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王志国长篇小说《柳条边》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孟芳芳  时间: 2023-05-11

  5月7日,由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王志国长篇小说《柳条边》研讨会在辽宁省作家协会三楼会议室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滕贞甫,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春风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单瑛琪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林喦、张啟智、胡玉伟、吴玉杰、周荣、 胡哲、张维阳、李耀鹏等专家学者以及黑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黑山县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根与会。研讨会由春风文艺出版社首席编辑、《柳条边》责任编辑姚宏越主持。

  《柳条边》是辽宁著名历史题材小说作家王志国历时两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发生在辽西地区柳条边祖孙三代人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传奇故事。小说语言具有浓厚的北方特色,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将辽宁地域文化与抗战历史相结合,具有史诗性爱国主义文学特征,是我省讲好“六地”故事、助力新时代文艺振兴的重要收获,也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后出版的重要文学作品。

  滕贞甫代表作协对与会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辽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辽宁文学不仅要关注当下,对历史的书写更是不可或缺,王志国恰恰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王志国是一位传统表达的传承者,是一位与传统小说相呼应的作家,其文学表达具有独特价值。同时,王志国也是一名老有所为的作家,在文学的乌托邦中不断构建,实现自我价值。希望王志国今后创作更好的文学故事呈现给读者。


  单瑛琪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规格很高,相信作者会有很多收获。此次研讨会对出版社也意义非凡,同时感谢作者对出版社的信任。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长篇小说则是文艺成就的重要代表之一。王志国的长篇小说《柳条边》无论是从故事、价值观、艺术表达来看都是令人期待的。希望王志国在今后的创作中丰收,也希望省作协与春风文艺出版社携手为辽宁文学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填补辽宁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空白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柳条边》的创作特色、艺术价值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柳条边》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对王志国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柳条边》叙事宏大,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对重要历史节点的使用想象奇崛,充分体现出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独特的魅力。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林喦从“书里”和“书外”两方面发表了看法。从“书外”来说出版社需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同时也需要出版社从文化的角度去打造辽宁的品牌。文学是修养之学,也是民族的文化延续,《柳条边》的题材对此有重大意义。从“书里”来看,作品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做了一个文学的表达与书写。作者非常擅长讲故事,在小说中展现了辽西民众的抗争过程,并将辽西的民俗、风景巧妙融合在故事叙述的过程中。


  辽宁省期刊协会会长、《芒种》社长张啟智从编辑的角度首先就装帧设计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同时,他认为小说故事时间跨度大,历史背景恢弘,还可更加精简。另外,人物形象塑造具有强烈的评书体特点。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胡玉伟认为《柳条边》是写历史的。“柳条边”不仅是一个地理区域,更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复杂历史场域。这部作品历史幕布宏大,作者巧妙地征引了历史,也暗含着对一些具体而微的事实选择和价值取舍,实现了对历史精神、民本思想的总体映现。通过书写普通人在一次次历史关头的英勇表现,展示出一种崇高的追求和向往。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吴玉杰认为小说作品具有文学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社会价值。“柳条边”作为具象化的空间,它是不断延展的,在有限的地域单位内存在无限的内涵。“柳条边”作为叙事核心,将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全都收录到了文学的镜头里。在时间的延展上,在大历史的框架里,能够看到作家宏阔的历史视野,并聚焦到特定的时间点。这些也展现出了王志国叙事的雄心。同时,她也提到《柳条边》影视转化的可能性。


  辽宁文学院副院长、《鸭绿江》主编周荣说辽西是一个产作家的沃土,也是文学作品创作素材的丰厚来源。同时,作者也是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出口。她认同滕贞甫所说的王志国是传统表达的传承者,“评书体”的表达革命历史题材是一种独特且极具吸引力的写作手法。周荣认为当代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相应的识别度,并具有深厚的文学精神内涵。

  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东北文艺振兴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胡哲说《柳条边》是一部极具传奇色彩的“新”革命历史小说,呈现出了一种传统向现代赓续的讲述方式。故事以柳条边地区的风云变幻为主线,描写了骆家、马家与邓家三代人,在不同时期的各种矛盾和斗争过程;展示了辽西地区的百年沧桑和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再现了当年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同时也向王志国老师致敬,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打捞东北这片土地散落的历史碎片,这需要不只是智力和体力的付出,更需要对这片土地爱的炽热。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辽宁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维阳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部民间视角的东北近代史。主人公虽然身处辽西,但作品并没有专注于辽西一隅,作者有意表明,作品不仅是东北故事,也是中国故事,从而打破地域限制,使东北故事成为中国故事的重要部分,而获得普遍的意义。书中浓墨重彩书写的英雄也就不只是东北地方的英雄,也是中国的英雄。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辽宁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耀鹏认为长篇小说《柳条边》中的武侠小说元素,小说里的江湖气息和绿林英雄实现了我们现实未能得以充分实现的侠客梦。同时,辽西地域叙事实际上也体现出了一种微观史学的视角。如果将小说《柳条边》与新历史主义小说莫言的《红高粱》和乔良的《灵旗》比较,能够发现其挣脱了黑格尔式的历史整体主义的束缚,而在大历史中注重于个人的挖掘,彰显了一种人道主义的色彩。《柳条边》也触动对于革命如何进入小说,小说如何想象和虚构历史问题的思考。


  王志国在发言中向大家介绍了创作《柳条边》的缘起与成书过程,并对各位与会专家的点评做出回应。他表示,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在之后的文学道路中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加优秀的作品。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