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无缝地带》创作感言
来源: | 作者:李 枭  时间: 2019-12-02
  《无缝地带》是讲述一部爱国主义、抗日谍战故事的重大历史题材小说,是我从2011年至2017年,花了六年时间、四易其稿创作完成的。
  为了这本三十四万字的网络小说,我曾查阅七个图书馆的资料、探寻十几个抗日爱国主义基地旧址,走访了三十多位与“抗日放火团”有关的见证人和讲述者(详见《无缝地带·戾焚》的序言)。
  2011年,我在大连501路公交车上看见车载电视上正在播放大连“抗日放火团”的采访纪录片,我仍旧能记起当时的感受:像是有人对我耳语“这个素材是为你提供的,你要把这个素材写成网络小说,让大家都知道”。说得再“玄”一点儿,当时,上帝的食指似乎透过时空点在我的大脑的某一条神经上,所以时隔多年,我仍旧近乎偏执地认为,这对于善写谍战、悬疑题材、善于把控重大历史事件的我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注定,这个题材似乎与我还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我当时联想到自己的作品——那些我出版了的、讲述上海、南京、北京、武汉的谍战故事的小说,我发现自己还从未写过一部讲述辽宁谍战故事的小说。现在想来,我人生这前三十多年,似乎就缺这一部小说。而我的初衷则是以谍战军事网文的传统套路展现一个更加真实的爱国抗日历史事件,但是写着写着,我的写作手法就发生了改变,我认为,或许这种爱国历史事件更应该用更贴近纯文学的写作手法来表达,是这个素材改变了我的写作方式。所以在我身上,十几年前那种与大家拼网文字数的、追求速度而不重质量、追求内容而不重内涵的情况一去不返了。现在的我,仿佛因这本书而改变,因这个历史素材而获得重生,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这六年的时间,恰恰是网络文学和IP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却因这一本书而错过了,仔细想来,我沉寂的这六年,所失去的,也正是现在我所得到的,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人生其实到处都是这种际遇,现在得到的,可能就是当年失去的,如若感觉仍旧未曾得到,现实或许会以另一种方式补偿你。
  犹记2015年夏天,因想让该书在省内的出版社出版,所以我带着这本书的初稿向时任大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滕贞甫先生求助,他当即建议我加入大连市委宣传部主导的“5511工程”,可后来因为我多次修改书稿,所以错过了这个机会。  
  2018年,我与数千名知名网络作家一起见证和参与了中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举办的各种重大活动,而网易文漫这种坚持现实题材、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题材的导向的网站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所以我要感谢像滕贞甫先生这样无私帮助我们这些文学后辈的前辈,还要特别感谢中宣部和中作协、网易文漫和我的责编的关注和支持,是你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土壤,才让我们得以成长和发展,我庆幸我们成长在一个伟大的、处处充满爱的时代。
  我认为,写一本网络小说不难,难就难在如何把它写得更文学、更让我在白首时回顾起来,觉得自己有这么一部或几部作品,值得自己回忆。我认为,中宣部和中作协主办的2018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是权威的,且客观公正的,这样的活动将激励着我,一直在爱国主义重大历史题材和主旋律的创作道路上走下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