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成立
来源: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微信公众号) | 作者:  时间: 2021-05-17

  2021年5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成立大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办。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王博,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岩,北京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多家文学期刊负责人,知名作家及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出席大会。大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主持人李潘主持。

  成立大会上,北京大学王博副校长宣读任命,由北京大学博雅教授、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担任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邵燕君担任副所长,聘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为顾问,并聘请莫言先生为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郝平校长与谢冕先生、莫言先生共同揭幕

  郝平校长向所长、副所长、顾问、人文讲席教授颁发聘书。随后,郝平校长与谢冕先生、莫言先生共同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揭幕。

  王博代表学校致辞,祝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的成立。他指出,在北京大学深度参与民族国家进步、复兴的百余年历史中,文学始终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自新文化运动以降,北京大学的师生们从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切实参与到唤醒国民、启蒙大众的事业中,有力推动了新文学发展与社会思想进步,也为校园增添了独特的人文魅力。王博强调,文学有美育之功用,蔡元培校长在百年前即倡导美育,希望以审美教育铸造大学之精神,涤荡国民之灵魂;文学也与时代、思想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来北大考察时指出,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历史启迪与文学力量的推动。他相信,文学讲习所将在文学研究、文学创作和语文教育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大学学科建设、活跃校园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李敬泽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的成立是文学界期待已久的盛事。“北京大学中文系曾经有一个发明,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个发明当年很有它的必要性。但我们期待,今天的北大中文系有另一个发明,就是中文系可以培养作家,而且可以培养好作家!”这一席话引起场内热烈掌声。

  李岩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的成立不仅是北大的盛事、作家的盛事,对文学出版工作也有重要意义,相信未来北大文学讲习所定能取得瞩目成绩,为整个文学生态的优化提升贡献重要力量。

  陈宁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的成立预告着北京文学创作领域一个新高地的诞生。她期待北大文学讲习所能够承担起让文学记录时代与生活的使命,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贡献;呼唤优秀文学蓝本,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提供文学支撑。

  茅盾文学奖得主、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格非代表兄弟高校向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的成立致以祝愿与祝贺。他认为,北京大学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大师云集,为中国新文学事业和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相信北大文学讲习所一定能取得丰硕成果,在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史上留下特殊而重要的印记。

  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是近几十年来第一个以中文系教师为主体发起、挂靠中文系管理的校内实体机构,也是北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一件大事。多年来,北大中文人始终秉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优良传统,今后北大中文系将与北大文学讲习所通力合作,一起为提高全校乃至全民族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做更多的实事、大事。

  会上还宣读了多家出版集团和著名作家王安忆、孙甘露、毕飞宇代表兄弟高校创意写作机构的贺信。

  曹文轩在结束致辞中感谢了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的诞生付出心血的北大领导与工作人员,感谢莫言先生、谢冕老师,感谢来自校外的领导、作家和老朋友,感谢兄弟高校、出版集团等的祝贺与支持。他表示,写作能力对人类文明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写作满足了人的自由欲望,使我们的灵魂自由翱翔,光耀自由之精神、安顿自由之心灵,期盼文学讲习所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其非凡意义。

  其后,曹文轩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学术委员会、所务委员会及兼职成员颁发聘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晓明致辞,介绍文学讲习所从草创到挂牌成立的曲折历程,传达了文学讲习所不仅要对中文系进行专业写作课程的教育,更要面向全校、提高全校学生文学鉴赏与写作能力的倡导,并从敬泽主席提出的“一是能写一手好文章,二是能判断一篇好作品”的对人评判标准出发,再次强调文如其人、文和德相辅相成的道理。他表示,今后,文学讲习所必将同全校师生一起,把历史放在肩上、把百年中国文学的旗帜扛下去!

  大会的最后环节是谢冕、莫言、曹文轩先后就“大学与写作”这一主题发表的精彩演讲。

  谢冕先生以“重铸一代风流”为讲演题目,年届九十的老先生精神饱满,气势如虹。他以一个“中文系老人”的身份,回顾当年中文系主任杨晦先生提出“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历史背景。杨晦先生是著名现代文学社团沉钟社的创始者和核心领导人,曾创作大量剧作。1950年起,杨晦先生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在当时院系调整、大量专业课程被压缩乃至取消的局势下,坚持主张北大要培养具有专门学问的人才。谢冕先生回忆道:“他告诫我们要认真读书,不要被‘路边的野草闲花’所诱惑,而且指名道姓地要我们不要学某某某和姚文元——这两人年纪轻轻就发表文章,很让中文系的同学动心。杨先生这么一说,就把那时已经入学一年的刘绍棠给吓跑了。”

  谢先生说,所谓“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是老话,大家听听则可,也不必认真。”他认为,作家真的不是中文系能培养出来的。但是,老北大、西南联大、现在的北大,从来都不拒绝作家,而且从来都欢迎作家。新成立的文学讲习所也许承担不了培养作家的任务,但是它可以完全胜任提高作家素养和充分发扬作家才能的职能。“从这个意义看,成立文学讲习所不仅没有违背杨晦先生的初衷,而且是发展了和拓宽了他的办学理想:不仅是中文系,而且是全体的北大学生,都要接受文学的教育。”

  莫言先生先从北京大学的塞万提斯铜像出发讲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再谈塞万提斯文学的四个启示,在借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著名讲习所表达了对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的衷心希望后,回到塞万提斯铜像作结。整个讲演风趣幽默,尽显小说家虚构的才能和叙述的艺术。

  曹文轩先生则以“至高无上的辩证法”为题,通过阐发正常与异常、轻与重、正面与侧面三组范畴,一路谈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米兰·昆德拉、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文学名家,带领听众探索文学的艺术秘境。

  三场主题演讲各具风采,引发听众阵阵掌声,现场反响极为热烈。大会在高潮中圆满结束。

室内大合影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