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新东北作家群”之文学辽军——对林喦与省内作家系列对话的评议(二)
来源: 安勇的文字家园 | 作者:  时间: 2020-06-08

​排名不分先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

周建新、白雪生、薛涛、李见心、力歌、张艳荣、王文军

  

  作家简介

  周建新男,满族,1963年冬月生于辽宁兴城。著有长篇小说《大户人家》《血色预言》《老滩》《王的背影》《锦西卫》、中短篇小说集《分裂的村庄》《平安稻谷》等十余部。在《当代》《十月》《北京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小说百余篇。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多次入选年度文学选本。曾获得过全国“骏马奖”、百花文学奖等。现供职于辽宁省作家协会。

  白雪生锦州市文联原主席现任辽宁省剧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系中国作协、剧协、视协、音协、曲协会员,辽宁省文联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等,从事文学创作研究。其作品话剧《张鸣岐》获中央“五个一工程”奖;连续广播剧《追寻绿洲》连获中央、省“五个一工程奖”和优秀广播剧奖;30集电视评书《辽沈战役》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长篇电视剧《解放前》获得辽宁省委精品工程奖。歌舞剧《大辽西》获得政府文华奖等,以及多首歌词、骈赋获得国内各种奖项。

  薛涛,一级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文学馆馆长。出版有《小城池》《九月的冰河》《砂粒与星尘》等作品,曾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现代少儿文学奖等。多部作品被译介到日本、韩国、老挝、俄罗斯、美国、伊朗等国。

  李见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第八届辽宁文学奖,全国十佳诗人奖等。出版过诗集《初吻献给谁》《比火焰更高》《李见心诗歌》《五瓣丁香》《重新羞涩》,长篇小说《心灵捕手》《有字天书》。

  力歌,本名张力,曾用笔名力哥,年生于辽宁锦州。现为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志(信访)办主任,锦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工科教授,从事校刊编辑和文学创作工作。1988年开始写作,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当代》《中国作家》《十月》等报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400万字,《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等报刊选本曾选载收录中、短篇小说数十篇,著有长篇小说《世纪大提速》《大案追踪》《官殇》《铁老大命运》、小说集《两个人的车站》《家在远方》等七本,纪实文学集《罪恶档案》等,获辽宁文学奖及国内各种文学奖励十余次。中篇小说《大站》和短篇小说《两个人的车站》分别入选《2004年度中篇小说》和《2006年度短篇小说》。

  张艳荣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作家协会理事,辽宁作协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盘锦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在辽宁盘锦市文化馆工作。中篇小说《父亲的山高母亲的水长》获辽宁文学奖;中短篇小说《父亲情深母亲意浓》和《对峙》分别获《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多次获小说文学奖。小说转载《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海外文摘》等。长篇小说著有《命令无情》《特务》《你用战剑翻耕土地》《跟着团长上战场》《关东第一枪》,小说集《父亲的山高母亲的水长》等。2018年入选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作家。部分小说改编拍摄为院线电影和电视剧。

  王文军,辽宁朝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作家文摘》《文艺报》等诸多报刊,著有诗集三部,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俄、日、韩等文字,曾获中国诗人奖、辽宁文学奖、海燕诗歌奖等奖项。诗歌入选100多部选集、文摘、年鉴、排行榜、年度选本。

  

林喦“与省内作家系列对话”评议(二)


  1、林喦的与省内作家对话系列已经做了九年,和省内50余位作家进行了交流,在省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请您对林喦的对话系列做一总体评价好吗?

  周建新林喦的对话影响很大。通过对话,他第一个对全省作家进行了系统分析。他对老藤、孙春平、孙惠芬、李铁、刁斗、于晓威、津子围、陈昌平、苏兰朵、张鲁镭,包括最近对班宇的分析,都是非常到位的。具体地说,首先,他通过文本细读,对作家创作风格和脉络的形成有较为清晰和准确的判断和剖析。其次,他把辽宁文学的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同属新东北作家群,辽、吉、黑作家是不同的,他让我们看到辽宁作家的特征。再有,他对辽宁作家在全国文坛地位有较为清晰的定位和判断。

  白雪生这是一部类似以主持人访谈的方式,对活跃于当代的新东北作家群体的整体扫描。其显著特征就是主编林喦仿佛一根丝线,串联起整个东北作家这一特殊方阵,采用面对面心灵对话的形式,让作家敞开心扉,展示了他们独一无二的人生态度和文学生涯,织就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网络。通过这一文化网络,让人们借助作家所拥有的文学高度,分享其心灵底蕴,共同思考时代关注的话题,体味一个更为深远的文学世界。
  薛涛这个对话非常接地气,这是指林嵒老师立足于辽宁本土作家,为深入研究地方文学创作做了踏踏实实的工作。这个工作涵盖面广泛,并且很有深度,也有新意。
  李见心文坛大音,辽海升维。思想花香,贿赂永恒。
  力歌利用学术平台推荐辽宁作家,推广作家作品,进行学术交流,在社会和学术圈内有着广泛的影响。
  张艳荣林喦老师与省内作家对话系列做了九年,并与50余位作家进行了访谈,付出了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辛苦。做一件事能坚持9年之久,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件事并做出了特点,做出了风格,做出了文学某一个领域的气质和方向标。我首先表示感谢,能成为这40余位作家之一,也深感荣幸。林喦老师的访谈,是对被访谈作家作品的系统精心梳理和高度分解和分析。犹如让被访谈作家,稍停下创作急促的脚步,蓦然回首,看见不一样的风光,同时也看见不一样的自己。林喦老师具有学者的博学,林喦老师的访谈,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取向,在充分了解了作者文学创作历程和文学作品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文学问题的理论批评和阐述其文学作品美学价值。
  王文军:与林嵒的对话于我个人而讲是一个敞开心扉的过程,在坦荡的交流中又引领你上升,他的对话会引领你灵魂和精神的成长,很巧秒,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一个过程。他的谈话系列我都读过,每一个谈话里都有学者的风度、智者的深度、朋友的温度。

  2、林喦的对话系列“立足文本,探讨文学”,既关注到作家的成长,也剖析了作家的作品,在和林喦对话中,您最喜欢哪个问题?
  周建新他的问题都很好。我都很喜欢。我从和林喦的对话中找到了快乐,找到了共同话题,和他对话很愉悦。
  白雪生在我们的对话中,林喦尖锐地提出:恕我直言,国内许多重大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包括不久前播出的电视作品,还是文献价值大于艺术价值,社会学意义大于美学意义。当然造成这种现状,问题很复杂。在这方面,你的《辽沈战役》有意从潜在案臼中超拔出来,从形式到内容都走了创新的路子。
  薛涛我有一部作品,主人公叫满山,林嵒老师的儿子也叫满山。所以我和他都是满山之父。当我俩以这个切入点开始对话时,我俩满脸堆笑。这个话题我最喜欢,它让我欢喜。
  李见心最后一个问题,问的最专业,它关乎一首诗的诞生和秘密。伽达默尔认为,一切话语都是桥,同时也是墙。作为一个成熟的诗人,你在搭建与拆解的劳动中,是如何前行的?在诗歌创作中,你认为语言和思维哪个更重要?感觉和经验哪个更重要?
  力歌两个方面兼而有之,作家的作品往往反映出作家的成长过程。
  张艳荣在和林喦对话中,我最喜欢他问的这个问题:“你在小说创作上,总有自己的突破,短、中、长都涉猎,同时,除了军旅题材,你也涉足了谍战和匪事,不断在开拓者“大军旅题材”写作,我想,这好像对你也是一个挑战,长篇谍战小说《特务》洋洋洒洒近40万字,在谍战小说,影视剧层出不穷的时期,创作谍战理论上是有风险的,但你的这部小说把战争作为了背景,把谍战和爱情柔和在一起,开启了“谍战+爱情”的新模式”。单从这个问题字面上看,林喦评论家知我、懂我的小说。单从一部小说来讲,因为在未做访谈的时候,我们已经针对《特务》这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讨论、沟通和建议。我惊叹于林喦老师的阅读力、记忆力和执着力。特别对于写作者来说,写出的作品能有人细致地阅读,这是对写作者莫大的鼓励。等我们再回过头来进行这个访谈对话时,也就倍感熟知、亲切和深入思想了。
  王文军:我最喜欢他问的现实与文学中互为冲突又和谐共存的问题。他没和你对话时,你是纠结的,和你对话时,他以他四两拔千斤的绵柔力量,帮你理顺了、缓解了。而你也是在和他对话的过程中,块垒全消、风烟俱净。他问的问题是帮你解疑释惑的,他问了、你答了,然后就知道怎么办了。有些什么你是不自知的,他是站在一个高度而又以平角和你对视对话的,让你通过作品重新认知自已,重新认知的自已重新审视自已的作品时,是一个新生的过程。

  3、您觉得林喦的对话对您有帮助吗?若有,帮助何在?

  周建新作家需要共鸣,尤其需要与高明读者的共鸣。林喦善于找到和作家的共鸣点,他对作家很了解,所以交流过程让人很愉悦。帮助有下面几点,一是他对我的作品进行了文化梳理,让我意识到了我小说里蕴含的地域文化特征;二是他的对话把感性和理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我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次理性判断和思考。和他对话有一种同频共振的愉悦。三是他的对话让我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一次回顾和自身比较,对自己的作品以及创作走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白雪生在以往反映辽沈战役题材中都是选择单向度的教科书式唯一视角:宣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所以在电视评书《辽沈战役》中,即突破了这一题材的传统叙事束缚,采用“三说一评”的四个视角,而在此基础上创作,受到国内各级业内部门关注的长篇电视剧《解放前》,就更是把正面战场的军事斗争置于历史背景,把过去反映军事冲突为主转为以隐蔽战线的地下斗争为主;将以往的国共内战都是以写“打”为主,转为以写“和”为主。特别是有别于十七年的取材于同类题材的影片《兵临城下》,在时代精神、思想层面、现代审美标准等方面达到更高占位。

  林喦作为问题提到:在一定意义上说,写好英雄人物,决定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思想艺术质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标识,是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学中的重要体现。于是,从当年的《张鸣岐》的创作,也在一定创作指导意义上,助推了我时下创作的长篇电视剧《解放前》的创作实践,比较深入地探索了塑造的主旋律的英雄形象。借以讲好中国故事。
  薛涛他认真读了我很多作品,帮助我梳理了创作的脉络。当一条清晰的脉络摆在我面前,我分明看见了创作的方向。
  李见心有。他帮我以鸟瞰又审细的姿态疏通了多年来创作中的积习和漏洞,使我能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更陌生澄明的境界。
  力歌对本人在文学圈子内制造出了影响,也帮助了个人创作能力的提高。
  张艳荣林喦老师的对话对我有帮助。很喜欢这种文学探讨形式的对话,也很珍惜这样一个表现文学的形式,别具一格。
  王文军:不但有,而且是巨大的。他的对话最大的好处是他不让你有任何压力就化解了你最大的压力。譬如他不作任何优劣的评叙,但他对生活与文学的独到见解和认知,会让你从一个很逼仄很窘迫的地方离暗出明。

  4、我们都知道《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好多世界级作家都接受过他们的采访,这几年国内已经有合辑出版。您觉得与《巴黎评论》相比,林喦的对话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周建新这个不好对比。如果说有什么建议,我觉得林教授对诗歌、散文关注度有点低。另外,我还希望他多做些和评论家的对话。辽宁的评论家阵容非常整齐,水准也相当高,尤其是大学评论家队伍建设很完备,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我觉得评论家和评论家之间更容易擦出火花来,对话的水准也会更高。
  白雪生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最重要的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所以,我们的“林喦访谈”,很好发扬了这一文体特色,与此相比,也许我们面对的作家对象,更多得有潜力的发展中的作家,鉴于此,则更可以采取跟踪式访谈,对一些作家,不见得就是一次采访定终身,可以根据他的文学发展,逐年不断地跟进,可以更能有针对性发现问题,更能形成特色。
  薛涛我不了解《巴黎评论》。林嵒的对话不须改进,只须继续,便是最好的改进。
  李见心引导作家更真实地吐露物哀幽玄。
  力歌我没看过也不知道《巴黎评论》,但我估计这与林喦的对话是一脉相承的,要说改进的话,应该增加体量,这样可以通过对话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路和写作意图
  张艳荣林喦的对话如果需要改进,只能是林喦自己想要改进,否则听取了太多别人的改进意见,那就不叫林喦对话了。失去了特质,那样,岂不是成了别人的对话了。
  王文军:《巴黎评论》也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价值观与发语观的不同。《巴黎评论》犀利而中的,但有时血淋淋的让你不敢正视现实和自己的内心,非黑即白,但理想主义更希望有一条灰色地带,也就是温和精神,这样才不至于更逼仄。而林嵒老师就处在这个温和带上,这是我需要的。但从个人的私心上讲,我希望他黑化一些,因为有些撕烈不是毁掉是重生,因为我更想借助他重生的力量。

  5、如果让您自己提问,还想回答哪些问题?并请作答。
  周建新林喦做学问很扎实,在对话时,他会启发作家自己提出问题,并且抓住问题和作家展开互动。他的问题都很好,和他沟通很愉悦,我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白雪生在与批评家林喦的对话中,限于篇幅,没有就属于主旋律重大题材范畴的影视剧,作为“新国剧”的创新实践突围,作为宏大叙事的“新立意”,从而在历史剧创作中努力攀登“新高峰”,这几个方面,做出比较深入的解读。
薛涛创作的动力来自哪里?有多大比例来自生命的追问、灵魂的拷问,灵感的捶打?
  李见心有没有被忽视,自己却非常满意的一首诗?有。是《越走越轻》。我一直信奉一首诗主义,偏爱用一首诗把人世沧桑一贯到底。我感觉这首诗做到了。经典的例子是博尔赫斯的《一生》,叶芝的《当你老了》,米沃什的《礼物》。这个我没想过,因为我也没有林喦先生那种对话技巧和能力,也许会形成“鸡对鸭说”的那种局面。
  力歌这个我没想过,因为我也没有林喦先生那种对话技巧和能力,也许会形成“鸡对鸭说”的那种局面。
  张艳荣如果让我自己提问,没有想回答的问题了,即使有也期待、留给以后吧。从小说的角度来说,好像问题不宜回答的太透彻吧,若隐若现。
  王文军:诗歌是什么,诗歌写什么,诗歌做什么。

  6、林喦的作家对话系列与传统意义的文学批评不同,采用了一种对话体的形式,您觉得这种形式怎么样?是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周建新林喦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读者,然后才是一个评论家。他是集作家、读者、评论家为一身的对话者。评论家和作家是两种思维方式,多数评论家是拿作家说事,而不是拿作品说事,林喦则成功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他这种对话形式很好。
  白雪生这种与作家面对面的心灵对话,最大好处就是:不装!大有开拓、发展空间。
  李见心很好,对话就是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对冲,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火花和启示,有无限缤纷的可能。
  力歌这种对话平易近人(读者),容易让人接受,最好扩大推上成为全国评论界的品牌,加以发展提高。


  7、林喦在2012年提出了新东北作家群的概念,将东三省的50、60、70、80四代作家涵盖其中。您觉得这个提法合理吗?提出这个概念对东北作家群研究有意义和价值吗?
  周建新林喦提出新东北作家群这个概念,是符合辽宁文学发展趋势和特征的。我们都知道老的东北作家群,新世纪以来,新东北作家群也形成了规模,但我们一直缺少一个系统的梳理。作为辽宁文坛来讲,50、60、70、80甚至90后作家已经全面崛起。尤其是对于小说创作而言。值得深思的是,新东北作家群的概念虽然有了,但目前还缺少一个启动的力量,如何在东三省范围内共同推出,还需要认真思索。比如说,从铁西三剑客往出推,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再有一点,要对几代作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一个较为理性的概念,把东北作家群的创作特点、风格、优势和文化背景等元素探究出来,也就是说,要深入发掘新东北作家群这个概念的内涵。
  白雪生其实,当年的东北作家群,是以表现同一的东北抗战题材,出身于同一个区域的作家群体。限于时代所限,究竟给中国文学史产生多大的文学影响,尚难确论。而这次林喦提出的这一概念,若假以时日,对于推动东北作家的创作,对于促进东北作家的研究,对于东北文学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相信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必有影响。
  李见心挺合理!一切文学始于地理。地缘文学像地缘政治经济一样靠谱。这对于“冷处偏佳,别有根芽”的东北作家群更具有集束轰炸和代际识别。

  力歌本来就有这种提法,不是什么问题,落到东北作家群,更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

  8、您觉得林喦对当代辽宁作家的研究,对“讲好辽宁故事,塑造辽宁形象”,是否具有积极作用?
  周建新辽宁作家都是以讲述辽宁故事为主的,我们省作协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过河海江土四种味道这个概念,这四种味道就是辽宁文学的形象。从这个角度上讲,林喦的每一个对话都对“讲好辽宁故事,塑造辽宁形象”具有推动作用。
  白雪生当然,塑造文学辽宁的积极作用,无可置疑。建议对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前进着的辽宁作家群体,仅有一次性的关注、一次性的访谈是不够的。应该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再访、三访、四访,必能形成一种影响广远的文学现象。
  李见心当然积极了。让故事讲的更有文学性,先锋性,典型性。让形象更鲜明立体生动。妙笔雕刻,活色生香。
  力歌当然!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