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以网络文学创作繁荣发展新时代辽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吴金梅  时间: 2023-12-28

  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为当下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任务和方向;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网络文学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示中国风貌”;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文化部出台国家层面首个针对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性、指导性政策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丰富网络文化产业内容和形式,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同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成立,进行网络作家联络和组织、研究作家作品、建构评价体系等工作;2018年,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布了“网络文艺英才国际研修计划”;2019年,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以“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为主题;这些文化及网络文学等相关文件的颁布与活动等,充分体现出网络文学在当下时代的蓬勃发展与巨大影响及作用。

  2021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任务,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路径,这也为辽宁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崭新的任务。而如何尽快实现辽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其有效实现路径和实践方式是什么?这是摆在相关职能部门和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相关的研究者和从业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之一,也是十分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当下的互联网+新时代,辽宁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共同面临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契机和挑战,互联网+新文艺的蓬勃发展,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网络文艺,包括网络剧、网络电影、数字音乐、动漫、网游等领域,在当下的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中,已经形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并且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少年的成长,作为国家经济文化等的未来建设者,如何有效对其进行思政及文化教育,如何培育其文化自信,强化其民族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也是广大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同时,对于广大人民和文化建设而言,如何有效构建起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如何使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如何凝聚民心,如何向国内其他省市和海外世界展示辽宁的文化形象与文化特质,也是亟待文化建设管理者、研究者和从业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个国家、省份和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文化的繁荣发展,更需要经济发展,而既有助于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同时也能够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文化产业体系如何构建,更是值得思考和亟待一个国家、省份与城市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聚焦如上问题和挑战时,发现其共同指向的是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以及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个人,这为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既网络文艺。网络文艺可以作为实现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可以作为网络文艺代表样式,可以提供巨大IP资源的网络文学。而辽宁,拥有丰富的网络文学资源。

  对网络文学创作现状与成就初步调研可知,仅辽宁大连一地,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作家有近百人,其中较为活跃的有30余人而在国内网络文学界影响较大的有近10人,而综观辽宁,仅以三届“金桅杆”奖作家作品为例,其作家作品创作类型丰富,既有军事谍战,也有都市言情,以及奇幻玄幻、穿越等网络文学,这些作家中不乏月关、徐公子胜治等享誉全国的网文大神,更有诸如关于缉毒、女飞行员故事等的千羽之城,以呈现非遗文化传承传播弘扬发展为主的陌上人如玉,以描写抗战、军旅题材著称的骠骑、李枭,以描写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工业发展的风咕咕、银月光华等网文作家。这些作家网文以丰富的面相涵盖了青春热血、传统文化、科技发展、东北工业及生活等诸多题材,不仅有诸多网文热门如穿越文,还有诸多形成了热门IP,更有与国家文化发展相契合的、可以其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现实向题材的有益探索,无论热门类型文还是爆款IP文,抑或是文化传承故事还是面向现实,“金桅杆”获奖作家作品均以一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可见情怀,为网文健康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其许多网络文学作家创作具有的鲜明的主流化现实向特点,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特点,以及以影视剧等IP转化为导向具有明显的IP化等特点,这些网络文学所具有以上特点,对于国家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均可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作为辽宁甚至全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的有效资源和可行性实践路径。

  一、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现实向特点可助益文化事业的繁荣及思政建设

  辽宁作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要地位和意义的省份,经历了19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十数年的抗日战争,以及在共和国的解放和建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均与硝烟弥漫的战场和流血牺牲的英雄故事密切相关。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定能够荡气回肠,鼓舞人心,这些故事可以作为丰富的思政建设资源,对此的生动讲述和展现一定可以助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如辽宁的网络文学作家李枭的主流化现实向网络小说《无缝地带》,即可作为在此方面成功的典型个案。这种具有明显地域色彩,兼具历史意义与思想意义的主流化现实向相类似的网络文学创作与作品,可作为辽宁文化事业发展和思政建设的示范性创作与作品,如果对其予以扶持和推介,不仅可提升一地的文化事业,也可对其丰富性产生重要作用。

  李枭的网络小说《无缝地带》,讲述的是在上个世纪上半叶抗日战争中大连抗日放火团的英雄故事。正如作者在《序》结尾所说,“真正的‘大连抗日放火团’,1942年已经在日军的枪口之下全军覆没了,所有成员无一人叛变或投降。”1942年,抗战已经坚持了十一年,再有三年,就是抗战胜利之时,而这些英勇无畏的英雄“全军覆没”,未能迎来胜利的曙光。英雄虽逝,但其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高大形象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依然激励后人。“所有成员无一人叛变或投降”,展示出抗战年代英雄的大连人的高尚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具有极强的思政教育意义。“当年大连市日本侵华战争的桥头堡,从1905年起,也就是日俄战争之后,它就被日军侵占,成为日语中的‘关东州’”。在长达半个世纪甚至更久的被侵占和被压迫历史中,这样的英雄故事,对于今天的读者,尤其是大连人和大连的广大青少年,对于其爱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力量,可以让人更加了解那个浴火奋战的年代,那些英勇可敬的大连革命前辈,让人更加珍惜这片浸透先列鲜血的热土和今天的美好生活。

  同时,李枭在《序》中还明确指出“它是发生在抗战时期大连(‘关东州’)的真实历史”,“本书取自真实的历史素材”,这些表述明确体现作者创作这部网络小说秉承的现实向特点。而现实向也是网络文学近年来越来越明显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网络文学发展20多年间,在较早的“穿越”、“玄幻”、“仙侠”、“言情”、“历史”等题材基础上,在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和倡导下,现实向创作已经越来越得到作家的重视和读者的青睐。以大连网络文学作家李枭为代表的大连的网络文学创作,也越来越明显的呈现向主流化现实向发展的趋势。

  这一趋势更需要相关文艺工作管理工作者与部门的扶持与推介,充分调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网络文学作家的责任意识,使其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表现大连城市历史文化、现实发展和人文情怀的作品。这也与国家倡导的“大力发展网络文艺”高度一致且具可行性。

  类似于李枭《无缝地带》的网络文学作品,对于《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提出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均有明确的有意识的积极响应和践行。正如小说《序》中所写“它首先是发生在抗战时的大连(关东州)的真实的历史,对于我来说,某种情况下,‘真实’基本与‘残酷’等同。就因为它近乎残酷的真实,所以我从2011年才决定搜集素材,坐在电脑前,将它写出来,告诉我的读者朋友们,当年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确确实实是有这么一个组织,有这么一些人,做过这么一些看似平常,却细思凶险的正义之事。”作家为无名英雄立传的使命和责任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李枭《无缝地带》的优秀之处不仅在于它艺术地重现了英勇的、甘于奉献和无畏牺牲的抗战期间大连的“抗日放火团”的英雄群体,还塑造了丰满而经典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特工形象——林重。《无缝地带》纸质版扉页道“这不是一个谍战故事,而是一个多重身份的中共超级特工,孤独地在泯灭人性之地进行潜伏和战斗的多面间谍生涯和矛盾人性复盘。”而封面的“再现五重身份红色特工死战绝望之地”几个字体、颜色不同的醒目大字,也传递出了故事和男主形象的复杂性、多面性。谍战、多重身份、中共、孤独、真实,残酷,凶险、矛盾、多面、正义之事,这些关键词,无不爽点密集,可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网络文学的篇幅与传统纸质小说相比,常是数倍的内容容量,但从作品阅读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家李枭又是以简约为叙述原则的,在言简意赅却颇多“爽点”的展现与表达中,传递着丰富的文本信息,以此引起读者的期待和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

  《无缝地带》的男主林重,作为中共优秀特工的代表,又是一个极其矛盾和复杂的形象。在五重间谍身份间斡旋,在被日本特工系统认为是“无缝地带”的“关东州”(大连)警察部特务调查科工作,在与妻子和前女友兼国际间谍战友相处中,林重无时无刻不在矛盾焦点。而对于一个既有人文情怀,又有责任使命意识,且心地善良,又要时刻以履行使命为准则,生活在凶险的战争环境中的高级特工而言,生活中的种种境遇和事件,无不会引起林重内心情感的波澜和情绪的激荡,但工作却又需要林重时时克制一切不应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情绪。正是如此纠缠一起的正义、英勇、牺牲和真实性复杂性,成就了《无缝地带》的好看和优秀。

  作为辽宁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李枭对于辽宁的网络文学作家群体间的研讨、交流活动都积极联络参与,还积极为辽宁的网络文学作者和相关网络文学研究者之间建立密切的学术联络,更以其富有责任情怀的主流化现实向创作,为辽宁的网络文学和文化发展努力并践行着《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的“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等倡导,可谓辽宁网络文学创作以主流化现实向特点助益大连文化事业繁荣及思政建设的示范性作家之一。

  二、网络文学创作可有效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这为当下的文化工作和建设者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要求以及目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固有之血脉”必须加以传承弘扬,而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传承弘扬如何实现,其路径在哪里?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问题解决上,辽宁网络文学作家的创作,同样可以作为值得推介的重要路径之一。如辽宁的网络文学作家陌上人如玉的创作,即对此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陌上人如玉的创作类型非常丰富,涉及女频古言、现言等,古言有穿越、重生、种田、宅斗、脑洞、科幻等,现言有悬疑、言情、职场等,还有脑洞文。2020年,陌上人如玉凭借聚焦明代宫灯制作师生活的《恋爱吧,修灯师》,获得第二届辽宁网络文学“金桅杆”奖。2021年,其聚焦民族文化瑰宝的京剧的网络小说《旦装行》,获得第三届辽宁网络文学“金桅杆奖”。陌上人如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题材网络文学的开掘与创作,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典范借鉴意义。

  如其网络小说《旦装行》,以上90年代中国北方的县镇与乡村为背景,讲述了女孩秋丽丽回到老家,与儿时玩伴凤燕在小常生京剧团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小说以秋丽丽——一个外行人的视角,带领读者了解京剧文化知识及其独特魅力,展示小地方的普通京剧艺术工作者为京剧传承作出的不懈坚持,也展现了当下京剧文化传承之路上面临的诸多困境。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网络小说,《旦装行》瞩目于京剧艺术,且将描写对象聚焦于小地方的一个民间小剧团,以小剧团小人物的命运与遭际故事,以这些信念坚定的艺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富有代入感的外行人视角,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京剧文化,了解京剧艺术,理解京剧艺术工作者对京剧文化传承的执着与不懈追求,引发读者大众对小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关注与尊敬,激发人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承传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与决心,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与实践,进而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该小说以小地方民间剧团与外行人视角的独特选材与巧妙叙事,讲述了当“丑角”遇见“花衫”的人性美与丑的较量,展示了文化传承中功利与精神的“博弈”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践行了网络小说的文化使命,即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该小说以中国京剧中的旦角为主要描述对象,讲述中国京剧文化的后台、传说以及旦角的头面妆容等,对京剧艺术的知识与京剧文化的普及和推介有重要的意义。故事主人公由一个仅是以京剧旦角为职业的人转变为一个真正愿意从事京剧艺术的艺术家。人如玉以上关于中国宫灯、扇面、京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小说,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与传承弘扬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意义巨大。

  又如其网络小说《恋爱吧,修灯师》,演绎了一段保护和传承百年老字号——盛世斋,一个手工制作宫灯的老店铺的故事。作为独一无二的精致、高贵,独具东方神韵与典雅风范,雕、镂、刻、画,工序精良的艺术品宫灯,其手工制作的老灯铺却在繁华都市中因枯燥而学徒离散,难以为继,只剩云朵坚守。云朵谨记外公嘱托:务必要让这份手艺传承下去。云朵阴差阳错邂逅天聚集团总裁卓景龙,两个年轻人,一个坚守匠心,一个追逐画家梦,一个擅画,一个善雕,合力克服重重困难,修复了明代宫灯,并根据现代工艺风格创新改良的宫灯,在国外参展中大受欢迎。故事讲述一代青年在传承传统非遗工艺——手工宫灯制作中,对理想和艺术的坚守与追求,并使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工艺传承并创新,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其网络小说《约会吧,藏扇家》涉及中国的扇面文化,以褒扬的态度对这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予以呈现。扇文化,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博大心胸,“扇”“善”谐音,寓意和谐友善。而折扇开合自如,开之则用,合之则藏,进退自如,折扇从善,固守本心,不为恶果,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标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一种心境,是清正、吉祥、友谊、善良的象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不谋而合。陌上人如玉的这部网络小说以女主寻找父亲失踪真相为主线,抽丝剥茧,围绕着藏扇,讲述正与邪较量,爱与恨纠缠的故事。这部小说融合最流行的悬疑元素、都市恋情及传统文化,展示人性的“善”诠释亲情与爱情,善与恶等永不过时的主旋律,发人深醒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传承。

  另外,陌上人如玉的网络小说《十娘画骨香》,以中国明代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素材原型,融合网络小说穿越、古装和言情等手法,重新演绎一段关于爱情和奋斗的故事,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故事与人物形象予以具有现代性特点的重新演绎与重塑。

  以上网络小说呈现的故事,无论是讲述非遗的工匠精神和技艺,还是重新演绎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都聚焦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且均以有理想有追求且有恒心有毅力有技艺的年轻人为主人公,具有极高的现实思想价值,也以其密集的爽点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与阅读兴趣。

  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及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实现,是当下作为文学创作与接受热点的网络小说义不容辞和所应肩负的艰巨使命之一。陌上人如玉的诸多网络小说创作《约会吧,藏扇家》《恋爱吧,修灯师》《十娘画骨香》《旦装行》等,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一种集束效应,这些网络小说,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这些网络小说以平凡的艺术人物的曲折命运遭际及其艺心坚守,来彰显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创新与传播等,其处境之艰难,使命之艰巨,也更见其心志之坚定,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之深厚。这些故事常以外行人的视角,以及强烈的代入感,以凤燕等年轻人对民族文化瑰宝的执着与挚爱,投入与拼搏,毅力与坚守,来使读者接近和走进,以及了解民族文化瑰宝京剧、宫灯、折扇等非遗传统艺术,传递传承民族非遗文化的魅力,实现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正是陌上人如玉等网络文学作家及其创作,作为辽宁网络文学“金桅杆”奖获得者的独特价值与意义呈现,也是辽宁网络文学作家的使命所在与情怀所寄。

  三、网络文学创作的IP化特点可作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有效方式

  不仅在主流化现实向创作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方面有所作为,辽宁网络文学作家在网络小说的IP转化等文化产业发展中积极努力,也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如月关、陌上人如玉、李枭等在这一领域均有较大的成就。这些网络文学作家的网络文学的IP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思路。辽宁作为影视编剧的重镇,对于影视剧改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因此,对于网络小说具有影视化IP向特点的作品,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与方式,应予以更多重视、扶持和发展,进行更多的IP转化尝试。

  如著名的网络文学作家,辽宁“金桅杆”奖获得者月关的诸多网络小说,其《锦衣夜行》《回到明朝当王爷》《步步生莲》《夜天子》《大宋北斗司》等多部作品进入了影视开发,月关还亲自担任《夜天子》《大宋北斗司》等多部IP转化的影视作品的编剧。其电视剧《夜天子》,获得第五届“文荣奖”网络单元最佳人气奖,中国电视剧制作业(2018)年优秀剧目奖2018年度金骨朵年度IP改编网络剧奖,金鲛奖“2018年度最佳男频口碑剧奖”。其网络小说《回到明朝当王爷》,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穿越类小说,讲述了一个乌龙九世善人郑少鹏因为阴差阳错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间后发生的故事,那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东厂、西厂、内厂、外廷、锦衣卫之间的纷争;代天巡狩清除贪官的故事;剿倭寇、驱鞑靼、灭都掌蛮、大战佛郎机;开海禁、移民西伯利亚……,改编为由蒋劲夫、袁冰妍主演的历史剧《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已经热播。

  由陌上人如玉的网络小说《大理寺少卿的宠物生涯》改编的电视剧《我在大理当宠物》,2020年十月由搜狐视频独家播出,现热播中,排名搜狐电视剧前五,可见其影响之大。

  另一部由其网络小说《十娘画骨香》改编的同名剧作已签约海华阳光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而其网络小说《安洁西公主》改编的剧本,由知名编剧团队打造,关晓彤代言,铭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漫画网剧等,也正在后期筹划中。其另一部网络小说《想不到你是这样的科技宅》,与香网携手打造,作为IP亮点,是中国式《生活大爆炸》科学家版的《爱情公寓》,获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2019年度十大影响力IP入围作品及年度最佳印象动漫IP奖。对于此剧,陌上人如玉自称是在向为解决人类生存问题而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致敬的创作。

  除陌上人如玉外,李枭目前也已有《信仰》等多部长篇小说与中影集团等签约IP转化。李枭2020年编剧创作的抗击疫情题材微电影《我非英雄》,在人民日报海外网、腾讯视频播出。网络文学作家徐公子胜治也曾有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版权转化,千羽之城作为网络小说作家同时也是编剧,其网络小说《追凶者》已被改编成电视剧《逆局》,获得豆瓣好评。

  这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影视IP创作,可为辽宁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和路径。构建以网络文学精品IP为核心的互联网泛娱乐生态体系,通过网络小说、动漫、影视及游戏等多种娱乐内容不断凝聚与放大其IP价值,进而全面布局泛娱乐文化全产业链,是当下文化产业发展中,从社会现状到接收对象,以及社会需求方面,均为聚焦所在,且具可行性的朝阳产业,因此可以作为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有效路径。

  结语:

  “金桅杆”奖作家作品示范丰富类型面相与素材蓝海,可为辽宁甚至全国的文化事业尤其是文学创作方面提供创作基础。“金桅杆”获奖作品不乏经典玄幻穿越类型文,又有历史、军事、工业、非遗等现实向作品,既有民族优秀文化,又有靓丽青春的拼搏奋斗,还有热血战士的家国情怀,更有大国工匠中国制造使命担当,抗日、改革、非遗文化、青春成长、都市社会、玄幻穿越,一方面是渐多的现实向时代精神抒写,但也不乏经典类型文优秀之作,从虚幻、穿越走向现实,与时代同频共振,对话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助益国家民族发展。

  “金桅杆”奖作家作品不乏良好的IP潜质,可形成巨大的社会效益与文化效应,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英雄、警匪、缉毒、军旅、爱国、奇幻、悬疑、考古、非遗、人生人性、青春、成长、奋斗、理想、改革、科技、工业、智能等,这些与“金桅杆”作品元素,均为网文爽点所示,也是其IP特质呈现,且月关、陌上人如玉、李枭、千羽之城等已有诸多IP作品,如月关的《回到明朝当王爷》,其忠贞爱情、拯救苍生、技艺无双,陌上人如玉的《恋爱吧,修灯师》其爱情、爱国、成长、拼搏等元素,均呈现既好看又是好故事的IP特质,可带来良好文化影响和社会效益,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共赢。

  “金桅杆”奖作家作品可以“优秀文化精神禀赋”“塑造年轻世代”,有效地呈现了网络文学的时代文化及教育价值探索。网文创作中为谁写、谁来写、写谁及面对谁的时代问题,与国家文化发展的“兴文化”“育新人”等问题密切相关,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网文等新文艺阅读与IP观看已成年轻一代日常,网络文学无论作为智库从“接续千年文脉”到现实题材“书写新史诗”,还是实现“英雄重塑”国民需求从“民族英雄”到网络文学“英雄人设”,抑或从阅读“网络文学”到“阅读中国”——强国时代“讲好中国故事”,都对青少年影响巨大,读、观、甚至写,可成为“塑造年轻世代”利器。

  同时,辽宁丰富网文创作素材资源与众多创作群体,为辽宁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如辽宁丰富的文化资源、老工业基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旅游文化等均为网文创作提供素材库,据统计辽宁已有网文作者200多人,这为网文辽军发展提供双向可能。有良好示范,素材,效益,影响和需求,辽宁网络文学的健康、快速、良好发展具有巨大的可行性,可以成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艺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坚持‘重在建设和发展、管理、引导并重’的方针,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鼓励作家艺术家积极运用网络创作传播优秀作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把握传播规律,加强重点文艺网站建设,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加强内容管理,创新管理方式,规范传播秩序,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这些论述足以说明国家对网络文学的重视与期待。

  随着社会网络化及互联网+新文艺的迅速发展,国家的顶层管理者的重视,网络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互联网+时代原住民的青少年成长思政教育的需求,以及广大市民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求,对优秀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能够有效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打造优秀影视剧作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的网络文学的重视、扶持和推介,或可作为繁荣发展大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有效手段和可行性路径。这是与当下互联网+新时代新文艺时代特征,青少年网络原住民成长教育需求,社会文化产业需求相适应的模式。(本论文为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网络文学的‘双创性’、IP化及主流化现实向价值研究”(项目编号:L20BZW001)阶段性成果。)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