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新时代语境中的网络文学特质
来源:文艺报 | 作者:朱 钢  时间: 2021-12-28

  作为当下最具成长性和大众性的文学现象,网络文学的叙事力量引人关注。纷繁的书写图景和与日常生活的深度互动,在文学领域正引起趋势渐强的激荡,成为不可忽视的活力体。在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群层面,网络文学已然是生活和情感的第二现实。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网络文学也是网络文化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日益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有生力量。与此同时,在经历了20多年的自发性生长和原生性扩展,网络文学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成长的烦恼”,正本清源,破圈突围,由数量称雄向质量为本转场,是必然之策。

  一、激活与注力,引领网络文学创作者完成从写手到作家的进化

  应该说,网络文学源于创作者本能性的情怀和诉说冲动,这在早期的网络写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自我的价值全然依附于表达的特立独行,而非真正的向内心打捞,本质上,这是一种外化式的写作,在以异样的方式在挑战既有话语体系中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在得到读者的热情回应之后,写作渐而成为虚拟性的在场讲述和实质性的投喂之举,写手满足读者之爽,也从中获得自我之爽。因而,爽感成为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的共情。这是一场极小范围的狂欢,而写手沉醉其中,难以自拔。写作,在很大程度上被读者所绑架,写手的主体性越来越弱。加之一味地注重日更,追求数量上的累积,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思进行自省,尤其缺乏对网络文学深层次审美功能和社会价值意义进行有效的思考。

  文学创作过程极具个人性,但文学作品却有极强的社会属性,网络文学因具有庞大的受众群,其社会性更为广泛。为亲密的群体而不是为最广大的人民写作,为“爽感”而不是为人文精神的探求与铸造写作,这样的创作动机、价值呈现都是浅表性的,远没有达到作家应有的文学与社会的双重使命感。也就是说,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需要创作者由写手向作家进化,作品在关心阅读表层愉悦的同时,要有为新时代精神强筋壮骨的内在正能量。网络作家这一年轻的群体,分享了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网络文学本身的起步与成长,更是改革开放的直接成果和鲜明体现。

  因此,网络文学作家理当将写作与个人成长和大众生活紧密相连,从小我到大我,从小众到大众,将个人的心绪与新时代的生活新景观交相辉映,书写我们内心的那份大爱,激荡我们共有的感受和情绪,让作品散发新时代的气质和精神。从心灵的源头纯正和提升对文学的敬畏感和崇高感,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这是网络文学作家应有的良心责任和新时代使命,也是在以文学的方式反哺社会,回馈生活。

  如此写作的基本良知、写作动机和审美取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家所认同,并进入实质性的创作实践。2020年12月,136位知名网络文学作家发出《提升网络文学创作质量倡议书》,呼吁网络作者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网络文学的绿水青山,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这是一种回归式的觉醒,将个人创作与新时代进程融于内心,并成为网络文学的初心和终极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网络文学史上,这份倡议的问世将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具有重生性的里程碑意义。网络文学作家的这一觉醒,是他们自我内省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帮助的收获。

  二、回归与前行,提升网络文学的当下性体温

  从生活出发,最终抵达生活,这是文学的基本伦理。非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其内在纹理也是当下生活的折射,在情绪、情感以及精神方面都与现实有着或浅或深的同构。之于网络文学,问题在于,有意离开当下的生活,过度抽空现实体验感,单纯追逐异度空间效应、幻想之上的虚构,虽然满足了读者的猎奇,但这样的“虚拟”完全失去了日常生活的质感以及与现实展开真诚对话的精神,因而处于凌空虚蹈的失重状态。因为现实性过弱甚至全无,以致带来的浅阅读,与现实生活很难血脉相连,也就无法实现文学最终真切进入生活、服务生活的功能。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文学的题材既丰富多样,但又以玄幻、言情、历史、二次元等类型化小说为绝对主场。类型化小说最初是在传统叙事模式之外开疆拓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近些年来,类型化小说自身的固化,又极大阻碍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反类型,开创新的叙事模式,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焦点所在。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中国作协适时提出了以现实题材为网络文学新发展破冰,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在创作引导、选题指导、重点作品扶持、评介推荐等网络文学的全流域进行宏观指引和微观帮扶。2021年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共分为时代先锋、强国梦、科技创新与科幻、中华文化精神、人民美好生活、人类命运共同体六大主题。在主题发布之后,又围绕具体写什么、如何写,对网络文学作家展开全程性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网络作家对题材反应速度快、进入写作迅捷的优势,把抗疫、脱贫攻坚和党的百年辉煌史作为重点题材中的重点,启动了网络文学“百年百部”系列活动,动员作家在生活的现场进入文学的现场,将网络的灵动与现实的感动并为一线。涌现出了《朝阳警事》《你好消防员》《长乐里:盛世如我愿》《特别的归乡者》《北斗星辰》《大国战隼》等一大批主题鲜明、故事精彩、情感饱满、暖心提神、正能量丰盈的作品。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会发现,网络文学作家创作现实题材有着天然的优势和前景看好的潜力。对当下生活有着年轻人独有的实时体察和感应,讲故事的手法既具网络文学的特性又具新时代的特质,正在显现网络文学的特质与我们现时的生活完美融合的风景。从叙事角度而言,写什么与怎么写,拥有独立的路径和空间,网络文学那些类型化小说的书写样式,绝大多数都可以在现实题材创作中大显身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意识到,网络文学作家先前不太重视现实题材创作,多是因为他们是“网上冲浪者”,过度的“宅”,让他们很少与生活尤其是社会生活真实接触。一旦帮助他们走出来,进入具实的生活现场,他们就会被生活所吸引,为现实为所动,调整写作方向,满怀深情地讲述正在发生的故事,便成为内心的原动力。

  生活的丰富性远远大于文学的想象,以网络文学的方式深耕现实,也可以是无穷尽的,网络文学作家在这场域完全可以尽展才华,大获丰收。现实题材的凸显和崛起,为网络文学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其实并不是网络文学的转向,而是纠偏,更是回归。在更宏阔的视野里,我们更关注网络文学作家能与现实更亲密相处,无论在创作何种题材时,都应该有浓厚的现实质感和心魂。现实题材可以也必将成为网络文学的重镇,但我们也期待网络文学能与新时代全方位的同频共振,在现有的类型化小说以及未来的种种可能中,都能深植现实情怀,都“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让网络文学真诚地贴地飞翔,在保持个性化轻盈姿态的同时,拥有厚重的现实感,致敬和状写新时代精神。

  三、亮剑与扬帆,让精品力作登堂入室和漂洋过海

  祛魅除病,是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应有的亮剑之举。20多年来,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增量和体量均极为巨大,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三俗”和历史虚无主义现象,以及不良亚文化渗透、畸形审美、洗稿侵权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网络文学的社会形象,羁绊了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加大对网络文学作家的守正培养是关键,及时清理和下架有病作品是重点。自去年以来,中国作协与网络文学平台紧密配合,在加大清理力度的同时,注重提高作品发布的把关能力和责任。今年4月,中国作协召开全国重点网络文学网站联席会议,共同拟定并发布了《提升网络文学编审质量倡议书》,建立编辑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编辑管理和培训,提升编辑水平,防止过度依赖机器审核,提高把关能力,杜绝问题作品上线。

  网络文学的传播,多为读者的社交互动和平台的策略推流,路径也只是依靠网络的原生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学的成长,这样的传播,其实已经很不全面。网络文学的传播,最应适应互联网思维及其传播特点,具备新时代的气质,线上线下双线融合,传统与现代并肩同行,各施其能,整体推进,以技术性传播为路,以人文性传播为魂。对思想性、艺术性和人民性都很强的优秀作品,理应给予足够的推崇,一方面是褒奖创作者,激励更多的网络文学作家出精品力作,另一方面也是把这些优秀作品更好地介绍给读者,提高阅读质量,占领更多的阅读时空。

  这其中,“传播力”成为中国作协自去年以来进一步推进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创新之举频频发力,着力增强传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对内,以影响力榜样以及各种评比、推介为支撑,提高优秀作品的出镜率和流量;扩容IP改编影响力榜,助力优秀作品向下游艺术和产业经济的输入。在对外传播方面,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设海外影响力榜,并开创“一带一路”文学联盟和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等新模式,拓展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网络文学作家因此而获得了更多的存在感和自豪感,继而聚合更多的高质量写作力。中国故事,新时代精神,以网络文学为载体,与世界展开中国式的对话,是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也是网络文学所必须肩负的新时代责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