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在一个地级市调研,参加城建系统的年初工作动员大会。在一位年轻局长的报告中,我听到这样的“妙论”:
“新的一年各项工作都安排得很紧,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不能打乱仗。这就要学会分析矛盾,抓住事物的本质,弄清楚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什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就能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得好,也能带动主要矛盾的解决。总之,什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你就要突破什么,什么是工作的薄弱环节,你就要加强什么,什么重要就抓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讲得头头是道,实际上却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浮泛、空洞,所谓“博士买驴,书券三纸,不见驴字”。当时我很想问他一句:“你说的‘什么’究竟是什么?”现在,细细加以考究,认识有所深化,觉得这不仅仅是“话应该怎么说”的语言表达问题。
和文字工作者一样,从事各种具体工作的同志同样存在文风问题。特别是随着干部队伍年轻化,一些缺乏实践经验的同志尤其要警惕这一问题。有的单位贯彻上级文件,不是在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方案,将措施细化、实化、本地化,而是习惯于照搬照抄,简单化、教条化,囫囵吞枣式地传达。这种情况我们应引为鉴戒。
这里提到的文风问题,并非一般的徒托空言,后面还有深层的根由,主要是脱离实际。以那位年轻局长而言,由于缺乏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对于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问题知之不多,因而没有切中肯綮、鞭辟入里的见解,提不出一个成形的方案。既然如此,那么不讲也罢。可是,上级来人了,碍于面子,又必须拉开架势,堂而皇之地论说一番,显示出其口才、水平、魄力。
鉴于心里没数是因,空言是果,可知,改进文风须从改进作风入手。单就讲话(不止于此)而言,只要躬身实践,问计于民,摸准脉搏,汲取养料,就能使报告接地气、有实招,进而落地见效。
(作者:王充闾,系辽宁省作协名誉主席、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