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书写楷模 致敬旗帜
——评《迎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文学作品集》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张维阳  时间: 2022-09-19

​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辽宁省作家协会组织出版了《迎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文学作品,包括由滕贞甫主编的《风鹏正举》和由周建新、刘国强分别创作的《大爱无边》《用理想剪裁天下》这三部厚重的报告文学作品集,文集记录了十八大以来辽宁众多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奋斗故事与优秀事迹,表现了新时代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辽宁劳动者的卓越贡献和精神面貌,文集的出版集中汇报和展示了新时代辽宁优秀劳动者的奋斗业绩,也表达了对这些旗帜人物深切的关怀和崇高的敬意。

  文集中的模范人物,来自教育、司法、能源、工业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国防军工、农村建设、消防救援、数据传输、生态保护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他们中有院士和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也有普通的医生、工人和农民,他们职位不同,岗位不同,但他们对待工作的严谨与热爱是一致的,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相似的。他们努力工作,为的不是个人的丰衣足食,提拔晋升,他们将个人的工作和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通过工作回馈社会、报效祖国,在奉献与创造中实现生命价值。他们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气质,表现了对崇高的价值观的坚守和追求,展现出一种大胸怀与大境界。面对大行其道的利己主义与虚无主义,他们像一柄柄利剑,刺破思想的迷雾,他们像一股股清泉,涤荡人们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劳动者”这一身份的平凡与朴素,光荣与伟大。他们是灯塔,是航标,他们是真正的明星,真正的偶像,指引着人们奋斗的路径与前进的方向。

  文集中的部分英雄们来自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重要领域,他们的劳动与奋斗对国家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他们的存在,铸就了大国的实力与底气。比如沈飞集团的掌门人罗阳,作为歼-15战机的现场研制总指挥,他带领他的团队,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走完了同等机型发达国家十八年也走不完的路。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顺利完成了航母舰载机的试飞,让中国的航母拥有了灵魂,让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为祖国守卫海疆提供了必要的装备与保障。再如顾诵芬院士,他曾在青年时代参与研制中国第一架自行研制的喷气式飞机,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迈入了自主研制的新纪元。在20世纪80年代,他作为总设计师率领团队完成了歼8-Ⅱ型飞机的研制,使中国拥有了当时可以与周边国家主流战机相匹敌的先进战机,为国防事业增添了一柄利刃。古稀之年,他依然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国产大飞机的研制提供智力支持,助力中国的航空工业早日取得世界领先的位置。正因为有了罗阳和顾诵芬这样的科研人员,我国的国防事业才得以突飞猛进,和平发展的环境才得以保障,亿万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他们用双手为祖国搭建起一道道坚固的屏障。通过对他们的书写,作家们表现了辽宁对于共和国国防工业的贡献,呈现出辽宁这个工业大省对于国家的意义和分量。

  作家们在呈现这些英雄人物的贡献与功绩的同时,更加注重突出他们的精神质地,他们的技术和发明虽然终有一天会被晚辈所追赶和超越,但他们的精神将跨越时代,永远被后人们珍视和铭记,成为国家和民族永恒的记忆。投身国防事业的他们都具有可贵的牺牲精神,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们鞠躬尽瘁,不顾个人的安危,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解决战斗机的抖震问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顾诵芬乘坐战机飞上万米高空,紧随试验机,观察试验机的抖震状况。为了可以观察得清楚,他乘坐的飞机与试验机只有五米的距离,高速飞行的两架飞机保持这样的距离,稍有差池就会机毁人亡,作为观察人员的顾诵芬可以说命悬一线。经过三次这样的飞行,顾诵芬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并最终解决了战机的抖震。在执行这样的任务中,他为了战机的安全,将生死置之度外,其非凡的胆气让人敬仰和钦佩。而罗阳,为了中国的航母舰载机能大步追赶西方国家,他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他压缩自己的睡眠,透支自己的健康,常年的超负荷运转超过了他身体能够承受的极限,为了祖国的航母舰载机他熬干了自己的心血。在顺利完成航母舰载机着舰实验后,罗阳心力交瘁,撒手西归,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像罗阳和顾诵芬这样的科学家,不仅有着过人的智力,而且对国家的忠贞和深情厚谊又让他们怀有大无畏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他们是辽宁这片土地上最优秀的中华儿女的代表,是催人奋进的精神源泉,作家们将他们的经历和精神记录下来,为他们竖起文字的丰碑,使其打破自然生命的界限,让其突破时间的壁垒,永远活在华夏儿女的记忆之中。

  文集中,这些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光辉事迹,是作家们主要书写的命题,而这些卓越的品质是如何养成的,他们高尚的人格是如何练就的,也是作家们所普遍关心和深入挖掘的内容。所以作家们在呈现模范人物光辉事迹的同时,也深入挖掘模范人物的成长经历,企图通过对他们成长经历的书写,发现模范人物养成的一般规律。通过这些模范人物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了传统对模范人物成长的巨大影响。比如沈飞的大工匠柳军和方文墨,他们的父母就是沈飞人,他们是沈飞的孩子。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们对工厂和技术产生了特殊的兴趣,长大后他们钻研技术,精益求精,年纪轻轻就成了技术方面的专家大拿。与他们非凡的技术能力相比,他们传承的沈飞人的“铆钉精神”更为可贵。老一辈工人的言传身教,让他们对沈飞怀有深厚的情感,他们在国内重要技术大赛上获奖之后,收到了猎头公司的高薪邀约,但其因着对沈飞的深厚情感和对于祖国航空事业的使命意识,他们坚守沈飞人的优良传统,不计个人得失,留守沈飞,坚决地为中国的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再如鞍钢的郭明义,他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使他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和楷模,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然而,群众的认可和荣誉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其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组织的培养和传统的影响。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钢不仅为祖国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钢铁,也为祖国培养了众多有着钢铁意志的劳动模范。鞍钢具有培养和塑造英雄模范的环境和土壤,新中国成立以来,鞍钢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劳动模范就多达七十多人。从孟泰到王崇伦,再到郭明义,鞍钢的劳动模范不仅辐射辽宁,也具有全国的影响,他们在共和国的工业史和精神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鞍钢历代的劳动模范,塑造和传承了鞍钢的精神与文化,他们的事迹形成了一种强大而坚韧的传统,持续激励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这种优良的传统传承于鞍钢和沈飞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企业的优质资产,这样的传统也传承于辽宁这片土地,流淌于辽宁人的血液和基因之中,是辽宁巨大的社会财富和精神资源。

  作为传统的工业大省,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辽宁在国防军工和工业制造领域有着众多的人才和模范,而在商业领域,相较于南方,辽宁的人才没那么突出。而文集中收录了带领村民致富的企业家和基层带头人的事迹,打破了人们既有的认知,让我们看到,辽宁不仅有着众多一切听指挥、兢兢业业工作的工人和专家,也有着数不清的头脑灵活、紧跟市场形势的创富能手,以及锐意进取、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商界能人。这些人物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辽宁繁荣活跃的新面貌。

  李桂莲是大连大杨集团的掌舵人,她将大杨公司从一个乡镇企业,带到了国际舞台,让大杨的服装成为让各国元首和大亨们青睐和追捧的世界品牌。她本人也和美国的传奇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成为了好友,连巴菲特都钦佩她的人格魅力和事业格局。李桂莲的创业之路筚路蓝缕,开始时带着一帮农村妇女,用脚蹬缝纫机,在烂尾楼里加工服装创业,硬是靠着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质量,在国营企业的天下打拼出一片生存的空间,之后在客户的认可和同行的羡慕中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李桂莲对员工有情有义,在创业早期就秉承共同富裕的理念,在企业站稳脚跟后,就着手为员工谋福利,大手笔开支,为员工解决住房问题,为员工分担生活的重负,让他们轻装前行。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时代,她宁可多付成本,也要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让员工可以安享晚年,无后顾之忧。可以说,李桂莲的创业不只是为了个人的发家,更是为养育她的这片土地带来一份事业,带动这片土地上的人一起追求富裕而幸福的生活,这是她为人所敬重的企业家的宏阔格局,也是这片土地教会她的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具体实践。

  钱学余是辽宁省建平县小平房村的村支书,年轻时他个人的工程生意风生水起,但为了能让村里的乡亲也能过上好日子,他放弃了个人如火如荼的事业,回村任职,当起了贫困村的带头人。他带领村民开矿办厂,修建果园,取得了良好的收益,还拒绝占有村里的集体财产,认准共同富裕的道路,顶着压力,坚持工厂的公有制,把百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钱学余的带领下,小平房村以工业反哺农业,让村里从中获得了长久的经济收益,让村民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同时,钱学余还让小平房村的经营模式辐射周边村镇,让更多的农民从中获益。钱学余是一个有着企业家眼光和能力的农村基层带头人,根深蒂固的共同富裕理念,让他用自己的智慧反哺了这块养育了他的土地,他没有另寻一个天堂,而是把家乡建设成了天堂,他不仅实现了个体的人生价值,也让一方百姓和后辈子孙受益于他的智慧与奋斗。

  文集中的英雄与楷模来自于辽宁的各个行业,除了上文提到的人物,还有赢得外国工程师尊重的数控机床调试专家徐宝军;精益求精、不断挑战技术边界的热处理工段长于东海;英勇无畏、四次身赴抗疫一线的军医陈红;大爱无疆、带给艾滋病人关怀和抚慰的传染病医生邹笑春;放弃领导待遇、扎根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曲建武;兢兢业业、保障铁路信号传递安全的车载信号工刘博;深耕矿产设备、让中国制造广销海外的商界能人曹凤奎;照顾植物人丈夫多年,始终不离不弃的军嫂孙欣;有口皆碑、带领乡亲致富的好支书郝永德;铁面无私、维护法律尊严的法官滕启刚;钻研农业技术、被称为辽峰葡萄之父的赵铁英;勇敢无畏、挑战太空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心里只有群众、深藏功与名的老英雄孙景坤;教育与科研双丰收、为中国计算力学奠基的老校长钱令希;以一己之力对抗荒漠的治沙老人屈长友;潜心发掘史料、用历史点亮理想的史馆馆长徐文涛;爱党爱国、终身不悔的老红军郭瑞祥;痴迷技术、技艺精湛的大工匠王刚;各怀绝活的本钢三剑客;专注生态建设、打造水韵盘山的盘山县领导班子;聚焦国家能源安全,突破西方技术封锁的国有大厂的职工和领导;抗击冰灾、确保国家供电安全的电力公司的抢险英雄,在狂风巨浪中挽救国家财产的科研院所的所有同仁;克服重重障碍,升级城市电力网络的鞍山电力工人;用生命保卫人民群众安全的消防官兵……

  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人物活跃在辽宁的各条战线,他们默默地耕耘和奉献,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是人们身边的英雄和榜样。是他们的劳动与奋斗,保障了国家的安全稳定、社会的平稳运行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的能力与成就固然值得人们欣赏和钦佩,但他们为祖国与集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更值得人们的致敬和仰望。他们肩挑万斤重担,而不辞劳苦,他们身为中流砥柱,而不事张扬,他们像家中的长子,永远是最值得信任和依靠的那一个。他们是榜样,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的存在,让东北的崛起充满了可能与希望。

  (张维阳,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教授、辽宁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