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赫图阿拉城游记
来源: | 作者:孔金泉  时间: 2020-04-01
  赫图阿拉是满语,汉语的意思是横岗,它东偎皇寺河,西邻嘉哈河,南依羊鼻子山,北靠苏子河。从选址上看易守而难攻。站在赫图阿拉城上,山则围青漾翠,水则浩浩汤汤,风景之秀,让人心旷神怡。
  赫图阿拉城有内城外城之分,城垣由土石木杂筑而成。据记载:“城高七尺,杂筑土石或用木植横筑之。城上环置射箭穴窦,状若女墙。门皆用木板,内城居其亲戚,外城居其精锐队伍,内外共居人家二万余户。”可见筑城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自努尔哈赤于1616年在这里“黄衣称朕”,赫图阿拉城已经走过四百多年的风雨,今天我们重读这段历史,免不了一番唏嘘感慨。
  按图索骥,在内城里,八旗衙门分置八处,旗、民公署东西分列,庙宇、神堂散设城南,汗宫、大衙筑于城北,南门里东西大街则是商贾集中之地。汗宫衙门是城的心脏,从这里可以俯瞰全城,甚至可以看到十几里外的谷口、墩台。左侧崖下有一潭,水面上擎着片片荷叶,隐隐约约的荷花,姗姗可爱。右侧陡坡下也有一个池塘,水光粼粼,滴水成趣。它们被誉为赫图阿拉城的“神龙二目”。自努尔哈赤称帝,赫图阿拉即成为后金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可以想见当年这里的富庶景象。正是从这里出发,努尔哈赤开疆拓土,从统一女真各部到问鼎中原,一个偏居一隅的少数民族首领做到了人生的极致。其中的政治智慧自不待言,我们从一个城市的建设也可一窥其豹。泱泱大明毁于一旦,但是翻开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真正打败明王朝的并不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后金,而是明王朝自身的腐朽已经让它不堪一击了。我们只能说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同时也给了今天的我们一个警醒,想想也会汗流浃背。赫图阿拉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满族的故乡,在有清一代被视为“基福即于斯,创业天命受”之所,备受清代及王公大臣的呵护、敬仰,皇帝每当到永陵祭祖,都会巡幸兴京,恭谒赫图阿拉,康熙皇帝曾赋诗一首称赞赫图阿拉城:“霭霭兴王地,风云莫可攀。潆洄千曲水,盘迭百重山。”但让人感到吊诡的是清朝最后也走上了明朝的覆辙,这次是败在了英国的手里,从此开启了中国的百年屈辱史。这里有一个细节,英国曾送给清朝新式火炮,但这些火炮却被收藏在了圆明园里与无数的奇珍异玩一起睡起了大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变了。鸦片战争失败了,皇帝下谕,依然是学好骑射工夫。呜呼哀哉!
  赫图阿拉城的历史告诉我们,励精图治,一个弱小的民族可以顶天立地;反之,抱着守成的思想庸碌无为则会被时代的列车抛下。依山傍水的赫图阿拉城,在夕阳下静静诉说着她的历史,我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听到!

上一篇:大美辽宁 我爱你

下一篇:魅力天女山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