  这首诗完全消除了我与雷锋的隔空感,触摸到激情年代一颗蓬勃、奋进的心灵,使我再次想到他的笑,不掩饰,不做作,没有丁点儿虚伪。拥有如此笑容的人,思想行为发乎内心,无欲无求,逼得功利黯然羞涩。如此明朗的笑,是苦难浸泡过的重生,洋溢着满足感、幸福感、时代感。
  一个人内心灿烂,笑容就永远像初世纪的阳光。
  我们不若他纯净,因此几十年来,学他如鹅毛浮水,捐几次钱、献几回血,均一五一十记着帐,千方百计找路径宣扬,盘算着施舍能换回几箩筐荣誉,恨不能揪着头发,把自己举到天上去。恰巧,被物资惯坏了的我们,急需树立道德形象,提示大家谨遵奉行,活得更文明,更像人。又恰巧,于千呼万唤中,我们自以为找到模本,便敲锣打鼓当神一般供着。“雷锋”们也心安理得地受着,冠冕、货币,络绎而来。一时间,真要名满天下了。倘若长久付出,回馈倒也应该,偏偏“雷锋”们把持不住,总闹出令人大跌眼镜的奇闻,及至丑闻,寒了无数期待美好的心。
  乌云遮不住太阳,被私欲蛊惑的奉献,怎经得起时间检验?回首再看雷锋,捐了那么多钱,帮了那么多人,却从不弄得自己苦大仇深,日子苦不堪言,见谁跟谁吐“做好事难啦!”诸如此类的苦水,或者无限放大自己,捞取资本。他至始至终给你活泼、积极、可爱的大男孩印象,唱歌、吹口琴、跳舞,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爱恋美丽的姑娘……在他心里,快乐地活着一点儿不妨碍行善。本真的雷锋,反讽了某些现实版的同名者,并敦促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关爱他人、关怀社会,犯得着与生活质量势不两立吗?
2
  辽阳的雷锋纪念馆里,收藏着他生前四段录音。那天,我戴上耳机,用心倾听穿越时光的声音,感觉着他的呼吸,仿佛与他咫尺之间。他说话语速快,稍带湖南腔,没有一句云山雾罩,还原了他的真实、可靠,也让我想起一张安葬他的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故事。
  1962年,雷锋因公牺牲。噩耗传开,抚顺全城悲恸,人人洒泪送别。一年后,抚顺出于对这位永远的战士的尊重,决议移葬到现在的位置。下葬当天,场面隆重而肃穆,他被装殓在一口传统的大花棺材里,仪式完成后,缓缓放进墓穴,填上土,再砌筑理石,供人瞻仰。然而,许多年来,极少有人知道,那一口陪伴他的花棺木,竟然是时任市委书记沈越为老娘百年预备的!我听完这感天动地的故事,险些当众落泪:一个青年,一个白发;一个无亲无故,一个生身之母,孰重孰轻,谁远谁近,一目了然。但让一个儿子不惜顶着不孝之名,献出母亲最后的栖身之所,除了雷锋,谁还有这么大的人格魅力?我以为沈越当年的选择,非代表政府姿态,亦或居高临下的恩施,而应视作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敬意。
  另一件感人的事情,发生在沈阳军区雷锋团的雷锋班。迄今为止,雷锋班更换25任班长,战士们一茬接一茬地来,一批又一批退役。来去之间,总数8人的班里始终保留着雷锋的名字,每日早起,每夜熄灯,第一个点报的,一定是雷锋。宿舍的八张床铺,雷锋的位置永远不变,被子、床头柜、衣物,静静地放在那里,仿佛他不曾离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十年一以贯之,这种至高荣耀,除了雷锋,谁配有资格享受?
  湖南、鞍山、辽阳、抚顺,南方到东北,一路撒下热情的笑声,感恩式的报答——在他心里,家乡是他的家,国也是他的家,父老乡亲是养育他的爹娘,工友战友是他的兄弟姐妹。走到哪里,哪里有家,走到哪里,亲人就在哪里。这源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决定了他伸出的双手永远带着温度。今天,寻着他的足迹,走过,看过,感受过,心情一阵一阵地驿动。待归于斗室,安下心来仔细沉思,我们学雷锋,究竟应该学他什么?怎么学?我觉得,雷锋精神不止捐款献血等一次次复制的表象,我们更应贴近他的心。那颗没有污染的心,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贪婪、浅薄,剥掉我们精致的画皮,让我们赤裸无余,面红耳赤的订正自己。我想,雷锋有血有肉,雷锋精神已然升华为意识形态,学习雷锋的终极意义,就是洗刷心灵,刺痛几近麻木的神经,恢复我们的羞耻感、罪恶感、正义感。若果如此,幸甚!相信到那时候,学雷锋不用再三番五次地号召,真正的善举也不会惨遭讥讽和猜疑,陷自己于狼狈之境。
  ——真的,实例我们没少碰到,且离身三尺。
  “5.12”灾难期间,有人通过民政部门和特殊党费两条渠道捐款15000元,传达一种善意。结果,此事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正面回应的不少,负面的更多。正面的毋庸赘言,负面的才叫人难堪——别有用心者琢磨,这人一下子捐这么多钱,怕是想出名想疯了吧。有的说,这人莫不是做了昧心事,撒钱买心安呢?更直接的,逮着捐钱的人就问,为什么?搞得捐款人异常尴尬。其实,人家根本没有传说中的不良动机,惟一的原因,在于那位经受太多磨难,切身体会到身陷绝境的无助,渴望拯救的哀伤与无奈。但面对猜疑、诽谤,那位不能解释,也解释不清,只好选择沉默,要么故作潇洒摇头一笑。
  正因这次经历,那位推己及人,悟透雷锋甘愿倾囊相助,公而忘私,就是出自艰难熬炼的悲悯。受过苦,知道别人的苦,知道怎样减缓别人的苦。若众生皆作此想,多多理解,少些有意无意的扼杀,少一些讥讽和冷漠,何愁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又恐怕,我这乌托邦式的想法,碰上现实的大钉子,磕得头破血流,满地找牙。毕竟,五六十年代的纯情一去不返,那些火热和豪迈,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今天的赤膊上阵,仅仅为了满足欲望,物欲、淫欲。因而,托生在价值多元的疯狂年代,我们要成正果,断比白蛇修炼成人还难。
3
  千难万难,尚有雷锋的鞭策和意志坚韧者的激励,让日益羸弱的我们鼓起勇气,强健肌体,镇定地活下去。
  ——我想说说抚顺的百姓雷锋。
  作为雷锋城,抚顺对民间楷模的挖掘与颂扬可谓尽心竭力。截止2013年3月,抚顺已陆续评选出7届共70人的百姓雷锋,试图用他们的事迹唤起更多人的回应。我没有参加过百姓雷锋的颁奖典礼,不晓得现场气氛如何,主持人讲述获奖者故事的时候,多少观众流下激动的泪水。我也不知道他们来自哪些行业,做了哪些感人至深的事情。一句话,我对百姓雷锋知之不多。
  转机出现在2012年底,当时,我接到一项特别紧急的创作任务——一个月内,梳理一遍历届百姓雷锋的材料,精炼成一本书。收到通知,我暗自琢磨,这种创作非常棘手,一则太仓促,二来,人物把握不准,写不到位,容易费力不讨好。几经考虑,我还是欣然领命。
  老实说,开始我受不影响大计划,即使点灯熬油也要完成创作的念头支配,未在意从普通民众中挑选的道德模范多么优秀。随着写作的深入,我渐被身边的平凡人感动了,尤其夜深人静的时候,翻阅其中一些人的资料,我竟难禁心潮,双眼润湿。我想,今后的岁月中,我可以与他们对面不相识,但将牢记他们的故事——饱经艰辛的柔弱女人王芳琪,捡个“娘”回家,赡养整整20年;打工仔兄弟洪博、洪玉,毅然放弃逃生机会,救出大火中惊慌的工友,却双双烧成重伤;瘦弱矮小的养护工人孙本学,每天把脸贴在地面,用高度近视的双眼分辨花草,砌石墙,清塌方,十几年如一日奔走在风雨人生路;维和战士、洪水来临时奋不顾身的雷锋班士官朱言春……这些小人物脚踩大地,以沉默的姿态为他人、为社会减压,他们遵循着儒家倡导的道德论,所做的桩桩件件,体现出传统教育的潜移默化和良善的天性,没有谁认为自己多伟大,多高尚。
  写到后来,我又觉不对劲儿,心想着,百姓雷锋树起来了,氛围营造出来了,社会反响有了,各种的学雷锋团体如雨后春笋。不能不说,这与百姓雷锋的引导作用关系甚大,但是,欣喜阶段性成果之余,我们尚需回头望——一年又一年,百姓雷锋们现在怎么样了,过得好吗?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惦记,因着百姓雷锋中低收入者、疾病缠身者大有人在,我写他们的时候,情感一次次被冲击,就因为他们穷帮穷,穷帮弱,如同有些人自嘲穷得就剩下钱,他们穷得就剩下道义,剩下意志!他们对身边弱势群体的帮助,建立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基础上和宗教般的爱。他们危机关头舍生忘死,扑烈火战洪荒,只因心系家国的朴素情怀。然后,他们被发现,被树立,披红戴花,登上领奖台,媒体追踪报道。再然后,他们抖落浑身缤纷的亮片,从鲜花和掌声,从文字和屏幕上退场,个回个家,各过个的日子,干该干的工作。像一场风,刮来了,散了。我们呢,很快又迎来新一届的英模,照着上一年的程序,忙着整理材料、筹备颁奖大会,再一次的热泪盈眶。
  谁来问一声,头顶“百姓雷锋”桂冠的百姓雷锋,如今在哪里?
  我很想知道,差点丧失劳动能力的洪博、洪玉兄弟,在哪家工厂上班,干什么工种,月工资够不够维持后续的医疗费用。我还想知道,小哥俩的老板是否看在女儿得救的情份上,心生悔悟,送上一份补偿。若有的话,再晚也不迟。
  我很想知道,年逾六十、寡居多年的王芳琪怎样带着她的疯儿子、病女儿度日?
  我大约知道一点朱言春的去向,有人和我聊起他的时候,深为惋惜——他获得过联合国授予的“和平荣誉勋章”,沈阳军区授予的“金质学雷锋荣誉章”等等,可以说,他佩戴着一堆勋章返乡,奈何当地对他的安排差强人意。
  我的意思是,英雄、模范,使人类社会有了高度,而我们这些平庸的人,在仰视英雄的同时,别让他们高处不胜寒。有一天,当我们想起他们的故事,感念他们给这个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不是应该变索取为给予,给予他们更多更实用的奖赏?    
  如果我们想要雷锋精神不倒,首先得让雷锋活着。
  如果我们想要雷锋精神星火相传,首先不能让“雷锋”发烧。
  愿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愿天下的雷锋像三月春风,年年依旧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