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王宁:几度风华几度情
来源:文学辽宁公众号 | 作者:  时间: 2020-09-22

  一直想用恰当的词句来表达对辽宁儿童文学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十余年来跟踪关注其发展态势的一个总结。整理归纳这些文章之际,正值四季轮回更迭,春意芬芳新枝吐绿之时。重新触摸这些昔日流连过的似熟悉又陌生的文字,连缀起似清晰又模糊的回忆,感慨岁月从指间悄然流过,青山绿水之间,几度风华绚烂,情意深重。在这场从“他我”到“自我”的完成中,我收获了心灵的慰藉与释然。

薛涛《砂粒与星尘》

  “儿童乃成人之父。”儿童具有浑然天成的洞悉世界的能力,每一个成人都是由各异的童年生活阅历、成长的多样性熔铸而成的文化个体。童年生活的无法选择性、无可重复性令它天然具备了自身独特的密码。而儿童文学正是再现这一时段生命景观、解读生长密码、抚慰情感与心灵,陪伴成长的一剂良药、一盏明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西方现代意义上儿童观的引入,中国儿童文学从此开启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征途。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对童年独特价值的再发现,对童年景观、童年时空的表达与再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之童书出版业的繁荣兴盛、阅读推广工作的全面铺开、学校家庭对儿童阅读的重视,在如此合力作用之下,我们迎来了公认的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

王立春《梦的门》

  辽宁儿童文学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独特样本,一个鲜活立体的在场者、参与者,更是几代儿童文学人励精图治的结晶。辽宁儿童文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期到八十年代的蓬勃生长期,及九十年代以“小虎队”作家群体为代表而享誉文坛的辉煌期,直至新世纪以来进行沉潜与积累的深刻调整期,成功地孕育了一代代作家群体并在实践中形成自我风格,致力于对新的儿童文学美学标准的探索与开拓。可以说,辽宁儿童文学,是辽宁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作家表达对童年样态、童年情感、童年本质的认识,彰显东北地域文化品格的一个有效载体,它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历史文化内涵乃是一座丰厚的矿藏。同时,辽宁儿童文学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样本,它是文学传统与时代精神共同印证下的文学自觉的呈现,是表达与再现儿童情感、儿童心理、广义人性内涵,作家寻求自我突破、达成艺术超越的集结复合体。

赵郁秀《少年成长的心灵镜像》

  辽宁儿童文学具有鲜明、丰富又多重的艺术内涵。一方面它呈现出对辽宁文学传统现实主义的深化特征,它上承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质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现实中的儿童,特别是对他们精神成长与心灵蜕变的过程进行了细腻的表达。它浸润了苏俄文学气息、东北作家群的余韵,于悲情寒荒的土层中孕育根芽,形成了特有的厚重、悠远、悲凉的叙事基调,又拥有一种深度的人性关怀。北方黑土地上,乡村生活中,浑然天成、朴实善良得如同泥土一般的少年儿童,常常于贫困窘迫的生活面前显现出一股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成为许多作家笔下的主人公。他们一身铮铮铁骨,爱憎分明,个性深沉,可惊风雨,可泣鬼神。他们身上负载着我们民族的精气神,可能对于儿童来讲这不免有些沉重了,却在精神气魄上绝不输成人形象,令人看到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生生不息的根脉传承。辽宁儿童文学对这类形象的塑造,可谓是对现实主义儿童文学的一大贡献。

  更为可贵的是,辽宁儿童文学在坚守传统现实主义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求新求变,将走向更宽阔、立体、复合的艺术时空作为自觉追求。新世纪以来,随着民主、文明、平等、人性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辽宁儿童文学面临着深刻的自我调整,即如何从最初的单纯的寓教于乐走向对童年本质、人性本质的追问。作品内涵从对儿童情感、个性、灵魂的关怀视角切入,从对土地、星空、宇宙的关切扩大到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命运的思索,对人类两难选择、生存与死亡悖论的追问等更具哲学意味的层面表达。自由与旷达,踏实与轻灵,厚重与深邃,走向儿童文学所能达到的深度叙事,渐渐成为作家们殊途同归式的美学追求。这种从儿童观念到题材主旨、再到艺术表达的全新变革,考验着年轻的作家们。从多年跟踪关注式的阅读中,我深感一批作家已经从最初的“青春型写作”走向了“思索型写作”,从清新的无意识的“倾诉型写作”走向了深刻的自觉的“构建型写作”,这也预示了辽宁儿童文学在艺术表达上将会有质的飞跃!

单瑛琪《小嘎豆有十万个鬼点子》

  当然,辽宁儿童文学亦面临着自身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回应新时代所提供的新问题、新经验,如何在比以往更为多元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完成对儿童文学的重新书写,塑造儿童新人形象;如何在流变中坚守恒定的价值观,对儿童命运乃至人类命运给予更深切的关怀,对儿童给予诚挚的情感抚慰与激励,等等。这些都是时代对辽宁儿童文学的提问,如何做好这份答卷,更令人拭目以待。

  本书汇聚了我自2005年以来对辽宁儿童文学的研究与评论成果,按内容大致划分为“儿童文学综论”“作家作品评论”和“年度观察巡礼”三个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勾绘了新世纪以来辽宁儿童文学在创作上呈现出的特殊态势以及艺术走向。“儿童文学综论”主要是对女性作家群体、新生代作家群体及一些儿童文学基本问题的所思所感;“作家作品评论”呈现了对创作上有鲜明特色,致力于不断突破自我,有着较高艺术追求的作家创作的关注;“年度观察巡礼”则集中展示了近年辽宁年度创作的真实态势,以艰苦细致的追踪与发现、条分缕析式的记述与评论,力图真实地记录与呈现辽宁儿童文学的发展样貌,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马三枣《溪山雪》

  “艺术就是感情”是我最喜爱的一句格言。我在对文学的情感中自行摸索、磨炼,然后生长,再写下这些忠实于内心的文字。我会为读到一部好作品而热泪盈眶,更会为一位不知名作者的佳作而心花怒放,久久不能平复。本书虽不能面面俱到,全然囊括,但均出自真诚之心意。没有感情的评论、冰冷生硬教条式的文字是我无法接受的,我坚信一个人的文学才华是需要感情的点染才能绽放出嫣然绚烂之花朵的。在十余年对辽宁儿童文学的跟踪关注中,我始终投入了真诚质朴的情感,热情关心支持青年作家们的创作,与他们切磋交流、分享创作上的苦辣酸甜,期待他们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我也得到了诸多良师益友的关心和帮助,试想如果没有他们在儿童文学田园中的精耕细作,又怎会有我这样一份小小的收获呢?在此向他们一并致以真挚的谢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辽宁儿童文学风华正好,情感饱满,气概昂然,正走进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