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3年第二季度辽宁文学理论批评述评
来源: | 作者:李桂玲  时间: 2019-12-02
一、综论
  《文学的图像接受及其意义之流转》(刘巍,《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一文,主要探讨了文学的图像接受问题,作者认为,文学语言本身所具备的视觉转化、视觉延续、视觉意象形态为文学的图像接受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但图像的繁盛却改变了传统的文学阅读方式,它在综合性、技术性、普适性上的优势使图像接受成为这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图像接受因画面、影像的加盟使文学意义在接受上遭遇解构与转向。图像接受只能无限接近文本的本真意义却无法将其彻底理解并表述出来,图像所进行的仅是建立在原始文本基础之上并无法超越文本的部分“转述”。
  《“当前文化语境中的文风问题”专题讨论》(贺绍俊,《南方文坛》“理论动态”2013年第3期)一文中,专门讨论了当前文化语境中的文风问题。我省评论家孟繁华表示,文风问题是国家在一个时期里的文化方向问题,是这一问题在学术和文艺领域里的一个表征。贺绍俊认为,文风看上去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表现,其实这种形式主义的背后所反映的是思想贫乏的问题,思想的贫乏只能用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来掩盖。反过来,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又会遏制思想的创新,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体现在文风上就是党八股、学八股。
  《重振协会批评的可能》(晓宁,《鸭绿江》2013年第6期)从文学批评目前面临的困境分析出发,认为当下文学批评主要问题在于,批评在诸多非文学因素掣肘下丧失了其本源意义,对其文体的认知与界定产生模糊不清,加之归顺于学院研究体制后逐渐地专业化、学术化,受众群体有限、现场感受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存在的活力与生命的热度,不能成为有领导力量的公众文化精神引领者。而当下文学批评基本可分为三大类,即学院批评、协会批评、媒体批评。本文作者认为,相对于学院批评的蓬勃发展和媒体批评的弊端,协会批评处在了一种夹缝中的尴尬地位。应该重振协会批评。进而作者梳理了协会批评的性质和作用,以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重振协会批评应该建立协会自己的批评方式;扶植文学批评人才;呼吁国家加大投入和扶持;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有奉献和献身精神,时刻保持与生活的血肉相联的关系,从灵魂质量上提升自我,升华情感,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同时协会批评家要俯下身来,深入生活。
二、作家、作品论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在出版当年没有引起太大关注,但对这部作品的评论却从未停止过。这样一部具有鲜明迟子建特色的长篇小说,其深厚的诗性语言与深邃的诗意探问,的确随时在给阅读者提供着别样的心境与思索。《写在灵光消逝的年代——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张学昕、左亚男,《百家评论》2013年第2期)一文的解读,也是对这种诗意的一种叩问。文章作者认为,《额尔古纳河右岸》叙述了东北鄂温克民族百多年的历史,但它挣脱了宏大叙事,摒弃了英雄人物,而选取从日常叙述进入历史深处,化“公共空间”为“私人空间”,用这样一种叙述角度,试图触摸人类最原始最质朴的灵性。迟子建的小说语言,具有一种细腻却又直指人心的不同寻常的诗性力量。正是在我们这个灵光消逝的年代里,迟子建通过这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复魅”引领我们趟过被现代性烧焦的精神废墟,重新走回生机勃勃的自然。
  《时代的苍凉剪影——解读姜宏敏的长篇小说〈妻本佳人〉》(王晓雁,《满族文学》2013年第3期)点评了辽宁作家姜宏敏创作的长篇小说《妻本佳人》。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胶州凉水湾,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以及“文革”等史实历程,作品反映了那一段动荡历史的社会生活。小说真实再现了当代史上历次政治运动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叙说了带有时代烙印的亲情和爱情。塑造了一批植根于黑土地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篇评论文章作者认为,文学是一种体现人的主体价值的社会行动,《妻本佳人》这部作品以普通人的感性文学视角,审视历史运动,以客观写作态度力图再现历史面貌。同时作品还具有着优雅的叙事,质朴的语言风格,以及旷达悲悯的人生哲学特征。
  牛健哲是辽宁的一位年青作家,主要写短篇小说,其文风格独特、语言诡谲、构思精妙,其人不善言辞,神情忧郁,几近木讷。在《牛健哲研究》(刁斗,《福建文学》2013年第4期)一文中,刁斗以一个文学资深读者的身份和心态品评了牛健哲近年的小说创作、其人其事。文章在调侃的语调掩映下,跳跃性地展示了牛健哲小说的创作特性。读来生动且不乏深刻之意。
  孙惠芬可以说是辽宁作家群中创作历程长而品质优的一个代表作家,从1982年的短篇小说处女作《静坐喜床》,到199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歇马山庄》,孙惠芬用掉了十几年,从青涩到端庄、沉稳,完成了一次蜕变。之后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如《吉宽的马车》、《上塘书》、《小窗絮语》等,也都有不俗的表现。《惠芬,你会成为新时代的萧红吧》(何启治,《海燕》2013年第7期)一文,是对辽宁作家孙惠芬创作的一种回忆式的梳理与点评。作者从《歇马山庄》的出版忆旧谈起,进而谈到了孙惠芬的文学成长历程。本文作者认为,孙惠芬以她的才华横溢和数量巨大的优秀作品赢得了其在中国当代文坛和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也可以恰如其分地说是新时代的萧红了。
  高海涛在近两年内的散文创作引起关注,被称为艺术创新、影响独具的“文化乡土散文”。李霞在《逍遥寸草飞,自在天涯近》(《文艺报》2013年5月13日)一文中,总结了高海涛散文写作的三个特点: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游记散文的固有格局;以回头浪子的反省意识拓展乡土散文的人文内涵;在语言的“边界”上构筑赏心悦目的散文景观。该文认为,高海涛的散文,半是海水半是火焰。他以诚挚的内心力量、过人的机敏和幽默、深厚的学养、超强的叙事能力和移情才能,解析事物并加以诗意理解,创造了惟有他才能这样写的一种特殊的散文风格,这在近年散文写作趋于平实的现状中,应该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
  鬼金是辽宁青年作家中颇有特色的一位,不只是因为其以吊车司机的身份而写作,还在于其对人类灵魂问题的勇敢碰触和敏锐的感悟。鬼金从2008年开始文学写作,在短短几年内,其作品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除在全国重要报刊被刊登转载外,关于其作品的评论也日渐多起来。《走在灵魂的刀锋之上——评鬼金小说》(张艳梅,《鸭绿江》2013年第7期)一文,细致分析了鬼金小说创作的主要特色。鬼金的作品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内在精神世界的特征,其小说多半以内在的精神探寻超越了生活的表象,模糊了真实与梦境的界限。鬼金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他总是执著于个人生活际遇,探寻个体生命感觉曾经怎样和可能怎样,寻找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例如对于个人疼痛与孤绝境遇的一再描写,不断地发掘人的精神病态。还有对于生存、死亡命题的思考贯穿于其创作当中。作为一名“七○后”的作家,鬼金对叙事艺术有着执著的探索热情,在这种执著热爱之下,其冷峻而凌厉的个人化叙事风格正在逐渐成形。
 
2013年第2季度辽宁文学理论批评文章发表情况(不完全统计):
写在灵光消逝的年代——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张学昕、左亚男)
  《百家评论》2013年第2期
从现实到童话的最近距离(贺颖)
《中华读书报》3月6日
北方:回返自由之路上的中土(贺颖)
《文艺报》3月27日
文学的图像接受及其意义之流转(刘巍)
 《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
“我可以看见最细小的东西” ——雷蒙德·卡佛的《羽毛》和《软座包厢》(张学昕)
  《长城》2013年第3期
时代的苍凉剪影——解读姜宏敏的长篇小说《妻本佳人》(王晓雁)
  《满族文学》2013年第3期
小说的气象——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张学昕)
  《长城》2013年第4期
牛健哲研究(刁斗)
  《福建文学》2013年第4期
烫帖着乡土生命的疼痛与温情(刘恩波)
  《鸭绿江》2013年第4期
惠芬,你会成为新时代的萧红吧(何启治)
  《海燕》2013年第7期
“当前文化语境中的文风问题”专题讨论(贺绍俊)
《南方文坛》2013年第3期
逍遥寸草飞,自在天涯近(李霞)
《文艺报》2013年5月13日
河洛文化与阎连科小说创作(吴燕、张祖立)
  《鸭绿江》2013年第6期
重振协会批评的可能(晓宁)
  《鸭绿江》2013年第6期
遨游、寻微、激扬、傲岸(黄哲真、刘学刚)
  《辽河》2013年第6期
走在灵魂的刀锋之上——评鬼金小说(张艳梅)
  《鸭绿江》2013年第7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