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功臣——胡占海
来源: | 作者:史庆友  时间: 2020-04-01
  电影《红日》的主题曲“谁不夸俺家乡好”是一首百听不厌的歌,其实我更喜欢歌词,好多时候都在想,我的家乡什么时候能像歌里唱的这样美多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家乡失去了信心。我的家乡也在变,但由于人口增加,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森林覆盖率锐减,降水一年比一年少,而风却相对的多了起来。
  几年前,去了一次草原游玩,走之前梦想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情景。正大综艺有一句名言:“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也许是我们还没到草原深处,我们在草原中间穿行走了2000多公里,发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场景已经成了历史,如今的草原已经受到干旱、沙漠、过度放牧的困扰,草原的草很稀疏,长得都很矮,甚至有的羊只在用蹄子拔草根吃。如今的生态环境恶劣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了。怎么样才能让我们这一年刮两场风的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陷入了沉思。
  在我沉思的日子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共产党员胡占海,用实际行动打造出了一片碧水蓝天、瓜果飘香的局面,所在自然屯老百姓人人兴高采烈,塞北小村似乎一夜之间一栋栋红瓦白墙的农家院井然有序,各类机动车,穿梭不停,好一派美丽乡村的景色。
  我所说的这个美丽山村就是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祎景村满井自然屯。
  常言道: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而他,共产党员胡占海,高擎“我是党员,大家跟着我干没错”的大旗,带领乡亲们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做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2018年被中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2016年两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劳动模范。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尽了应尽的义务。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
走近胡占海
  胡占海所在的自然屯可出过名:一是位置特殊,满井屯与内蒙古自治区白音花松木房边间、地连边,两个省部分居民住在一个自然屯,屯子中央以一条马路为界,路南是辽宁,路北是内蒙。民间有一匹辕马踏两省,前蹄子是辽宁,后蹄子踩内蒙。两个省的居民同住一个自然屯,谁都没将谁当外省人,你借我镰刀,我借你镐头,两省兄弟,亲如一家。二是这个屯蒙古族人口占80%以上,在人们的生活中,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蒙古族民俗,早年人们传说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等生活习俗,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有增无减,办个大事小情都按蒙古族习俗进行,正常情况下,办红白喜事喝酒有开始,没有结束,要是不将领头的喝趴下就不算喝好,因喝酒误过好多事,在人民生活中有喝酒是正事,其它什么事都是小事。
  有趣的一件事是镇里召开教育费附加收取工作会,要求村小学校长参加,这天书记在一村民家喝杀猪酒喝多了,将开会的日子记差了,本来是喝酒这天开会,他说成了第二天开会,本来是村小学校长去,他通知成了村民小组长参加,当第二天他的村4个小组长去开会会议室正好在开全镇妇女计划生育工作会,几个人一看来晚了静静的坐在会场后排,认真听着,看着看着感觉会议内容同他们不适合,再看看参加会议的阵容,只有他们 4个大老爷们,这才举手问了一下会议主持,主持弄明白了他们参加的会已经在前一天开过了,应该参加的会没参加上,而不应该他们参加的计划生育技术培训班参加了,听着一定很别扭。都红着脸退出了。后来这4个人都弄了一个计划生育“中心户长”的雅号。
  其实满井自然屯早就出过名,由于这个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为让这个民族屯早日摆脱贫困,当年县委书记曾亲自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入驻这个自然屯。但当年末市委来这个村验收还是没摘了贫困村的帽子。有人背后曾讲:这个屯人受传统习俗影响,思想意识比较落后,除了喝酒行,别的什么都不行,美丽乡村建任重道远。
  近几年,这个屯人民群众在胡占海的带领下,通过发展养牛、发展蔬菜暖棚生产,经济有了大发展,胡占海也成了屯里人们公认的功臣。村民王立民:他可为我们屯老百姓脱贫致富做出很大贡献。谁给老百姓干事我们支持谁,连续5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他都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委员。由于他对美丽乡村建设有功,我们送给他一个雅号——“功臣”。
胡占海其人
    胡占海是土生土长的满井人。蒙古族。现年53岁。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被阜蒙县委、县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18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已连续14年任所在村袆景村(一力好侵村与满井村合并)村民委员会成员。1.80米大个,黝黑的脸膛,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寸头,根根立,看着年轻干练。虎背熊腰,一身疙瘩肉,有梭有角,是位标准的蒙古族汉子 。但很少说话,说话如他的做人一样低调,问他的故事,一笑了之。
  给他养牛的村民赵玉岐:他可是满井屯首屈一指的富裕户。养牛多年,每年都在40头以上。现存栏50多头,卖出30多头,一家4口人,种近百亩地,哪年收入不少于10万元。
  作为合并村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胡占海,不甘心自己一家的富有,他总在想,能通过什么方法,让满井屯人都富起来。实现他对乡亲们的承诺。
    生活中有人说:贵人话语迟。胡占海就是一位很少说话的贵人,笔者是个急性子,想走近他,真的感觉得不容易。
    “作为村干部,连续14年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怎样带领乡亲们将美丽乡村建设好是我的职责。”这是笔者一再诱导下,他说出的一句与工作有关的话。在进一步的诱导下,他打开了话匣子:“满井屯是蒙古族聚集的地方,有人说我们思想比较保守,其实不对,是我们屯土地面积太大,人均占有土地12亩,哪家好赖收收就够吃够喝,其实农民都有小富济安思想。可能我们屯人更严重一些吧!在我们这个屯,没有人愿意为了所谓的富有去冒险。我是在怎么说也不管事的情况下,从我做起,我从建暖棚,承包暖棚,管理暖棚,销售产品,哪步都少不我,真有点“穆桂英挂帅——阵阵少不了”的意为。在我的努力下,为乡亲们摸索出一条十分适应我们屯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发展暖棚生产。你还别说,我成功了!”
胡占海说暖棚
  将话题引到暖棚上,胡占海的脸似乎有了一道蓝光,眼睛睁的也大了,话更多了。
  我们屯的暖棚是在我的带领下搞起来的。
  我们屯有发展暖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北所有的地块都是向阳的壤土地,挖3米也不见一块石头,保水保肥,地头就是河套,水源充沛,十分适合发展暖棚生产。
  常言道:跟着啥人学啥人,我们村西就是福兴地镇,在福兴地镇暖棚已经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我的多位生活在福兴地的亲属都经营暖棚,他们是我的技术后盾。2009年晚秋,全县都在发展现代农业,建暖棚发展蔬菜生产上级给一定的资金补贴。我想搞些,但有思想负担,我们自然屯乡亲们都懒散惯了,每天必须三顿酒,没酒不吃饭,发展暖棚可不能这样,暖棚每时都离不开人。在建之前我找了几个要好的哥们,他们都说我牵头他们一定跟着好好干,邻村已经富的流油,我们还在整天喝烧酒,想想都脸红。有几个铁子做后盾,我走上了发展暖棚生产的这条路。
  在广大的农村,成就一项事业真得操一份好心。更何况发展暖棚生产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凭一时的心血来潮真的干不了,我豁出去,将牛群卖了,用卖牛的钱做建暖棚的启动资金。
  永远也忘不了2009年11月10日那一天。天刚蒙蒙亮,插着红旗笨重的挖掘机隆隆的开进了我们屯,这在满井屯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乡亲们都早早起来看热闹。在我们屯还有祭祀山神、土地的习俗。其实就是期盼暖棚建设平安顺利。
  祭祀仪式简朴而庄严。在暖棚地地头朝西南放张桌子,上放山神、土地的灵位。桌子上还摆放着香炉及多种供品。那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时刻,谁也不出声,喘气都格外小心,生怕弄出声响把神仙给吓跑了似的。带小孩的妇女这时候都忙着把自己的孩子拉到身边,有的用手把孩子的嘴都给捂了起来,小声爬在耳朵边上说着:看着,千万别出声。屯里德高望重的王先生是“把头”,将刚从井里打来的薪水倒在一个新的脸盆里,老人用薪水净了手,用新毛巾擦了一下后。必恭必敬地跪在桌前,拿起香,点燃了三炷,高举头顶,默默的祷告。然后插入香炉中。这时候的乡亲们有意识能力的都跪了下来,也都静静的在祷告。整个场面没有一丁点儿声响。跪拜3分钟后,在请求神灵保佑的呼喊声中众人慢慢站了起来。祭祀山神、土地结束。
  入乡随俗,外地来的挖掘机师傅也同乡亲们一起跪拜了山神土地。
  8点过8分,在主持人的一声“开始”号令中,修暖棚的作业开始了。
  用挖掘机建暖棚在满井屯可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 这样笨重的大铁瘩疙,能建暖棚?乡亲们都有些怀疑,有点不信。但事实教育了乡亲们。
  挖掘机别看笨,干起活来那可真是灵巧的很。
  工程队的师傅都经过专门培训,干这活可真是“老太太捡鸡蛋——手拿把掐。”按设计白线,棚面表层土被有序的移到一侧,用1米以下的生土筑墙,4米厚的墙好象气吹的。角是角,棱是棱。真让人佩服。
  现代化的家伙就是出活,27个暖棚,只一周就干完了,当挖掘机师傅填满最后一铲子土的时候,参观的乡亲们都情不自尽的鼓起了掌。
  建了一个占地120亩,27个暖棚的棚区,在满井村可是一件大事,支持的有之,反对的有之,背后吹冷风的也不少:暖棚是谁都搞得了的吗?我们这儿几乎天天刮大风,冬天零下30多度,等着他们哭吧!一个暖棚投资得2万多元,到时候哭都找不到调。
  我这人就是犟,认准的事10头牛也拉不回来,我一定要做下去。坚持下来了,120亩虽然还不算真成规模,但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应我们村的致富之路。为我们屯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们建暖棚由于动手比较晚,当我们扎棚的时候就要到新年了。天很冷,暖棚是在冻土层上建起来的,当时多位领导都说晚了,我同我的邻居们掐着手指头,如果我们抓紧一些,明年春天能赚一笔钱。计划没有变化快,没成想那年冬天是一个特殊的冷冬,可给我们找了不少的麻烦。特别是扎棚那些天,天冷得伸不出手,找了2伙技术人员一看在梁岗子上,都怕冷而打了退堂鼓。眼看着到腊月门子了,不少的人家都开始杀猪准备过年,我们的暖棚还在那儿冻着,没办法我只好领着人自己干。27个大棚干了半个多月。那些天三天一场大雪,两天一场小雪,真考验人,要是意志薄弱一点那棚就扎不下来了。为了早点将棚扣上,我们是镐头,大锤、钎子,后来实在不行,挖锚坑的电镐都借来用上了,一直到腊月二十七,才将所有的棚扣上。
  扣暖棚那几天要是意志薄弱一点就完蛋了,这事你要是问我家属你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你家属现在在干什么?她对你的工作支持吗?
  都说成功的男人必须有一个为之献身的女人,我能在满井屯发展到今天 ,我爱人可是我最可行的后盾,没有她的支持我可能一事无成。
  为了真正了解胡占海,我去找他的爱人马桂荣。通过马桂荣让我对胡占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找胡占海的爱人马桂荣一点也不难,因为胡占海家承包了3个暖棚,到棚区一问就找到了。
  马桂荣可是位说茬子。说起语速比较快,同我有共同点了。
  我说明了来意,马桂荣打开了话匣子……
  大哥,要说起满井的暖棚我就来气,你说老胡怎么就那么二?为了发展暖棚不要家,不过年,甚至不要命,你说这值吗?
  我是蒙古族,人们都说我们蒙古族人实在,其实我真实在,刚开始,他说村里搞暖棚,上级的补助资金还没下来,将咱们家卖牛的钱借给村上吧!我一想放着也是放着,就给了他,结果,这都两年了,一个子儿也没拿回来,前几天还跟我说,让我将卖菜的钱再借给他点儿,我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借了10万没有还的迹象,还要借,我真不知道说啥好,是不是吃100个豆子不嫌豆味儿?他这人可真傻。
  生活中都说枕头风最硬,这次我是尝到了,他是晚上同我借钱,半夜醒了借钱,第2天早晨起来也不说别的事儿,我没了办法,交了钥匙,你随便拿吧,我们家的钱匣子就成了他建暖棚的资金储备库了。
  大哥,这两年说起胡占海我不知道从哪儿说起,他整天忙于村里的事,我们家带头承包了三个暖棚,与其说是他承包的暖棚,不如说是给我找了一份职业,我们家的暖棚是我的实验田,也是我捞钱的耙子。
  第1年搞暖棚,他从北镇请来了技术员,让技术员住我们家,我经营三个暖棚,每天都很累,但是我得每天三顿饭,桌上桌下伺候技术员,我怕伺候不好,技术员生气指导不到位,那全村的暖棚可就麻烦了。还行,虽然我苦点累点,近水楼台先得月,技术员住我家,多项实验都是从我家开始的,他向别的承包暖棚的农民兄弟承诺,我家怎么做?大家跟着怎么做?一定能成功。这里不知道我流了多少心血。
  我们虽然第一次搞暖棚,但由于我们学科学、用科学,技术员说的就是圣旨,第一茬香瓜每个棚平均卖1.4万元。下茬栽的是无限生长的茄子都获得丰收,100米棚茄子最少产4万斤。第一年我们就抱了金娃娃。
  老胡对建暖棚的事比对自己家里的事还上心,其实我家吃了好多亏,为了实现集中连片,好管理,建暖那块地正中间有33亩地是一户贫困户的,怎么做思想工作也不行,就是不答应。没办法,老胡用我家最好的33亩洼地同那家串换,大家都知道我吃亏了,但当看到暖棚建设的非常顺利时,我感觉吃点亏又能怎么样?
  老胡死犟死犟,其实第1年建暖棚,都快过年了,还没整完,我说这样冷的冬天,放一冬算了,明年开春再整吧,人家说啥也不行,拿着冬天当夏天过,在那梁岗子上,一干就是一天,晚上到家,脚都冬麻了,泡脚都不知道温度高低了,我真怕他将手脚冻坏了,真是天道酬勤,在那样冷的冬天,他们将暖棚扣起来了,还在棚区打了7眼深井,架高低压线路4500多米,修了2200米的作业路,解决了暖棚生产所需水电路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那个冬天他可受苦了。不过每个棚每年的收入都没少于4万元,所有的大棚户都成了真正的致富带头人,满井屯一下子又出名了。
  建暖棚给满井人带来的是经济利益,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多位暖棚经营者已经改掉了酗酒的坏毛病,好多的时候都是在暖棚里吃的,不是他们不会享受了,是他们真忙,没有时间享受了。邻居王军说:为了经营好暖棚一个冬天几乎没吃饺子,不是没肉,也不是没面,就是没工,一袋面都做了疙瘩汤,做疙瘩汤省时间,放点肉,放点菜,连炒菜的时间都省下来,王军有时候说,明年暖棚就是结金子也不种了,这也忒累人了,连饺子都吃不上。结果第2年他不但继续种自己的暖棚,还承包了另外两个暖棚。他的战友要带他到外地去打工,他说什么也不去。一问了才知道:去外地打工,一是工资不准,工作环境不知道啥样,而在自己家,耕种暖棚,一个收入把握,另外还能照顾家,小两口恩恩爱爱。其实,为了发家,经营暖棚,是一条十分有前景的事。看着家家都有了好收成,老胡为村民们服务的劲头更足了,每年春节,都是他带头在棚区值班,暖棚可是防火的重点,他是水未来先筑坝,一入腊月就走访离暖棚近的几户村民家,同大家讲暖棚防火的重要,叮嘱大家为了满井屯人们的幸福,春节期间要改变传统习俗,改买两踢脚等容易引起火灾的年货为烟火等,文明又安全。人心都是肉长的,老胡的苦口婆心得到了人民大众的支持,换来的是满井棚区的祥和、温馨、安全,春意盎然。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
  建暖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暖棚经营的行家里手,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家院里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在现代农业大发展的今天,人才是关键,满井屯自己培养出的技术员,可是一笔无法估算的精神财富。为满井屯大面积发展暖棚生产奠定了基础。
再建暖棚 
   斗转星移,满井屯最先建造的120亩暖棚在人们注视下,哪年每个棚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满井”一下子成了网上高点击的两个字,满井自然屯的名字随着鲜嫩的棚菜一起走出了大山深处,走进了多家大都市的超市。
  2017年旧庙镇遇罕见的大旱,胡占海在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支持下,面对大旱不等不靠,积极组织村民抗灾自救。从6月2日起,又建起一个占地129亩的蔬菜保护地小区。129亩暖棚到年底纯收入135万元,大灾之年真正实现了农田损失暖棚补,冬闲变冬忙。
  在满井自然屯,暖棚生产还同精品扶贫户挂上钩,满井屯有17户精品扶贫建档立卡户,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经胡占海推荐,5个扶贫户到棚区打工,即能照顾了家里的病人,还挣了一定的工钱,实现了真脱贫。
  满井暖棚不但给老百姓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来美丽乡村的更加完美。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修通了满井自然屯与村部的公路,满井屯再也不愁出门路不好走了。路好走了,贩运蔬菜的商贩主动来屯,暖棚里的菜再也不愁卖了!
  在环境整治方面,满井屯积极争取村里的支持,村党支部在克服资金紧张的压力,筹措资金上万元,为满井屯新购了10只塑料垃圾桶,新建4座垃圾池。紧紧围绕“村容整洁”这一新农村建设方针,重点在村民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清理上做文章,设置了保洁员,定期对村内垃圾点进行清扫和清理,目前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常言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满井,一个大山深处普通的小山村,在胡占海等同志的努力下,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美好,昔日一个因贫困而出名的小山村,今天已经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楷模,满井暖棚所生长的蔬菜已经走出山村,发送到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满井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车飞速发展。满井自然屯成了家乡人学习的好榜样。
  吃过糖更知道糖甜的满井人,2018年在第二居民组建起了第3个暖棚小区......
暖棚生产已经成产业
  干旱是旧庙乃至辽西人们面对的共同自然灾害,辽西人总结出了早春“十年九旱”的规律,干旱是辽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难题,而暖棚生产是抵御干旱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满井村,2019年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袆景村新建暖棚3个小区326亩,其中2个还是在满井屯建的。一个村一个春天建暖棚326多亩可真不多见。 
  2019年早春旱象比较严重,2018年没下秋雨,一个冬天也没下雪,早春滴雨没下,干旱已经成为事实,在干旱面前,袆景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面对大旱不等不靠,通过组织村民参观满景自然屯暖棚蔬菜生长情况。听取村民座谈,暖棚户的收入是最有诱惑力的。特别是2018年遇少有的特大旱灾之年,而满井自然屯在大灾之年收入没减反而大增。身边的事最能教育身边的人,通过开展大旱之年我们应该怎么办的大讨论之后,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都认识到了发展暖棚是这个村尽快走上富裕路的有效途径。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立即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多次召开村民会议,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满井第一居民组为所有的村民做出了榜样,第一居民组有暖棚300近亩,暖棚已经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第二、第三组村民都同意学习第一村民组,两个村民组决定各建一个蔬菜暖棚小区,而与满井相连的一力好侵屯也建一个暖棚小区,村书记王国民、村主任张井合、村会计胡占海3个村干部1人承包1个暖棚小区,实行责任到人,3 个人比着干,好多时候又相互支持,1个春天建暖棚326亩,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预料。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在满景,(其实应该称合并村名——祎景村)今年建的暖棚又有一个新飞跃,由于用的是铝合金管材,整个棚内没有一条柱子,棚内农事都是由拖拉机完成的,大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到7月20日,全村326亩暖棚已经完成了秋苗移栽,基本做到了一村一品,这样将会更大的提高祎景村暖棚的市场竞争力。
  蔬菜暖棚是真正的抗灾农业,在阜新十年九旱的情况下,很有发展潜力,祎景村人在大旱之年,走上了一条从根本上治理干旱的路子。特别是胡占海所在的满井屯人均1亩暖棚,我在想,不论天多旱,人均1亩暖棚也一定会日进斗金、盆满钵盈。 
  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现代农业走进寻常百姓家,给山村带来了新景色,祎景村的明天会更好。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