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去沈阳故宫,乐享满清文化的盛宴
来源: | 作者:晓 宇  时间: 2020-04-01
  沈阳故宫是我国现有的两座古代建筑群之一,它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充溢着浓浓的满清文化,虽然它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雪雨,但它仍然顽强的屹立于东北大地。它见证了努尓哈赤、皇太极时期的辉煌,荣膺了清帝东巡的优渥,饱偿了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动荡,焕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机。它是一座古代宫殿,也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徜徉其间,让我领略到中国历史的又一幅精彩画卷。
  我沿着沈阳故宫的正门,大清门而入。一进入大清门,饰有各种龙形图腾的建筑,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是那象征着古代帝王的金龙,在蒙蒙的雨幕中,显得格外的威严与洒脱。随着我的脚步慢慢的前移,那恢宏的建筑,华丽的殿宇,如一部厚重的清史,在我的眼前,慢慢的展开。
  迎面是两座文德,武功的牌坊,路南有奏乐亭和东西朝房,前面是崇政殿,过有三层楼高的凤凰楼,里面是建在三点八米高台上的清宁宫,这是满族人的住处要建在高岗之上的习俗,在这里可以俯瞰正殿的区域。这一宫高殿低的建筑形式,充分显示出了满族的建筑风格,而东西二宫,则是完全的汉式建筑。
  在崇政殿的东侧,是著名的大政殿,为重檐八角亭式建筑,内部结构为,彻上明造,下有大青石修建的须弥台基,正门前金龙蟠柱,殿顶为绿边黄琉璃瓦,中央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殿内彩绘梵文天花团龙藻井。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远在努尔哈赤立国之初,凡遇军国大事都由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共同讨论决定。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在修建宫殿时便将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现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体及军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这组独特的建筑。
  在所有大大小小的宫殿阁中,最有来头的就是文溯阁了,是用来存放《四库全书》的,也是故宫内很少见的绿色建筑。看来皇太极也蛮有环保意识,那时候就晓得建造绿色建筑。而《四库全书》是有名的史书,没事多读读绝对明智。我觉得,聪明智慧总不是坏事。再往北走到头便是故宫的御花园。这里的御花园不算太大,不知当时皇太极建造这座皇宫时是不是本着节俭的性情,所以才把御花园建得如此之小。我坐在御花园里的凉亭内,感受着皇太极时代的气息,沉浸在皇太极的传奇故事里。
  我跨进一间间房屋,看着一件件存留的物品,仿佛翻开了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飞驰的马蹄声从尘埃中远远传来,疾飞的利箭仿佛穿透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天端,那一个个驽弓虽说看上去很粗糙,但在当时却是最有力的作战武器,它的杀伤力可想而知,正是有了这些让现代人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武器,却让一个王朝借助于它的力量,统治了中国几百年,虽然比不上现代化武器,在当时却也是清统治者巩固自己地位的最有力象征。每一个朝代从辉煌走向衰亡都有一个不可扭转的历史进程,跟一个帝王的素质和人格魅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清朝的几个鼎盛时期就在于它出了几个霸气十足且精明能干的王者,谱写了几段辉煌的历史,且也给后来人留下了一段不朽的佳话,而后来的衰败也是由王者的无能和政府的腐败,导致它渐渐走向衰亡.最终毁灭。
  去沈阳故宫,乐享满清文化的盛宴。这座气派非凡的帝王宫殿,以其雄浑的建筑艺术,独特的满族风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我徘徊其间 见证了历史岁月的沧桑, 在游人的惊叹声中,心中遐想:努尔哈赤、皇太极、庄妃、顺治等皇帝皇妃的背影渐次远去,那些踌躇满志的八旗王公大臣早已化为尘埃,给人们留下了只是那宫中不老的青翠苍松,那远去的马蹄声虽然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雕塑在屋檐的琉璃狮子却不曾远离,它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变迁,把昨天的记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宽阔的大院,错落有致的房屋,还有那一件件珍贵的物品,把我们带向那个久远的年代!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