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文学批评是一种精神担当
来源:2010年12月13日《辽宁日报》 | 作者:  时间: 2010-12-06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课题,而文学批评是推动文学整体向前的关键动力。把握这一趋势,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就是对文学和文化发展负责。
  12月5日,由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承办的“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雷达、陈晓明、南帆、方宁、朱立元、吴俊、孟繁华、赵慧平、林建法、丁宗皓等十余位国内重要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与文学批评期刊主编受邀出席研讨会,并就“当下文学批评症候分析”、“文学批评与主流价值观建构”、“如何重塑文学批评的公信力”、“重建当代文学批评的方法与路径”等多个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力求通过对当下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反思,探讨文学批评重建的有效方法与路径,推动文学批评的繁荣和发展。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江出席了研讨会,会议期间,与批评家和学者们就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现状,进行了广泛交流,会议结束之际,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文学批评应当在国家的思想文化精神生活中担任主角和导向的地位,应该肩负起提升群众文化品位、思想水平,引导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前进的重要职责。
  文学批评看起来很繁荣,但整体质量下降
  “无力”、“缺席”、“乱象”……这些关键词几乎成为舆论对当下文学批评现状的基本印象,而文学界内部乃至批评家队伍本身,对此也常有自省。
  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雷达说:“在今天的中国,很少有哪一个时期的文学批评像今天这样尴尬、无奈、绵软、乏力,在多种利益的牵拉和围堵之中,找不到自己无可替代的独立价值,也难以找到摆脱困境的前行方向。今天,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新的作品大量涌现,批评家们在各地的各种媒体上发表着不同的声音。大学校园里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在研究着各类当代作家和作品,仅就从业者之众,口号、名词、新术语、旗号之多而言,当前的文学批评不仅堪称繁荣,简直多得要过剩了,但是,就思想深度、精神资源、理论概括力、创新意识、审美判断力而言,富有主体精神的,有影响力的评论却十分罕见。而那些被动的,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的,或者迎合型的、克隆型的题目却很多。貌似繁荣的文学批评实际上不过是一场场文字的虚假狂欢,最终导致批评失去鲜活、锐利、博学、深刻的声音。 ”
  《文艺研究》主编方宁提出,当下的文艺和学术常常要靠资本的引领,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文艺作品和学术成果的走向。他说:“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我们发现,文艺批评实际上已经不具有自身最基本的定义了,批评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同意雷达所讲的‘繁荣过剩’的说法,这种繁荣具有明显的虚假性。就学术研究来讲,研究成果与媒体容量严重的失衡。作为《文艺研究》的编辑,我深有感触。我们杂志现在积压的稿件数量,即便5年之内没有任何来稿,都足够使用,可见数量的过剩达到怎样的程度。”文学在数量上的繁荣,并不能代表质方面的进步,对此,方宁表示:“透过这些文学的数据,我们评估其质量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我对答案并不感到乐观。我曾经在一次由中国作协理论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指出,中国今天所面临的是一个批评缺失与理论匮乏的时代。虽然在当下中国学术界并不缺少各式各样的批判武器,虽然在我们身边充斥着来自发达国家阵容齐整的理论资源,但是又有多少能够有效地解释当下的社会问题和文学问题的理论,更不用说能够有效地改变当前文化现状的理论了。 ”
  文学实践环境的变化使文学批评面临诸多挑战
  使文学批评陷入困境的原因很复杂,众说纷纭,新世纪以来,文学界内部也曾多次就此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和交锋。研讨会期间,部分专家学者对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给文学批评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阐释。
  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帆认为,研究文学批评的现状应当将大的时代背景考虑在内。他说:“首先,当下中国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过往以政治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和市场化背景下形成的新的价值体系相交织,面对这种独特的交织,文学批评应当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第二,大众传媒的崛起对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三,知识背景发生了转变,文学批评属于人文学科,生产的是意义,但是就目前而言,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仍然是对物质生产保持高度的兴趣。 ”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认为,文学实践环境发生了变化,使文学批评面临诸多挑战。“环境上的不同可能是文学批评当下面临的一个最严峻的挑战。当下中国是各种文化的最大的试验场,在此背景下,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读者被分流了。另外,中国现代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折射到文学作品上,而这种不确定性为文学批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今天,文学批评要深刻理解和辨析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并将其穷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只能看到生活的一个局部,谁试图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和概括,谁就会失败。 ”
  辽宁报业传媒集团社委丁宗皓分析了传播环境给文学批评带来的影响。他提出,大众传媒实际上已经远离了文学批评和文学,“如果你每天翻看中国的报纸,你会觉得中国已经没有文学了,但是事实上文学是存在的。 ‘五四’以来,中国的报纸和出版社保持着一个文学的传统,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市场的冲击,这个传统逐渐弱化并且正在消失。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大众传媒上的文学批评阵地少得可怜。而文学批评需要大众传媒的参与,否则很难在社会上产生大的影响。当然,大众传媒参与文学批评应该基于学理,不仅仅做事件新闻,还应该从思想的角度,切入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现实,全面呈现文学的状态。
  从不同角度为文学批评的发展寻找可能
  文学批评的发展和繁荣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更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寻找可能。为此,研讨会期间,各位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建设性意见。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认为,文学批评要改变无力的现状,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他说:“第一要有高度的文学自觉,第二要有多元化的宽容性视野,第三需要知识更新与保持创新的巨大勇气,第四是保持对文学始终不渝的热情,第五就是以批评期刊为阵地构建对话空间。 ”
  南京大学教授吴俊则从文学批评与当下中国整体发展的联系入手,提出了“当前的文学批评必须而且应该参与转型时代国家政治的历史重建”的观点。他说:“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对于文学批评要有新的政治认识。文学批评对于政治介入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明显,甚至越来越自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批评不应该也不能远离政治,相反,应当更深刻地切入政治。只有这样,文学批评才能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保障,否则就会沦为时代的局外者。 ”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赵慧平从理论建设方面为文学批评的发展寻找可能。他说:“我们今天仍然处在对外国文学理论的吸收、模仿阶段,没有实现原创性,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理论还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学科机构、学术传统等方面的制约,理论研究处在分割、孤立、自说自话的状态。我们现在的基本概念、方法、观点、命题,都来自国外的理论,不是中国自己的文学经验。所以,批评的话语权不在中国学者的手里,我们甚至没有为中国文学现象命名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提出并且建构一个中国新世纪文学思想理论体系。 ”
  复旦大学教授朱立元结合个人经历,呼吁文学批评界营造出健康的争鸣学风。 “批评家发表各自的观点当然可以,但是要讲道理、讲学理,而不要去辱骂和反骂。我希望理论界、批评界能够共同创造并维护一个好的学术氛围。”
  文学批评的振兴需要批评家重拾担当意识
  文学批评因其自身的属性,具有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而当下,这一重要功能恰恰被湮没甚至忽视掉了。文学批评的自娱自乐使批评家们几乎遗忘了自己在时代进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江倾听了所有与会专家的发言,在研讨会结束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文学批评是一种担当,中国的文学批评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他说:“批评家应该是高举人类精神火炬的导师,批评家应该通过易于为群众所接受的文学作品来实现文学理想与抱负。文学批评要振兴起来,要重新发挥引导文艺潮流的重要作用。 ”
  他提出:“文学批评是一种担当,没有担当精神,文学批评就振兴不了,文学批评就无路可走。有人说文学不表达立场,没有担当,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文学,尤其是文学批评,就是一种担当、一种立场。中国的文学批评要想有出息,首先是批评家的责任,而不是别人的责任。 ”
  同时,他强调,中国的文学批评要走自己的路,“自己的作品好不好要用人家的标准来衡量,批评家们不感到惭愧吗?现在,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世界上竞争标准,而我们的文学批评还停留在模仿别人的水平上。我认为,站在中国民族性的立场,以西方文论的先进因素为借鉴,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本土经验出发,构建中国自己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这应当是中国文学批评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促进文学批评真正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王研)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