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20-2022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23-06-07

​  创作生产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学是影视的源头活水,影视让文学熠熠生辉。文学与影视互相支撑,互相借鉴,共同坚守现实主义的传统,弘扬理想主义的追求,在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中闪耀出独特的光芒,为亿万观众讲述了精彩故事,送去了温情关怀,指引了奋斗方向。文学与影视的携手并进,融合发展,呈现出文化自信自强的社会担当,激发出文化守正创新的使命价值,增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三年来,以《人世间》为代表的一批由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屡创收视新高,收获观众好评。文学向影视转化的作品显著增多,逐步占据影视市场重要地位,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报告依托作品分析和市场数据对近三年文学作品向影视的转化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并翼齐飞

  (一)近三年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两大类型

  1.传统文学改编影响明显上升

  近三年来,当代文学中现实题材严肃文学的改编逐渐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以《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同名小说)、《装台》(改编自陈彦同名小说》、《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幸福到万家》(改编自陈源斌《秋菊传奇》)、《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大江东去》)、《我是余欢水》(改编自余耕《如果没有明天》)、《人生之路》(改编自路遥《人生》)等剧为代表,多部由严肃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均有不俗市场反响,并赢得了观众口碑。改编并影视化严肃文学正在成为影视行业的新共识,丰富的文学作品宝库正在在成为影视创作题材与内容的新热点。

  在当代文学中现实题材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之外,其他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也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如改编自张爱玲同名中篇小说的《第一炉香》、改编自关汉卿经典作品《救风尘》的《梦华录》、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的《三体》、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以及由金庸小说改编而来的《鹿鼎记》《天龙八部》等等。

  根据已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在电视剧中,近三年来文学作品改编最多的作者为马伯庸(5部),墨宝非宝、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紧随其后(4部)。金庸的武侠小说仍深受古装武侠类型剧的喜爱。在电影改编中,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热门之一,两部《流浪地球》与一部真人剧集《三体》均有很大的社会反响。

  从豆瓣评分来看,改编自紫金陈三部作品的电视剧豆瓣均分为7.5分,阿耐、Priest的作品为7.2分,天下霸唱为7.1分,马伯庸为6.9分。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文学改编电视剧评分最高的两部均改编自紫金陈作品,马伯庸的改编作品5部中有3部达到7分以上。

  2.网络文学改编占比最大

  多年以来,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规模一直很大。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到2023年第一季度,取材自阅文、中文、晋江、起点、番茄等文学网站的影视改编作品已近70余部。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249.8亿元,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60亿人,日均活跃用户约为757.75万人。2020年全年,中国网文圈累计创作2905.9万部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者累计超2130万人;网络文学IP的改编量为8059部,其中被改编为纸质出版物、动漫、影视剧、游戏和其他类的作品共有724部。

  2021年延续了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势头,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剧目超过100部。在总播映指数前10的剧目中,网络文学IP占到六成,电影《古董局中局》,电视剧《赘婿》《司藤》《雪中悍刀行》《乔家的儿女》等受到好评。随着网络文学主流化、精品化进程加快,现实题材创作进一步深化。全国主要文学网站新增现实题材作品27万余部,同比增长27%,现实题材作品存量超过130万部,一批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反响热烈。另外,新增科幻题材作品近22万部,同比增长23%,作品存量超过110万部;新增历史题材作品22万余部,同比增长11%,作品存量超过230万部。

  2022年,网络文学新增作品300多万部,主要网络文学平台营收规模超230亿元,网络文学IP处于文化产业的龙头地位。2022年度播放量前10的国产剧中,网络文学改编剧占五部,豆瓣口碑前10的国产剧中,网络文学改编剧占五部,《风吹半夏》《相逢时节》等现实题材改编剧目播映指数稳居前列,《开端》《天才基本法》丰富了影视剧的叙事手段;《卿卿日常》《苍兰诀》《星汉灿烂·月升沧海》《且试天下》《风起陇西》等古装剧口碑与播放量俱佳。网络文学改编微短剧在2022年新增IP授权超300部,同比增长55%。言情、现实题材为IP改编的主力赛道,2022年上线剧集中,网文改编作品言情题材占比40%。此外还有悬疑、科幻、玄幻三大潜力赛道,为下游市场提供了可挖掘的丰富素材以及可观的增量市场空间。

  (二)近三年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数量统计

  1.电视剧与网络剧

  在网络推荐评分平台上,共收录近三年播出的文学改编剧集264部,2020年有90部,2021年有74部,2022年有64部,2023年有36部(截至5月)。其中爱情剧占比最高,达52.7%;其次是古装剧,达33.3%;再次是悬疑与奇幻,分别占15.2%和12.9%(注:部分作品从属于多个类型)。就平均制作集数而言,文学改编作品32集的平均集数明显高于国产剧27集的平均集数。其中,爱情剧平均集数为32集,与总体持平;悬疑剧平均为24集,体现出短而精的特点;古装剧较其他类型的平均集数更长,为35集;再精确到历史剧,其平均集数则更长,为53集,以78集的《大秦赋》、70集的《清平乐》和61集的《大宋宫词》为代表。

  在豆瓣开启评分的剧集中,根据豆瓣官网2023年5月14日的数据,近三年文学改编剧集的平均分为6.0分,与同时段国产剧的平均分6.1分基本持平。最低分作品为2021年的《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2.5分),最高分作品为2020年的《沉默的真相》(9分)。7分以上的作品有67部,占25.4%。至于评分人数,文学改编剧集的平均评分人数达93054,远高于近三年国产剧在豆瓣的平均评分人数47331(截至2023年5月),可见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热度。其中,10万评分数以上的作品有62部,占比23.5%。近三年国产剧评分人数Top10中,文学改编剧集为9部,非文学改编作品仅有《狂飙》一部。

  在网络热度方面,网络文学改编作品占据绝对优势。猫眼2022年全网热度总榜显示,《梦华录》《沉香如屑·沉香重华》《余生,请多指教》《苍兰诀》《卿卿日常》《风吹半夏》《且试天下》《星汉灿烂·月升沧海》《开端》《点燃我,温暖你》《特战荣耀》《幸福到万家》《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13部文学改编作品进入热度前20,热度前10中有八部文学改编作品。

  在电视播出方面,由文学作品转化而来的影视作品,2020年有两部进入年度收视率前20,2021年为三部,而2022年则增加至六部,其中《人世间》以首播2.85%、重播1.87%的集均收视率一骑绝尘,根据小说《山哈弄海》改编的《那山那海》和改编自报告文学《山神》的《高山清渠》也有1.674%和1.399%的收视率。2023年第一季度,四部文学改编作品进入央视黄金时段收官电视剧收视前10,集均收视率均破1,《向风而行》《破晓东方》更是取得了收视率1.89%和1.62%的成绩。

  2.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

  在互联网平台豆瓣上收集到的近三年文学改编电影共93部,2020年有33部,2021年有28部,2022年有21部,2023年有11部(截至5月)。其中院线电影为32部,网络电影为60部,还有一部在CCTV-6免费播出。就时长而言,院线电影平均时长为111分钟,远高于网络电影的91分钟。从类型来看,整体上,动作与奇幻类型占比最高,达到37.63%与32.26%;其次是爱情与冒险类型,均为25.81%,再次是悬疑,占比21.51%(注:部分作品从属于多个类型)。而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又各有侧重,前者以爱情、奇幻为主,后者以动作、冒险为主。

  在豆瓣开启评分的电影中,截至2023年5月15日,近三年文学改编电影的平均分为4.7分。最低分作品为2020年的《云南虫谷之献王传说》(2.5分),最高分作品为2020年的《一秒钟》(7.6分)。6分及以上的作品有15部,占16.1%。从评分人数上看,文学改编电影的平均评分人数达53837,其中,网络电影的平均评分人数为4929,远远低于院线电影的142900人,体现出网络电影相对小众化的特点。

  在票房方面,院线电影占据绝对优势。根据2023年5月15日猫眼票房显示,近三年文学改编院线电影的内地总票房为90.86亿,其中,既有《悬崖之上》《刺杀小说家》等票房过10亿的电影,也有《狃花女》《随风飘散》等票房几十万的小成本制作。近三年来,文学改编网络电影的内地总分账票房为6.63亿,平均分账票房达到1325.87万。

  从改编来源看,文学改编电影以当代通俗文学,尤其是以网络小说为主,现当代严肃文学较少,古典文学名著也有一席之地,少数影片改编自外国文学。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最受青睐,由它改编而来的网络电影达到15部之多,其次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再次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选择网络小说改编的优势是目标观众明确且有一定基数;古典文学名著经过历史检验,有深厚的民族性和传统美学积淀,保证了改编作品的最低质量限度;外国文学的改编在数量和方式上有待进一步开拓探索。

  (二)近三年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优秀占比

  从电视端收视率、中国电视剧年度选集、豆瓣评分和豆瓣热度四个维度对文学改编电视剧的作品优秀占比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在豆瓣热度Top20中文学改编作品占比最高,达70%;其次是豆瓣评分Top20,占比为35%;电视端收视率次之,排名前20的剧集中有25%改编自文学作品;电视剧年度选集中文学改编作品占比最低,为20%。

  由此可见,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在以年轻人为主要接受群体的网络平台热度和口碑很高,这是注意力经济的一个重要出发点,部分作品既叫座又叫好,但是总体改编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以传统受众为主要接受群体的电视端的接受情况和口碑表现一般,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年度电视剧选集中占比有限,尚无法与原创作品分庭抗礼。

  豆瓣高热度作品TOP20中的文学改编占比:70%

  (注:以打分人数为准)

  以豆瓣评分人数为考量剧作热度的标准,近三年来豆瓣评分前20名的作品中有14部文学改编作品,占比为70%。这个数据说明,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大有可为。

  2.豆瓣高分作品TOP20中的文学改编占比:35%

  综合考量豆瓣评分与评分人数,近三年评分前20名的国产剧中,文学改编作品有7部,占比为35%。个别作品可能有改编之实但未公开认定者未计入内。2020年,《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大江大河2》《别云间》四部文学改编作品进入豆瓣评分前10名。21年评分前10名中有1部,为《山河令》。2022年评分前10中,有《人世间》《风吹半夏》《风起陇西》《苍兰诀》,共4部。2023年评分前10名中,有4部文学改编作品(截至2023年5月)。仅仅从豆瓣评分来看,优秀的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总体影响力尚不能完全与原创影视作品分庭抗礼。

  (注:本表在考虑豆瓣评分的基础上综合评分人数进行排名)

  3.电视黄金时段收视TOP20中的文学改编占比:25%

  从电视端收视率来看,近三年央视和地方卫视黄金时段电视剧前20名中有5部文学改编作品,分别是《人世间》《县委大院》《向风而行》《那山那海》,占25%。虽然有改编自梁晓声同名小说的《人世间》以2.85%的收视率登顶榜首,但仍不足以在数量上挽回改编作品总体上不敌原创作品的现状。

  4.中国电视剧年度选集中文学改编占比:20%

  中国电视剧年度选集,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上一年度中国电视剧中精选并公开发布的20部优秀作品,往往与来年的飞天奖或金鹰奖的入围剧目有较大重叠,因此,也足以成为中国电视剧的一个重要评价维度。

  从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近三年“中国电视剧年度选集”目录来看,60部优秀作品中有12部为文学改编作品,占比为20%。其中,2020年有6部文学改编作品入选,为三年来最多(30%);2021年仅有2部(10%),为三年来最少。

  二、文学改编影视的成功经验

  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既非对原著的机械平移,也非对原著的绝对超越,而是守正与创新的动态平衡:既有忠实原著的“不变”,也有影视转化中的“必变”。影视作品在理解原著的基础上能够延续原著的优长之处,同时也能体现出影视创作者的主体性与创造力。

  (一)原著选择: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重,多元发展

  曾几何时,网文成为剧集最重要的改编来源,“IP”这一非中文的表达方式一度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全民热词,价格居高不下,网络文学的影视转化甚至左右到行业的发展走向。但当时移势易,网络IP的效力被业界客观看待之后,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便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网络IP一枝独大的畸形格局,开始走向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重、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并重的新局面。从数量上说,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仍然占比较大,但传统文学尤其是严肃文学的影视转化以总体上的量少质优影响深远

  2020年全年,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多达140部左右,占全年国产剧数量的60%。玄幻、仙侠、穿越、宫斗、权谋、甜宠等类型的剧集轮番上演,但“流量快餐”的红利并不持久,网络文学改编剧极易落入故事同质化、人物模式化、过度娱乐化的窠臼。此时的市场便需要新鲜的作品来补位,而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其中优秀的严肃文学作品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严肃文学成为影视改编的热门来源,对文学和影视行业可谓双赢。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熟完整的故事框架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为影视剧提供了坚实的人文根基。电视剧《人世间》《白鹿原》《三体》、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播映,都离不开原小说奠定的坚实基础与良好名声,网文改编亦是如此。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也有利于文学更好地融入现代传播格局,使其在不同艺术门类和文化形态的交流借鉴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每次改编影视的热播热映,都能带动文学作品的重新走红。

  传统文学尤其是严肃文学受到青睐,成为广义IP的重要来源,与网络文学改编比翼齐飞,是影视行业从重视流量转型为追求品质的风向标,也是文化多元、百花齐放、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影视转化:源于文学也要合于影视,互利共赢

  作为叙事艺术或大戏剧阵营的一员,电影、剧集与文学有交集,但并不全同:媒介属性有异,主流观众有异,营收方式有异,叙事方式有异。优秀的影视改编必须要面向主流观众,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取原著之精华,补原著之短板,适度创新,再创辉煌。因此,既尊重原著又尊重影视、努力实现双赢,是文学作品向影视成功转化的必由途径和宝贵经验。

  1.基于影视文化属性的冷暖转换

  较之于小说,影视作品受众更广,与大众传播和主流文化的关系更为紧密。其中,电视剧获取媒体资源的成本更低、播放平台更公开,受众规模和主流文化接受度均高于电影。多屏时代以来,许多电视观众被其他终端的观看渠道分流,但传统电视观众的基数依旧可观,且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观看。因此,从文学到影视的媒介转化,需要考虑到文化属性与欣赏方式的更易。具有一定精英文化倾向的严肃文学作品,在改编过程中尤需注意大众传播条件下的受众需求。

  在近年来较为成功的改编作品中,围绕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所做出的能动调整,主要表现为人物形象修正、全剧底色提亮以及作品主题转译三种方式。

  第一,人物形象的修正。对比小说,许多主人公的形象在影视转化的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正,使之在可信的基础上更为可爱——《人世间》弱化了周蓉性格中利己的部分,设计了乔春燕夫妇主动道歉与周秉昆夫妇冰释前嫌的情节。改编自小说《不得往生》的《风吹半夏》对女主角许半夏的塑造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如将原著中许半夏谋划污染滩涂来低价得到土地的行为嫁接到次要人物陈宇宙身上,从而使许半夏保持良心,人物的道德前后统一。同理,《装台》对刁菊花形象的善化、《叛逆者》对林楠笙爱情线的简化,都有效修正了主要人物的总体基调。

  第二,全剧底色的提亮。影视作品一方面作为现实生活的写照,另一方面作为大众性的文艺作品,需要以积极的价值导向引领观众。因而,一些作品在跨媒介叙事中淡化了原作的消极基调,通过轻喜剧的处理方式、大团圆结局的编织,将冷峻的灰暗现实主义转变为向上向善的温暖现实主义。如,脱胎于小说《如果没有明天》的网络剧《我是余欢水》,以轻喜剧元素冲淡了原著的灰暗底色,将结尾悲观的封闭式结局改为开放式的叩问与省思。《装台》《人世间》《大江大河》等带有正剧色彩的作品,在修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为人物赋予温馨的结局,在直面现实矛盾、社会问题的同时,开辟出涵濡着真、善、美的“中国式心性现实主义”的美学范式。

  第三,作品主题的转译。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倾向于个人化、复杂化的思考,或注重类型叙事本身,疏于主题思想的表达。因此,对原著主题的适应性转译,是改编创作的必要环节。近年来表现亮眼的影视改编,其主题的转译呈现出通俗化、明确化、主流化几重特征。例如,网络剧《开端》为公交车上的几位乘客设计了典型且相对独立的人物线,刻画出比小说更为生动的乘客群像,其中对二次元男孩卢笛的着墨最多,在使之参与进有关解救的主线叙事的同时,也使作品与青年亚文化群体、亲子代际冲突等现实问题产生关联,为“无限流”的游戏性叙事注入现实主义底色,与更广阔受众的认知经验相对接。《平原上的摩西》将聚焦东北下岗工人个体命运沉浮的文学化悬疑叙事,横移为以爱情悲剧为内核,以刑事案件为形式的类型化悬疑叙事,从而将原著具有宗教救赎色彩的主题转为对消逝童年的追忆,更能引发大众共鸣理解。《人世间》《乔家的儿女》《大江大河》《装台》等作品,则借助人物底色与作品基调的提亮,将严肃的现实反映转换为温和的家国同构,以小人物境遇变迁侧写时代发展,通过对中国故事的审美化书写,实现与主流价值的有效对接。

  2.基于影视文化属性的叙事变动

  从小说到影视的跨媒介转化,叙事方面的嬗变主要呈现出三重共性。

  首先,相较于小说,以视听为媒介的影视艺术,对欣赏过程中观众想象力的参与要求低,作品所携带的信息清晰度高,更接近麦克卢汉所说的“热媒介”。因此许多成功作品在改编时都对原小说的讲述视角、叙事线索做了更符合影视媒介特性的调整。以《平原上的摩西》为例,剧版弱化了原著中七位人物复调般的叙述形式,代之以全景式的零聚焦叙述,和以庄树、李斐两个主要人物为代表的各自家庭的内聚焦。电视剧延续了原作跨时空的讲述方式,但用以时间因果为序的段落廓清了小说散碎、跳跃的叙事,从而使故事的叙述更为连贯晓畅。

  其次,近年来获得成功的改编剧集没有拘泥于原著的体量,而是依据自身所需和艺术规律做了有效增删——《人世间》原著长达115万字,剧版简化了周家兄妹各自复杂的人生经历,为三人生活轨迹重叠的家庭叙事预留讲述空间;同时增加了骆士宾下海经商和酱油厂“六小君子”后代们的经历,开拓了叙事的地域维度、代际经度,牵系起更广阔的社会图景与人物谱系。43集电视剧《叛逆者》的小说底本仅4万余字,电视剧中增设了特务处陈默群、王世安两任站长的形象,既丰富了故事拓展的可能,也以陈默群人物弧光的变化,为主人公林楠笙的成长线推进提供了动力。《鹤唳华亭》一改原著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以萧定权梦魇中的景象开篇,在典型的“热开场”中预设悬念,引发观众的欣赏兴趣。《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将小说中帅家默“讼”与“玩”的尖形特质,分散给程仁清、丰宝玉,使剧中人物更加鲜明,并在丝绢案的主线叙事中,复合进家族世仇、隐田阴谋,为戏剧性的编织开启可能,增强了叙事的可观性。

  最后,作为原著文本再生产,电视剧文本的二次创作于初始文本而言,也是一次填补叙事缝隙、提升叙事精度的机会。对此种机会的把握,也是众多改编剧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如网络剧《开端》,相较于原小说,剧版为王萌萌执意下车赋予了具体的缘由,并对陶映红夫妇制造爆炸为女儿复仇的行动,从谋划到实施的步步推进,加入了节点事件作为叙事动力。从而使相关人物的行为更具合理性,同时为爆炸案的发生营造了可信、必然的基础情境。再如以南京作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乔家的儿女》,电视剧充分开掘本土的地域元素,并以此作为叙事支点,进行有机的再想象。如,剧中新增了姨夫齐志强在城墙上鼓励少年乔一成、青年乔一成与文居岸爬城墙的情节,以古城墙这一南京的历史文化地标为载体,在此基础上构筑寓托情感的人物行动,进而为人物关系的形成、人物心理的刻画提供了准确的铺垫,并使叙事更富隽永意味。

  优秀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在叙事方面体现出的共性,可以概括为:顺应电视剧“热媒介”的特性开展讲述,在叙事需要、艺术规律、观众期待的统一中,对原著进行有机的增删与超越。

  3.基于影视文化属性的视听转换

  文学以文字为媒,在时间的承续中,个体借由想象力来参与欣赏;影视剧则以视听为介,以直观的影像和声音讲述故事。因此,基于媒介自身特性,影视改编需将平面的文字转为立体的视听。近年来较成功的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无不遵循了影视媒介的视听特性、充分发挥了视听叙事自有的优势。

  视觉方面,具有科幻、奇幻色彩的诸多作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复现了原著中高概念、奇观化的另类世界。如《龙岭迷窟》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道具,利用CG技术再现小说中人面蜘蛛、旱魃等诡怪生物形象。再如,“三体游戏”贯穿《三体》剧集,起着帮助观众理解故事核心世界观架构的作用。为模拟真实的游戏视觉体验,创作团队大胆采用“动作捕捉+面部捕捉+CG”的拍摄方式,刻画出独特的乱纪元风景。以《沉默的真相》为代表的一系列悬疑题材作品,利用我国东北、西南等不同地域的特色景观开展空间叙事,以物理空间的错落、折叠,延宕心理空间中的惊悚性与悬念感,开掘视觉空间的审美与叙事意蕴。

  还有一些作品,对原著中的隐性情节进行了可视化展开。如剧版《平原上的摩西》,增加了孙天博、李斐拍婚纱照的场面,点明了小说中隐晦交代的两人情感关系,以高饱和度的背景墙颜色与李斐淡漠木讷的神情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反差。且婚纱照作为可视化的道具,为傅东心偶然了解李斐现状提供了支点——傅东心蹲在照相馆门口哭泣,后景是李斐的婚纱照,两代女性失落的命运,高度凝缩在同一个画面中,生成着文字媒介无法提供的直观冲击。

  听觉方面的典型性的处理可见于谍战剧《叛逆者》,该剧采取了与同题材作品《无悔追踪》相似的、征用经典旋律并将之线索化的手法。全剧以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为主题音乐,在音乐改编中加入竖琴的拨动声作为点缀,与水面波澜共同构成联觉式具象。该旋律反复出现于朱怡贞与林楠笙的情感叙事段落,g小调忧郁和婉的调式特征,寓示着主人公爱情的悲剧性结局;该旋律辅以水面行船的意象,也象征着早期革命先驱在历史长河中探索前行的勇气与悲壮。这为本剧赋予了充盈的听觉美感,也为经典旋律化入影视文本提供了实践的范本。

  视听综合方面,《人世间》剧组搭建4万平方米城中村“光字片”的实景,并通过服化道的高度还原展现丰富的细节,勾勒出真实的年代质感,在怀旧空间的构建中,询唤起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集体记忆。再如《风起洛阳》《梦华录》《鹤唳华亭》等古装剧,创作者的考据细腻扎实,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立体复现古都景观风貌,展现出浪漫瑰丽的东方幻想,为小说读者的原著想象和影视观众的古代想象提供可感落点。

  通过对优秀影视改编文本的举隅与阐释可知,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须结合影视艺术自身的视听特性,对文学原著进行能动的二次创作。这是媒介转化的客观需要,更是影视改编彰显独特优势的机遇。

  4.基于中华美学精神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正式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相关表述,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对中华美学特有基质的当代弘扬。以此为向度检视近年来优秀改编剧,许多作品中都能显现出中华美学精神的意蕴。

  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梦华录》以经典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作为开篇故事的底本;《鬓边不是海棠红》与《鹤唳华亭》则分别保留了原著中匠心独运的戏曲元素与文化典故,在对其进行视听化转换的同时,也将其中包孕的情境、真意和叙事情境锐意嵌合,由此为故事带来多元互文的审美效果。

  除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改编题材、提炼美学元素外,还有另一种以诗化镜头语言直接观照中华美学特质的路径。意象与意境是中华美学精神中最核心的范畴,二者皆从感性思维发端,寄情于外物,在情景交融中生成意象,在意象的有机组合中生成意境。具体到电视剧文本中,如《隐秘而伟大》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借力,影像构图善用门、窗等几何线条营造出境生象外的空间层次,并充分发掘花、木、光等自然意象融会表达人物的情感与思考。《沉默的真相》以色调冷暖、天气晴阴、景物的明朗与模糊,隐喻主人公江阳在不同时期的命途。以此为代表的诸多影视剧改编作品都在影像中发掘并表现主体情思与外在事物的关联,从而对中华美学精神进行生动回应。

  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有继承传统和焕新传统两个层面的意义。通过考察近年来质量较高的一批改编剧作品在美学维度所获的成就,可以发现其与中华美学精神的深切关联,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华美学精神对拓展创作者艺术思维、提升剧目品质的积极意义,有利于推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剧目不断涌现。

  (三)作品质量:故事为王情怀至上,流量明星并非保障

  在很长时间内,制作成本的很大一块是切给明星演员的。勿庸讳言,优秀的演员是作品优秀不可或缺的一环。于是,不少人都会产生这样的迷思:只要是“大IP+流量明星”的电影,即便故事差、明星演技烂,票房或收视都会有保证。但是,当作品的质量存在明显问题时,再优秀的演员也是回天乏力的。而且,“天价片酬”的明星演员,多数是所谓的“流量明星”,这种“流量幻觉”又为高片酬推波助澜。在高片酬的市场环境下,高昂的制作成本意味着高昂的试错成本,削弱了制作方发掘新作的动力,冲击着主流市场的商业活力。

  近年来,部分改编作品因流量演员演技差而导致作品质量问题,口碑、票房双双失意的案例比比皆是。相反作品质量过硬,“戏保人”往往胜过“人保戏”,甚至还可以推出演技派新演员,或让老演员焕发出更为辉煌的青春。因此,改编作品同样需要强调故事为王,情怀至上,以质量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

  三、现存问题

  纵观近三年的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其中既有可参考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暴露出一些应引以为戒的问题。较显著的问题出现在制作方,存在影视思维欠缺、艺术水平有限、价值理念庸俗等局限性,导致改编成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以下主要从主题表达、人物形象、情节叙事、视听设计、市场接受五方面展开分析。

  (一)局部价值消极,说教倾向尚存

  部分作品缺失社会责任意识,仅停留在改编热门IP为观众提供快感消费的层面,未能剔除原作中的思想糟粕,鼓吹一蹴而就、勾心斗角等非现实的甚至是负面的价值观,以及唯结果论、不择手段的“成功学”。某些标榜自身为草根逆袭的励志作品,多数情况下主人公的逆袭不在于自身努力,反而是因其高贵血统或外界援助。某些宫斗小说、职场小说中常见的主人公以不正当手段竞争博上位和以恶制恶的情节,同样属于对成功的狭隘解读,缺少成功应有的幸福感与正义性,在用极致类型化的人物形象与悬念迭起的情节冲击为观众带来“爽感”的同时,却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一些消极的价值导向。

  部分作品过度营销女性主义。鉴于女性观众在电视剧市场中无可替代的主流地位,营销女性主义成为当前影视创作的一种热门现象,各种各样的“大女主剧”与“女性群像剧”是其重要表现形式。但某些作品“女权”口号之下常常存在价值混乱之处,显现出较为固化或自相矛盾的性别观念,对弱势女性的切割与贬低,对跨越者的鄙夷,与真正的“大女主”及女性主义南辕北辙。

  部分改编作品存在重说教的“席勒化”倾向,未能在更高的程度上做到寓教于乐,于潜移默化之中移风易俗。马克思曾于《致斐·拉萨尔》一文中就艺术作品提出“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化”一组二元概念。所谓“席勒化倾向”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成为这种精神的传声筒。影视作品肩负着引领时代精神风貌的责任,但若说教倾向严重,主题大于内容,形式大于情感,反而不利于观众正向积极地解码认同。

  (二)爱情叙事泛滥,类型创新有限

  经典文学和流行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常常存在爱情叙事泛滥的问题,同时事业线悬浮,对社会全貌的观照不足。诸多作品虽以行业特质为宣传点,主要情节却是在职场环境中谈恋爱,剧情的职业专业度与严肃性本就不足,又被恋爱桥段进一步消解。当影视作品与流量、收视相绑定时,以爱情叙事吸引观众注意力固然情有可原,但创作者不应仅满足于还原甚至是扩大原IP的言情部分,还需努力发掘原作更深广的社会议题与生活现实。

  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是一个不断创新迭代的持续性演化过程。改编迭代的多种尝试已经证明,改编过程应追求多向度的平衡与统一。若一味复制原著,会陷入同质化的无意义循环;若一味求新求奇,又会导致“毁经典”的结果甚至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悲催结局。在类型化与创新之间保持平衡是创作者长期面临的课题。一方面,创作者应正视类型化这一影视市场的重要特征,接受类型化的规律以适应观众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保持适度创新,避免陷入同质化的陷阱。2020年,一批由文学IP改编的悬疑剧掀起“悬疑热”,如广受好评的《沉默的真相》。然而,悬疑剧的生产在2021年略显停滞,少有高分佳作,可见类型的固守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不可顾此失彼。

  (三)性格圆扁失当,人物塑造受限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各有其长短得失,但在影视这类篇幅较长的现实主义叙事作品和大部分浪漫主义叙事作品中,主要人物应该是性格丰满、具有成长弧光的圆形人物或立体人物,以强化其生活真实程度及人性探索深度,强化其现实主义底色。但是,在由文学原作向影视转化的改编过程中,在必要的冷暖底色调整之外,部分作品总是把握不好人物塑造的圆扁之度,甚至会由原作中较为立体复杂的圆形人物形象,转向影视作品中的某种两极化塑造,即过度“黑化”或过度“美化”。过犹不及,一旦极化过度,易导致人物扁平,失去对生活真实的反映和对深层人性的探寻。这种极化过度的问题,在正面主角的塑造上更容易出现。本来,正邪势力对抗的强情节冲突是较为经典的影视创作手法,主要表现正面主角,并用反面人物衬托主角形象。这种创作手法曾颇受观众青睐,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观众的审美需求日渐提升,已不再满足于正邪双方人物的脸谱化塑造。然而在具体的影视创作过程中,正面人物的塑造或受限于创作者能力,或受政策审查因素影响,难以突破固有形象,流于传统的扁平化特征;而反面人物则逐渐丰满复杂,比正面人物更具魅力,整个社会都应对此应保持警惕。

  (四)影视思维有限,视听叙事不强

  叙事文学和影视戏剧同属大戏剧领域,但在符号媒介层面有重大差异:文学主要使用语言文字进行叙事,但影视作品则同时使用语言文字与扩展意义上的语言文字即视听语言进行叙事,语言文字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小说,特别是名著,其语言特质、形象塑造和内涵张力有一体性,改编必然会破坏其原有体系,这就要求创作者超越文本,重建以视听语言“直觉符号”进行叙事的自洽系统,并尽可能保留具有文学意义的象征、隐喻、哲理式的叙述话语与视像,构建与原著相通的艺术风格并彰显影视剧的个性色彩。然而,还有部分改编创作者未能完全从语言文字叙事的文学思维转向视听叙事的影视思维,在影视剧中产生了过度依赖台词、“兜售水词”、视听与台词重复、节奏慢、内容散等一系列问题。

  视听语言不同于文字语言,是一种诉诸视听感官的更具世界性的语言形式。中国影视作品若要更好地走向海外,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效果,同样要求强化视听思维,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视听语言转换。

  (五)市场定位不清,版权意识有缺

  文学作品固然存在市场问题,但因其经济成本有限,因而产业性比起影视剧要相对有限。在影视剧中,电影有艺术片与商业片的分野,可雅可俗;但电视剧几乎没有艺术片与商业片的分野,因此,在没有政府补贴或民间捐助的前提下,在艺术片之外,大成本的影视剧只能按照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化道路发展,努力在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获取尽可能大的交集。但是,并非所有的改编者对此都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因此,便常常出现同样的问题。

  第一,严肃文学改编:未良好平衡严肃表达与大众娱乐的关系。严肃文学的改编主要体现为过于严肃与过度娱乐两大问题。过于严肃导致作品曲高和寡,虽审美价值颇高,但在产业上难以长期为继。严肃文学思想性深厚,又不乏一些较难影视化呈现的内容,改编和拍摄难度本就不小;加之收视风险,投资方往往对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望而却步,使其制作和播出面临诸多波折。过度娱乐回避了原作中历史的沉重和命运的沉重,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原作的精神价值,同样得不偿失。

  第二,著名IP改编:未良好平衡原著读者与影视观众的旨趣。粉丝数量众多的著名IP在改编时存在“冒犯”原著读者的风险。原著留下的印象越是深刻,粉丝们对改编剧还原原著的程度就越重视。电视剧在改编过程中必会做出相应的修改,而部分改动又可能违背原著粉丝的期待,IP改编中,艺术创作与粉丝主观需求之间的矛盾格外尖锐,需要谨慎处理,在两者诉求之间寻找平衡。如某些电视剧因人物、情节与原著出入较大而被指责“魔改”,口碑欠佳。但创作者也不能一味逢迎粉丝,要在大众嘈杂的声音中坚守艺术立场,以实力服众,与粉丝群体“合作”,努力实现“1+1>2”的效果,争取改编剧口碑与市场双丰收。

  第三,与质量不符的过度营销效果有限。随着当下社会网络化程度日益加深,社交平台上的各种讯息热点和短视频分走了观众对长视频的注意力,使得制作方越来越重视宣发营销。营销的手段更是与时俱进,除开传统的地广、宣传片等,还有拍摄路透、筹备选角、有争议的IP购入与开发等,力图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吊足观众的胃口。影视作品播映后,还有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式高光戏份传播、B站cut剪辑传播,以及在社交平台购买热搜词条等策略,甚至还有恶意抹黑同期其他作品等手段。但是这种高密度的营销手段只能给作品带来短暂的点击量、收视率,无法真正地留住观众,甚至会带来逆反效果。

  第四,抄袭与越权频发,版权保护意识有待强化。随着文学改编作品数量逐渐攀升,版权问题也日益凸显,抄袭和越权改编是两种发生频率较高的侵权纠纷,在网络文学改编中尤为多发。

  网络中的海量素材使得抄袭改编的可排查性不高,一旦发现,也仅仅是道歉和赔款,惩罚措施抵不过巨大的经济利益,洗稿、融梗等现象屡见不鲜。基于原著的同人文创作,如何界定其版权,也是当下讨论和需要关注的重点。

  抄袭的侵权主体主要是创作团队,越权改编的侵权主体主要是制作方。有的影视制作公司只购入了一本作品的版权,在未取得作者其他作品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该作者其他作品中的人物或者情节进行创作。有的影视制作公司取得作品授权后,对原著作品进行肆意篡改,甚至对原著作品的使用超出了合同规定的范本。因此,增强影视创作主体人员的法律意识,将版权交易程序透明化和规范化,刻不容缓。

  四、发展建议

  完整的影视产业链包括创作、制作、融资、发行、播映、衍生等环节。文学与影视相辅相成,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提供扎实的故事蓝本、促进影视创作质量的大幅提升;同时影视传播的巨大优势能扩大原作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以下将从文学IP的挑选、开发、衍生等方面提出建议,更好地促进文学与影视的融合发展和良性循环。

  (一)文学IP的初期挑选

  1.商业性与艺术性兼顾

  作为文化产品的影视剧拥有艺术性与商业性双重属性,从业者在改编前需要仔细斟酌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

  其一,文学作品作为IP概念,曾一度掀起“抢购”“囤积”风潮。这种抢购风潮并非出自对内容的考量,而是基于营销的商业运作行为。购入未必会进行创作转换,也未必有足够的创作团队进行IP消化,而是囤积居奇。从业者在挑选作品时,应加强对艺术性的重视,从作品的立意、题材出发考察其创作空间与改编价值;同时适当流通置换,尽量避免IP资源的闲置浪费。

  其二,文学改编影视剧在遵循影视艺术创作规律的同时,也应当兼顾其产品属性,避免曲高和寡与“三俗”两个极端。既考虑作品本身的艺术性,也要顾及观众,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叫好又叫座。如“破圈”传播的年代剧《人世间》就凭借以家写国的叙事技巧和真挚情感打动人心,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都能从中获得共鸣。

  2.严肃性与通俗性兼顾

  在当下的文学改编影视作品中,不仅有对严肃文学的改编,例如《人世间》《人生之路》《花繁叶茂》等;也有对通俗文学的改编,例如《流金岁月》《开端》《苍兰诀》等。其中,《人世间》与《苍兰诀》都是较为成功的改编作品。由此可见,从业者在挑选IP时应抓大放小,不以严肃与通俗为判断作品高下的标准,而是关注其核心层面是否具有创新性,一些细节的不足可以在改编时适当调整。

  3.理想性与现实性兼顾

  在进行文学作品IP挑选时,从业者还应当注意作品改编的现实可行性。有些文学作品本身极为优秀,但是因创作水平、影视工业化水平、融资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暂不适宜改编为影视剧。对此,可先期搁置,静待良机。某些受粉丝追捧的“热点故事”“新兴类型”很可能是“热度陷阱”,未必能成功转化为影视作品。有些带有灵异色彩的作品可能受制于相关政策,难以转化;部分科幻作品则受限于技术手段,无法充分表现原作品的魅力;有些作品可能只是一时新奇,很快将成为明日黄花。

  在生活现实的反映与理想情怀的传递过程中,同样需要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融为一体。既不回避现实中的曲折,也不磨灭理想中的辉煌。

  (二)文学IP的深度开发

  1.媒介属性匹配

  从业者应选择与IP文本更适配的媒介来改编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各有所长,长剧短剧也各有千秋。例如同为刘慈欣的科幻作品,《流浪地球》多奇观景象,更适合改编成在大银幕放映的电影;《三体》改编以世界观构建闻名,其改编则电影、电视剧皆可;《人世间》这样的长篇年代性作品,则更适合改编为电视剧。

  2.受众圈层开发

  文学IP自带原著粉丝,影视化改编又带来了演员粉、导演粉、编剧粉等群体加持。在IP改编时,既要尊重原著内核、照顾以粉丝为核心的主要受众,又要在原著基础上进行落地化改编,尽可能扩大受众群、打开路人盘。

  3.文化整合增殖

  文学IP作为改编蓝本,提供了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架构;从业者在进行改编创作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复制和文字还原再现,还应在文化整合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增殖。如电影《流浪地球》,在原作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编,赢得口碑票房双丰收。再如电视剧《三体》,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适当改变了警察史强的人物设定,增加了警察史强的角色戏份,赢得了书粉与路人观众的一致称赞。

  在文化整合的基础上,改编创作还应当注意文化净化。有些文学作品因其时代性或其他因素,与当下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从业者在改编过程中,应当做好文化净化工作,将偏差部分适当舍弃或者进行批判转化;同时,在贴合时代主题的改编过程中,对于一些浮躁、过度娱乐化等较为负面的因素,从业者应当进行文化过滤,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例如电视剧《风吹半夏》对于“滩涂事件”的改编,对原著中女主许半夏在追求经济利益过程中的“恶”进行了批判转化,更贴合时代主题。

  4.创作团队提质

  中国的影视产业规模逐年增长,影视创作团队也日渐壮大,但影视创作团队的准入门槛与文学创作相比较低,且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有些文学IP本有较大潜力,却因改编团队素质有限而留下遗憾。因而,只有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尊重原著的精神内核、重视编剧的独立创作,才能有效保证改编作品的质量。

  5.海外市场拓展

  从业者在深垦本土市场的同时,也应当重视海外市场,把握海外国际受众的口味,使改编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走出去,获得更广阔的传播效果。例如电视剧《梦华录》采用原音加字幕的形式,在韩国台网双播,获得不错的口碑与关注度。

  (三)文学IP的后续衍生

  1.专业与产业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影视创作的专业化程度大幅提高,但是中国影视高度产业化仍任重而道远。在影视创作团队中,仍然存在小规模的手工作坊、“师带徒”内部传承、演职人员管理混乱等现象,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化生产、产业化规模,行业尚需进一步规范。

  2.开发与系列化

  随着影视行业的逐步规整,对文学IP进行良性管理与开发、培育良性循环的影视生态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中国电视剧每年的生产规模较为庞大,每年爆款出圈的作品却屈指可数,有些从业者追逐“爆款”,讲求“快”,对同类型的IP进行粗暴开发,力求获得短期效益,使其成为一次性IP,缺乏对IP的长期效益培育。

  这种看重商业价值、忽视艺术价值的做法,会带来许多同质化IP影视作品大量涌现,如何规划好这些作品的排播档期,避免恶性竞争、恶意营销,避免损耗观众对这些IP作品的情感期待,需要适当干预调节。

  这些现实问题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平台主体、地方市场等多方助力、宏观调控,使文学IP形成可延展的系列化产品,线上带动线下,荧屏带动文旅,进一步扩大文学与影视融合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周边衍生产业发展,让“大IP”的管理与开发得以良性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文学与影视将更进一步双向奔赴,双向赋能,推动更多优秀文学作品改编成精品影视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献上丰富优质精神食粮,更高水平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