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文学辽军正不断展现影响力
——现实主义风格突出 创作队伍阵容齐整
来源:辽宁日报 | 作者:  时间: 2020-12-16

​​  开篇的话

  历史终将以浓重的笔墨记下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寻常的事情,好在还有文学,还有诗和远方。我们用歌、用诗礼赞白衣天使与逆行者,用文字记录下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用影像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也用云视听、云展览安抚心灵,感受生活的美好。

  从今天起,我们将以4个版面——文学创作篇、主题展览篇、舞台艺术篇、文化市场篇来回顾2020年辽宁的文化印迹。希望能在这些我们亲身经历和感动的文化事件中,再次感受到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找到前行的动力与方向,汇聚起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核心提示

  现实主义始终是辽宁文学最坚实的根基,关注现实、书写理想、把握时代精神,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思考与提炼,把个人命运融入波澜壮阔的生活中去,这是辽宁广大文学工作者共同的创作追求。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辽宁文学这些鲜明的特质得以充分体现。


文学创作篇

  “金芦苇工程年度重点推介作品

  “金芦苇工程以思想的芦苇为立意,2017年开始启动实施,每年重点推介两部优秀长篇小说或长篇报告文学,努力补齐我省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创作的短板,助力我省文学全面冲击高峰。

  《繁花似锦》

  作者张艳荣

  2020年辽宁省作家协会金芦苇重点推介作品。以改革开放为主线,通过讲述数十年间三代村民为了摆脱贫困、走向富足不屈不挠的拼搏奋斗历程,展示了乡村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一部观照中国乡村半个世纪以来浴火涅槃进程的生动文本,既是一部当代农村发展变迁心灵史,又是一部献给新时代的乡村奏鸣曲。

  《硝烟散尽》

  作者骠骑

  2020年辽宁省作家协会金芦苇重点推介作品,是金芦苇工程首次扶持的网络文学作品。以独特视角展现抗美援朝战争,艺术地还原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

  年度重点主题图书

  《驻村第一书记》:聚焦决战脱贫攻坚主题,落实省委关于文艺创作要聚焦全省1.2万名扶贫干部的指示精神,选派作家深入扶贫一线采访30名驻村干部,创作出版的图书。

  《发现辽宁之美》《感受辽宁之好》《我在辽宁等你》: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读辽宁爱辽宁主题图书。收录省内外名家作品151篇。《发现辽宁之美》重在品读辽宁的自然之美,《感受辽宁之好》重在品读辽宁的人文之美,《我在辽宁等你》重在品读辽宁人的情谊之美。

  《雄风北来》:聚焦当代辽宁工业战线,热情礼赞工匠精神。被评论为在波澜壮阔的工业进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机器、人与科技共同奏响的生动激越的篇章。

  主题创作充满家国情怀

  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省作家以文学的方式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展现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抗击疫情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传递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上下一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勇气和决心。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战疫纪事》收录了40位名家的散文,孙惠芬的《致无尽亲情》、老藤的《回望,为了更好地前行》入选;王向峰的《为辽宁援鄂医疗队出征壮行》发表于《光明日报》,并被配乐谱曲,成为网红作品。

  围绕树立辽宁形象,推出了《发现辽宁之美》《感受辽宁之好》《我在辽宁等你》3本文学作品集,通过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向社会推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散文家王充闾完成了王充闾人文三部曲的第三部《文脉:我们的心灵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诉说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根脉传承与延续。被省作协确定为金芦苇重点推介项目的张艳荣的长篇小说《繁花似锦》,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主题,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新闻出版署十部文学好书榜。骠骑的长篇小说《硝烟散尽》,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作,以独特视角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鹤蜚书写信仰与忠诚的长篇小说《娜样红》入选2020年出版行业最具影响力书单排行榜。

  书写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报告文学创作主题鲜明,注重新时代精神内核的挖掘,在提升辽宁形象、描绘工业振兴两个创作领域取得新突破。刘国强的《雄风北来》,彰显辽宁工业振兴的力量,大气磅礴。商国华的《锻造中国芯》、黄瑞的《大盐滩》、紫金的《那盏灯》、曲子清的《湿地繁花》、冯金彦的《梁衍樟传》、徐光荣的《玛瑙雕大师》,也都有不俗表现。

  “东北叙事成为小说创作的风格追求

  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遵循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以讲述辽宁故事为主,作品厚重扎实,追求艺术表现的丰富性,涌现出具有较强史诗性和厚重历史感的作品,这是金芦苇长篇小说推介项目影响的持续,多部作品列入2020年度全国各种排行榜、好书榜:津子围的《十月的土地》在《小说月报·原创版》上发表,多名著名评论家撰写评论文章给予好评;周建新的《锦西卫》被《长篇小说选刊》转载,《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发文重点推介。曾剑的军旅题材作品《向阳生长》《黑石铺》获好评。郑执的《生吞》以多视角、多时间点的叙事技巧,把纯文学与悬疑小说嫁接在一起,受到青年读者热捧。杨春风的《辽河渡》以丰富的地域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真实地还原了盘锦辽河渡口14年的抗战史。

  中短篇小说创作已经形成较强的方阵,集体亮相在《人民文学》《当代》《收获》《中国作家》等重点文学期刊和《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等重点文学选刊上,持续在文坛刮起强劲的东北风。作家邓刚重拾海碰子题材,先后发表了《老疯头》《狼牙鳝》。老藤的《猎猞》《朱砂》等被频频转载,获评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优秀作家贡献奖。孙春平的《筷子扎根》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年度十佳。青年作家不断成长成熟,产生广泛影响力。铁西三剑客作为文学事件持续发酵,双雪涛的小说集《猎人》、班宇的小说集《逍遥游》获文学奖,登上好书榜,双雪涛的《不间断的人》《火星》、班宇的《夜莺湖》《羽翅》成为年度有影响的作品,郑执的《森中有林》成为年度转载率很高的作品之一。胡月的《茉莉》、黑铁的《关于弹道学的几件小事》、梁鼐的《哈布特格与公牛角》、辛酉的《王进的自行车》也有不凡的表现。

  小小说创作亮点频出,津子围的《让座》、庞滟的《52号讲的故事》、李伶伶的《丢失》、白小川的《风筝》、京格格的《鸟儿又飞回来了》、付桂秋的《王局长的自行车》被纷纷转载。

  散文创作丰富而多元

  本年度辽宁散文创作扎实而多元、丰富而多彩。王充闾的文化散文《漫话读书得间》,叙述了宋、明以来学者读书治学的成功经验与思维方式。马晓丽的《福清之月》另辟蹊径,以第二人称书写明代朝臣。苏兰朵的《钻石与铁锈》将视线对准女性。王梅芳的《宋徽宗在东北》试图用文化的方式解读历史。王雪茜的《一次有关卡佛的索引》穿越距离与国度。鲍尔吉·原野的《张毛赫尔进山》《火和火不一样》《马鬃燃烧》,刁斗的随笔集《慢读与快感——短篇小说十三讲》,都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轻与重、快与慢的意蕴。

  对友情的叙述、对生命的思索是全年散文创作的又一特点,孟繁华的《亲与师》、赵冬妮的《生土园记》《注视雨》、王陆的《近记三章》都是拨动心弦的力作。以辽西为主体的新乡土散文创作对乡土进行了新的诠释,袁海胜的《笛声中的草香》、崔士学的《一株草木站成苦》、女真的《菜花香》、孙惠芬的《敢问阿胶是谁》、邸玉超的《宫商角徵羽》,书写的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土。

  诗歌和儿童文学创作硕果累累

  2020年,辽宁诗歌创作就其作品质量来说,在全国处于靠前的位置,从全国诗歌大奖到省级期刊奖的获奖者当中,都能找到辽宁诗人的身影。《星星》第10期重点推出林雪的组诗《命运是个有体温的把手》,李轻松的《那些羊》、邵悦的《为祖国燃出一小块红红火火》、娜仁琪琪格的《清水湾的风》、微雨含烟的《在百丈漈》、其木格的《这个夜晚格外冷》、林栀子的《石皮弄黄昏》、侯明辉的《慢下来》、于成大的《废弃的铁轨》、剑语的《生锈的剑》、隋英军的《子夜》等短诗分别发表在《诗刊》上。刘川的组章《宅之男》、李皓的组诗《我对秋天深信不疑》、贺颖的诗歌《致昆仑山》、王爱民的诗歌《后半生》、高凤超的组诗《他说树知道疼》都可圈可点。

  儿童文学领域,王海燕、陈琪敬、源娥、李铭、王茵梦、陈立凤等中青年作家新作迭出,后劲十足。省作协启动小木屋书简新人新作研讨活动,成功推出张忠诚、刘天伊的原创新作,引起省内外关注。儿童文学创作东北小虎队”“虎威不减,常星儿的《热血红腰带》、薛涛的《猫冬记》、刘东的《照耀着你的那颗星星,已经死了》、马三枣的《牧羊人的星星》、张忠诚的《蓝门》、闫耀明的《香香橡粥》、车培晶的《夜行者》、盖尚铎的《一定要等月亮出来》、王立春的《跟在身后的小女孩》、刘天伊的《猫田》、朱洪海的《瓦当的庄园》,题材广泛、童心充盈、想象奇特、妙趣横生,引起广泛关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