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对话空间的建构与敞开
——评林喦的《文学辽军对话录》
来源:2021年9期《芒种》 | 作者:张 翠  时间: 2021-08-02

​​  作家是从故土和万物汲取营养的一群人。记得央视做过一个纪录片就叫《文学的故乡》。经典文学的创作离不开故乡的生存经验以及作家基因里游走的文化魂魄。岁月流变,故乡对文学的滋养和供给却从未停止。作家往往依赖地域又突破地域,在本土文化之光的照耀下找到精神的高标。

  当代辽宁作家对故乡一往情深,传承了“东北作家群”的家国情怀和辽宁地域文脉。“文学辽军”已成为“新东北作家群”崛起的重要力量,并已形成高原之势。林喦正是着重关注了“新东北作家群”中的“文学辽军”,以当代辽宁作家为地域文学研究样本,建构对话空间,彰显了一个批评家的家乡情怀和文化担当。

  一、以对话形式建构当代辽宁文学史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人容易感到慌乱和无力,林喦却是一个极有定力、内心有力量的人。他用10年时间,坚持不懈地与辽宁省内60余位作家对话交流,于2020年底推出52万字的《文学辽军对话录》。《文学辽军对话录》以它的现场感、前瞻性、批评意识以及文学史自觉,有效参与到东北文学进程之中。2012年林喦教授时任《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策划、创办了《当代辽宁作家研究栏目提出“新东北作家群”概念,后又专题撰写了《“新东北作家群”的提出及“新东北作家群”研究的可能性》一文(《芒种》2015年第12期),引起了学术界较为广泛的关注和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文学新思潮和新观念的涌动,中国当代文学史呈现出新的样貌。从创立“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到践行“重写文学史”,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孟繁华《共和国文学五十年》等已成为高校文学院的常用教材或教参。但无论将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如何打通,能进入文学史的东北作家堪称寥寥。九一八”事变以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青年作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罗烽、白朗等人,被称为“东北作家群”而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黑龙江作家迟子建以她稳定而高产的书写、苍凉而诗意的风格以及女性文学视角而载入中国文学史;作为“先锋文学五虎将”之一的马原,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绕不开的名字;近年来“铁西三剑客”以回望创伤性的集体记忆并暗合某种时代情绪引起了文坛的关注。

  东北天气寒凉,冬季漫长,又有少数民族聚居,作家们充分感知本土文化的元气,擅于构筑纸上乡原。在东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50607080,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以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域为题材,描写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边地历史。他们人数众多、作品质量优良,创作体量较大。仅以辽宁为例,在参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234部作品中,就有老藤《刀兵过》、刘庆《唇典》、孙惠芬《寻找张展》、丛培申《烟火人间》、刘嘉陵《把你的世界给我》等多部作品入围。尽管这些辽宁作家的作品深具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但因缺乏经典性仍然没有被写进中国文学史的教科书里。而当林嵒以对话体式将这些作家集结,便有了“当代辽宁文学史”的非凡意义。文学作为文化的典型符码,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文化名片。林嵒认为:“那些全力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无疑会成为这张文化名片中最具鲜活魅力、最具华章色彩的一张。”因此,林喦选择了以对话形式对辽宁文学进行梳理、研究和传播,他显然有着清醒的“写史”意识。“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他要将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力、有着“东北味道”的作家作品从文学的长河中打捞上来、汇聚起来、沉淀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对话必将显露出更加深邃的史料价值,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大数据库中的云盘记忆。

  二、以对话形式助推文学辽军品牌打造

  “文学辽军”的提出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几年,“文学辽军”大有呼啸而来之势。老藤的《战国红》、张艳荣的《繁花似锦》两部长篇小说都是聚焦乡村脱贫致富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家对中国乡村振兴做了深入的思考,塑造了新时代农村新人形象,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接地气、弘正气、有人气,展现出全国性影响力。李铁的《锦绣》对东北独特的工业文明做了细节性挖掘,展现了几代工人的奋斗心路和精神风貌,有工业史诗的美学风范。而“铁西三剑客”关注沈阳这片土地上普通人的生活,地域性凸显,作品中却表现出强烈的美学特质,叙事方式超越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国内文学评论界认为,这是继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之后,时隔半个多世纪将近一个世纪,辽宁的中青年作家老藤、周建新、孙惠芬、李铁,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东北作家又隆重集结出场,被命名和照亮。这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具有重要而崭新的意义。与老一辈东北作家群的作家相比,“新东北作家群”的作家打开想象的边界,以特有的表达张力、虚构的能力、命运的感受力,折射出新的文学审美,无论家国情怀、精神脉络,还是地域风格、时代风云,都在这个“新”字上有所呈现。

  在文学辽军高歌猛进,向高峰冲刺的关键时刻,林喦《文学辽军对话录》出版发行,助推了文学辽军的宣传和推广,为树立“文学辽军”这一品牌,展现辽宁文学大省、文学强省形象做出了重要而积极贡献。

  一个品牌叫的响、擦的亮,需要让人找到令其愉悦的品牌接触点,林喦《文学辽军对话录》恰好起到了这个作用。对话体文学研究和目前比较硬的学术性语境中的论文相比较而言,广大文学爱好者和人民群众接受起来更为愉悦。由于对话双方是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就某一文学话题或某一部作品而说,口语化比较多从语感上讲,灵动性比较强意趣性比较强鲜活生动,娓娓道来,富于变化从思维上讲,发散式对话对于信息时代的读者而言阅读起来更舒服然有些问题有跳跃之感连贯性不强,但会吸引读者产生想往下看的欲望。辽宁省作协主席滕贞甫在《文学辽军对话录》序言中说:“对话是对每一位作家思想和文学观的梳理,通过一次对话便把这个作家从浴缸中赤裸裸地拎了出来”。

  这些对话最初发表于《渤海大学学报》“当代辽宁作家研究”专栏并经林嵒教授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并坚持了十年之久,对广大读者信任基因的培育做得非常坚实。在信任基因的渠道上进行发声,其立场和观点、审美评述和精神言说很容易被有效地接收到。

  三、以对话形式开展文学研究与批评

  以对话体来实现创作与批评的对接,并非林嵒独创,而是批评家们比较常用的文章体式。常见的文学批评文章体式一般有论著体、随笔体、对话体、书信体、序跋体。对话并非访谈,它是一种评论形式和研究文体。它可以让对话双方在思想上产生更多的交锋与碰撞。

  以对话来展开研究,会有以下优势:一是更突出作家的主观色彩,让作家自己来谈,谈创作心理、成长历程、写作技巧、文学观念,这样自由度更高,也激发了作家对自身精神隐秘和潜能的认知;二是更有在场感,口语化的对谈摆脱了严肃僵硬的学术面孔,易于大众接受和传播,由晦涩而明朗,可以说架起了大众和学术之间的桥梁;三是通过互动会增加作家、评论家对文本阐释的活力和激情,两位或多位文学思考者(也可圆桌对话)一起进入文学情境,寻求共鸣或产生对峙,更为有效地抵达审美评价。

  如果追根溯源,对话这种文体,古有之。对话是一种口述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诸多经典文献都是用口述的方式记录的。先贤孔子的《论语》就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以对话为主,里面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安心立命的诸多道理。也就是自孔子《论语》开始,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口述语录的文学风格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文体流传下来而被接受和使用。西方先哲如柏拉图也擅长用对话来阐述思想。对于“口述历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史学教授艾伦.内文斯(AllanNevins)于二战后不久提出在录音机面世以后,口述历史的收集和研究就日益发展起来,到今天,已成为史学界非常热门的一个学科。

  林喦把自己与作家的对话当作是一种“口述历史”。笔者认为这种与作家对话的方式,也一般性文学史”的见证。它们是所处时代最具有一般意义的文学创作,代表了时代和地域的普遍性成就,不应该被淹没和隐藏。而应该成为教科书意义上典型文学史的一个有力补充。有部这样的文学史,才会使真正的文学史完备起来充盈起来,建立愈发耐人寻味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林喦是从事新闻学研究的教授,也是一个行动着的文学批评家。在信息过量、芜杂、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他努力凭借多年累积并形成的文学观念、文化思维、传播视野、学术能力、知识资源等,希望能破壁突围、跨界旅行、出圈发声,以对话空间的建构与敞开为辽宁文学存史,为大众奉献平易近人、接地气、不假装,同时不失专业素养的关于辽宁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分享与传递。

  四、以对话形式敞开新的精神世界建构方式

  如何建立作家与评论家、创作界与评论界的有效对话是人们在一些文学研讨会上经常探讨的问题。当然这里的对话是广义的,

  而林喦的对话既搭建了广义的人文框架,又有具体对话的对象与话题。林先生依据自身的理论经验知识谱系建构起有效的对话空间,而这空间如大千世界,广阔、包容,且敞开,作家们在对话的碰撞中容易找到兴奋点,挖掘出平时自己并未觉察的细腻、犀利、深刻,作家隐微的写作心路、创意技术肌理、思想的光芒在评论家的激发下得到了灵魂的重返。

  这样的空间给予参与对话者以温暖的怀抱,更给予他们清澈的思索。这个空间始终是关乎人的,关乎人与文学、人与人性、人与世界、人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关联、关怀及其价值关照。在他的心中,学术研究可以打破化的模式,换一种文换一种思路换一种味,敞开胸怀去理解百花齐放的文学,去感知千姿百态的作家,去重建批评的对话性内涵。

  于林喦自身而言,他敞开一种新的精神世界的建构方式,达成一种批评家与时代之间的血肉联系。的对话体文学批评与研究彰显了一个研究者的人文精神、批评创造意识和开放姿态,同时也更观照读者的接受认知和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现场,体现了文学批评面向大众的现代精神向度。

  希望林喦和作家站得更近,走得更深一些,对话的对冲更猛烈些,在精神场域建构更为深邃的对话空间与敞开的可能。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