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用情用力为辽宁“六地”精神画像立传
——评周建新的报告文学集《大爱无边》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肖珍珍 周景雷  时间: 2022-10-09

  “为时代书写”是东北作家一贯的创作传统。从现代文学时期“东北作家群”率先吹响民族危机警戒哨音、细腻展示民间力量的千姿百态,再到今日一大批新东北作家对历史、时代和地域的深层追问与反思,可以说,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东北作家都没有缺席,在历史的天空下,他们不仅是在场者、参与者,也是东北时空岁月的书写者。

  深受辽西厚土滋养的东北作家周建新,1980年代开始创作以来,一直秉承“为时代书写”的原则,在小说创作方面,他长、中、短篇齐头并进,量质并重,值得称道。在《老滩》《大户人家》《锦西卫》《街灯不语》《塔山兄弟》《平安稻谷》等小说中,他“将目光聚焦于时代舞台中的个人,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在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中书写出人性的反抗与挣扎。”转到报告文学领域,周建新主张,小说与报告文学,并非两个不同的容器,二者其实是个联通器。“报告文学必须依据实事说话,给主人公归纳出理性的思考。小说靠虚构为主,把理性藏起来,让读者自己悟,就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述说人物的命运,寻找灵魂的高度,刻画人物的性格,表达生活的细节,小说与报告文学都是异曲同工。”因此,生于斯、长于斯的周建新,感念独特、厚重的辽宁“六地”红色血脉,用报告文学集《大爱无边》炽热而凝重地记录七位不同行业的楷模的执着坚守,用情用力为辽宁“六地”精神画像立传。该作品与滕贞甫主编的《风鹏正举》、刘国强的《用理想剪裁天下》共同构成辽宁省作家协会组织创作的“迎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文学作品集”

  一、时代洪流中的个体抉择与真实人性

  周建新曾说“写公众人物,对作家最大的挑战,就是写出让人相信的这一个。”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这一个”指的是个别、具体的感性事物。它们既是独特的、个别的,又是典型的、有普遍性的。或者说,它们既是“普遍的东西”,又是“绝对个别的存在”,既有“共相”,又是“这一个”。因此,唯有将报告文学的写作对象置于“这时”“这里”的具体社会环境之中,他们作为人的共性和作为英雄楷模的个性才会生成鲜活有力的这一个。正如黑格尔所说“如果根本没有这些社会环境、思想观念、风俗道德、一般世界情况,个体就不会成为它现在所是的这个样子”。周建新的这部《大爱无边》就是这样把代表辽宁“六地”精神的孙景坤、钱令希、杨利伟、郭眀义、钱学余、方文墨、罗阳这七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个人镶嵌在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发展节点中,在历史的舞台中聚焦个人,展现时代洪流中那些闪闪发亮的精神和真实可信的人性与个体的。

  《大爱无边》的首篇《静静的鸭绿江》以艺术的手法为我们记录了百战归来一布衣的老兵孙景坤的故事。可以说,孙景坤的形象让很多读者感觉既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作为革命英雄谱系中的一员,他身上既有《红日》《保卫延安》《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经典作品中革命英雄的诸多共性。比如,1947年底,刚刚结婚6天的孙景坤就带着村里的9名青年,跟随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向西北挺进,去解放更多的劳苦大众。两年多的时间里,他随军转战沈阳、新民、四平、长春、义县、唐山、海南岛,英勇顽强,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1950年,在淅淅沥沥的秋夜渡过鸭绿江,到达朝鲜新义州,两进两出朝鲜战场,强渡清川江、激战龙水洞、巧战162高地,英勇无畏,用钢铁之躯演绎中国军人的铁血信仰。但是,孙景坤之所以能成为让人为之动容的“独特”的这一个,还因为周建新写透了在前线出生入死的万千战士最朴实的梦想。战友们从朝鲜战场返回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打完仗,回家种地。”而且,孙景坤一直认为,自己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就占了大便宜,而对那些永远无法回到家乡的战友,他则保留了永远的怀念甚至愧疚。这是乡土中国自然孕育的中国农民发自内心的对生命和脚下土地的热爱以及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这也是身怀赫赫战功却甘愿深藏功名、淡泊名利,扎根乡村、修坝造田、办厂致富、造福桑梓的深层原因。就像《角斗士》中麦克西墨斯血战沙场的终极梦想便是:回家种田,让手上沾满泥土。这样,一个饱满的、深沉的、独特的、真实的辽宁革命英雄形象站立了起来,并带给与前行中的我们诸多的思考。

  周建新的《大音希声》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创新楷模钱令希如高山流水般让人景仰的一生。他的身上体现了20世纪早期中国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奋斗终身精神,他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勇于担当、创新开拓、不懈奋斗。然而,同样令人动情和崇敬的是,从江南小镇出生到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留学、叙昆铁路试用、云南大学和浙江大学执教、再到大连理工大学57载的探索,钱令希把人生大部分的时光都留给了学术和事业,2004年身患脑胶质瘤88岁的他放弃保守治疗,坚持手术的重要原因是他放不下神志不清、瘫痪在床三年多的发妻倪晖。“妻子照顾他一辈子,现在已病入膏肓,他要陪好老伴最后一程。钱先生害怕自己得了阿尔茨海默病,或者走到老伴的前边去,他要趁着有生之年,多还一些欠下老伴的债,多尽一些丈夫的责任”。既是历史洪流中,跨越无数障碍,坚定、智慧、勇敢的共和国科教事业的掌舵人,又是家庭生活中,与妻子相濡以沫、真情相待的温暖普通人,周建新笔下钱令希的形象令人感慨又感动。

  在传承和弘扬辽宁“六地”精魂上,《大爱无边》没有选择宏大叙事的视角,而是撷取岁月缝隙中或壮烈或温情的细节和片段,秉持着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和时代的责任感记录下了这些社会中流砥柱人物艰辛而厚重的过往,帮助身处现代喧嚣与浮华中的我们寻觅遗落和尘封的历史记忆,感知英雄模范人物背后的个体选择和人性实态,由此来完成对风云变幻的历史的深刻铭记、深沉反思。

  二、辽宁地域的文化传承与遗传密码

  阅读《大爱无边》的过程,是一次辽宁“六地”精神的漫游与洗礼,也是一次永葆初心地理学意义上的跋涉与行进。周建新对七位时代人物的生成轨迹的探寻,也就是在重寻孕育他们的辽宁地域文化和遗传密码。

  地处中国东北的辽宁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交融、交汇的地方。距今约28万年前,就有远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5000年前,红山先民创造的文化昭示着辽河流域文明的曙光;青铜时代的方国文明,奠定了华夏民族统一的基础。秦汉之后,匈奴、鲜卑、高句丽、契丹、女真等民族在与汉文化的碰撞中走向融合。近代以后的辽宁依然风起云涌,诸多历史事件无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宽广的土地、粗犷的民风、勤劳的人民共同塑造了东北淳朴而独特的地域文化,也滋养了东北保家卫国、永不言弃的精神密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这片土地打响第一枪;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这片土地上撷取慷慨的音符,汇聚成战斗的乐章;解放战争在这片土地走向伟大的战略转折;抗美援朝出征的号角在这片土地上奏响;共和国工业的摇篮在这片土地上奠基;雷锋精神在这片土地晕染神州、走向世界。辽宁人用发自内心深处对于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演绎了勇敢、顽强、乐观、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六地”精神,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辽宁篇章。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周建新来说,辽宁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用情用力为挚爱的辽宁画像立传也是他主动承担的责任。几年来,他多次深入绚丽的星海广场、英雄辈出的葫芦岛市绥中、无缝钢管的“摇篮”鞍钢、建平县万寿乡小平房村、沈飞集团公司体验调查。他一遍遍观察英雄们走过的每一条路,倾听英雄们背后的声音,从现实生活中不断打捞素材,辅之以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深沉的热爱,聚焦百年辽宁的红色精神和不屈血脉,并以文字的形式将之薪火相传。

  写好郭明义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周建新选择的路径是追踪郭明义从童年到少年、从青年到壮年的足迹,阐释郭明义之所以成为郭明义的密码。周建新是从2010年8月开始走近郭明义的。经过十几年的关注和思索,他终于肯定地说,“郭明义之所以成为如今的郭明义,是大东北这块热土,是时代的洪流,是鞍钢这座大熔炉,把他打造成了时代的楷模”。构成大东北这块热土的,首先是郭明义父母善良的基因。老郭家是代代相传被街坊四邻频频称道的仁义之家,“有事找老郭家”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因此,许多年后,“有事找老郭家”找的不再是父亲郭洪俊,而是郭明义,大家追踪溯源,其思想源头就在他的父亲,只是“老大越来越像他爹了”。可以说,奶奶(爷爷早逝)、爸爸、妈妈写就的老郭家淳朴的家风,被郭明义最大限度地传扬了出去。而后,学工学农学军的时代,锻造了郭明义喜欢劳动的习惯。1976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钢铁英雄连”,汽车兵郭明义沿着雷锋的航向一路向前。复员后,共产党员郭明义无论身在鞍钢哪个岗位,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把岗位当作命根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写出了大写的奉献的人字。鞍钢,这个中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有着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传统,有着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土壤,从雷锋到孟泰,从王崇伦到今天的郭明义,这种企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财富,经历了几十年的传承与弘扬,已经成为一种核心价值体系,也必将培养出更多的“雷锋”和“郭明义”。追寻了郭明义的来路,那么他争分夺秒地为鞍钢和全社会多做一些事的心愿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于是,我们读懂了郭明义,读懂了《大爱无边》,读懂了襁褓中的方文墨找寻震耳欲聋的引擎声的来源原因,也读懂了歼-15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承载的罗阳的梦想起航的地方,那就是深埋在辽宁这片黝黑的土地中的地域文化和遗传密码。就如周建新在《平安稻谷》的扉页上所写的“遗传的密码让我们无法割断链接祖先的脐带。我痴迷于刨根问底追寻祖父辈的故事,就是想证实我存在的真实,证实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的可靠。”

  三、报告文学中的事实真实与感情真实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根基命脉所在。史料的实证、资料的详尽是写好报告文学的基础。但同时,报告文学重在报告贵在文学。就如何建明指出的那样“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家都明白,歌颂性的作品真正要写好、写得让人读后能够感到震撼心灵、记忆长久,其实远比写批判类题材要难得多。它的文学性、艺术性和语言的驾驭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真实的基础上,如何结构文章,如何调动语言,如何打动读者,也是同样重要的事情。

  对此,周建新选择的办法是用心记录、深情礼赞。《大爱无边》描写的七位时代楷模,分布于各行各业,尤其要塑造好力学专家钱令希、钳工方文墨、-15战斗机总指挥罗阳的形象,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专业领域,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在写作中,周建新没有避开任何专业问题,深入挖掘,层层剥离,最终为我们呈现了既专业精湛又血肉丰满的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是说,文章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是情感。报告文学作品要写得生动,必须倾注作者的真情。这一点,已经被那些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如《包身工》《北京保卫战》《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等一再证明。周建新在《大爱无边》的创作中也秉持了真情是最动人的力量的原则。在他看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眼睛的发现和真切的感受,胜过很多人为编织的故事。因此,在《最后的战场》中,看到拼命工作的罗阳用生命换来了歼-15的完美升空,换来了大国海军的自信崛起,却在辽宁号起锚,带着全舰的欢声笑语胜利返航时猝然离去时,读者们油然而生向伟大的民族脊梁致敬,向为了中国海军舰载机事业奋斗终生的罗阳烈士致敬的心情。周建新用事实鼓舞人、用真情感染人的同时,还时刻不忘进行理性的反思。在浓重的历史意识的指引下,他将理性之光和感性经验互动融合,在视域的关联、交叠中实现价值引领和情怀培育。比如,在《静静的鸭绿江》中,国民党在山城村周边大修碉堡,却依然无法改变一败涂地的结局。周建新写到“他们没有想到,人心才是最牢固的工事,没有老百姓的支持,碉堡只能成为自己的坟墓”。周建新以深沉的反思精神展示报告文学的意义要探寻历史,更要启迪当下。

  结语

  詹姆斯·莱德菲尔德说:“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关切已演变成一种偏执。我们沉湎与构造一种世俗的、物质的安全感,来代替已经失去的精神上的安全感。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的精神上的实际状况如何,这类问题慢慢地被搁置起来,最终完全被消解掉……现在该是从这种偏执中觉醒,反省我们的根本问题的时候了。”笔者认为,周建新为时代书写,记录辽宁地区的七位时代楷模之时,他想更多的不是为人画像,而是为人的精神立传,希望这些红色精神虽然跨越百年时空,却历久弥新,深深地融入辽宁人民的精神血脉,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期望周建新躬身倾心的写作,能够带给读者滋养灵魂的阅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