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辽河之源
来源: | 作者:肖世庆  时间: 2011-08-15

上篇:探访辽河源


  夏末秋初的一天,我们从沈阳出发,沿辽河岸溯河而上,翻山涉水,去吉林省的萨哈岭探访东辽河源头。

  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辽宁电视台在新闻节目档分集播出了专题片《喜看辽河新变化》。一连许多天,这部专题片吸引了各地观众,尤其是辽宁观众的眼球。这部长达五集的新闻专题片,以真实、客观的画面向电视观众传递了十分令人欣喜、振奋的信息:辽宁人的母亲河——辽河的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清污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辽河水质甩掉了劣五类的帽子,步入四类、三类甚至二类水体标准;辽河干流538公里沿河生态保护的基础性建设初战告捷,辽河全流域的生态环境已经步入常态化管理的良性循环。

  在视觉和听觉不时被“灾难”“污染”“危机”等画面和字眼频频冲击的当下,这条信息不啻似一缕清风、一丝细雨,给人们焦虑、郁结的心头撒播下凉爽和滋润。辽宁人多年来为母亲河悬着的那颗心终于落下来,人们长出了一口气:辽河有救了!

  为了强化全社会保护辽河和沿河生态的环境意识,“母亲河的守护神”——辽宁省辽河保护区管理局(简称辽河局)和《鸭绿江》杂志社联合组织了“作家采风小分队”,由省辽河局办公室副主任万一波带队,奔赴辽河源头,计划从那里顺流而下,全流域、全视角地观察和感受辽河的新变化,以文学形式展示母亲河的新姿新貌。

  从沈阳出发那天,是星期六休息日。我们很歉意,对万副主任说:“我们都是闲人,你好不容易有个礼拜天,却被这次活动侵占了。”老万笑了,说,在省辽河局基本没有星期礼拜的概念,我们这里是“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

  这话听来耳熟。仔细想想,很快找到了出处:这句话是被沈阳人称作“工作狂”的老市长、现辽宁省省长陈政高挂在嘴上的口头禅。陈政高在沈阳工作时常对下属说,跟我干工作,星期六保证不能休息,星期天休息不能保证。省长这句著名的口头禅传到辽河局了?

  老万介绍说,自2010年3月份辽河局组建至今,从李忠国局长到给这次咱们开车的司机小薛,全机关55个人几乎都是这么没日没夜骨碌过来的。开车的小薛在一旁补充说:领导们多忙咱不详细,反正我家小孩都快不认识我了。这一半年,我起早出车孩子还没醒,半夜我回来,孩子已经睡着了……局里女同志更辛苦,有个大月份的怀孕女同志,挺着大肚子还在处室跟着熬夜。领导发现了,劝说再三她才回家候产去了。还有一个怀孕女同志,月份小,没显怀,跟着处室同志一起在保护区河滩里跑来跑去。后来,处长知道了,赶紧把她撵回来……

  是啊,对于组建不到二年,在省直180多个厅局里几乎不为人所知的辽河局,能在不到700天的时间里,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打胜如此漂亮的一场攻坚战,只能依靠拼体力、拼智力、拼素质的急行军。老万说,“忠国局长对机关的工作要求就是两个字:快,实。‘小步快跑’‘跑步前进’,局长大会小会这么讲,底下的人谁能不急?去年7月份调查洪水水毁情况,水政处的王峰刚做完肾结石手术,伤口没痊愈就跟着下去了,两次病情恶化,被送回医院,又两次重返水毁工程现场……”

  万副主任和小薛你一句我一句,我们听了十分感佩。感觉这些人不是在治水,而是在战斗!“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说的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辽河的水呀清悠悠,

  哗啦啦地从我家门前流……”


  越野吉普驶上高速公路时,车载CD播出了久违的一首老歌《辽河水从我家门前流》。因为年代久远,录制的效果听来丝啦啦的,还有些发闷。但我们却感觉十分新奇和亲切。暌违30多年,这首歌唱我们母亲河的著名歌曲终于又在我们的耳畔响起!

  《辽河水从我家门前流》是《长江之歌》的作者胡宏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作,由青年歌手马太萱首唱,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曲。然而,随着辽河水污染的日益严重,辽河两岸生态不断恶化,这首歌渐渐已没人再唱。

  如今,沉寂了30多年的《辽河水》又在我们耳畔重新唱响,而且是理直气壮地唱响,回肠荡气地唱响,怎不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辽河,自古以来就是辽河流域黎民百姓的生命河。千百年来,她的河水如乳汁,哺乳了沿岸的万物生灵,她冲积出来的辽河平原,为两岸百姓提供了万亩良田和广厦万间,她的“上善若水”的博大精神,感召着一代一代辽河儿女的心灵,衍生出生生不息的辽河文化。没有辽河,就没有辽宁,就没有辽宁人。

  据史料记载,辽河古代称句骊河,汉代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卷十四中对辽河有过系统的记录:“大辽水出塞外卫平白山,东南入塞,过辽东襄平县西……”大辽水,指就是今天的辽河干流。辽河干流是由发源于河北省的平泉县光头山的西辽河和发源于吉林省萨哈岭山的东辽河,在今之铁岭市昌图县的福德店汇合而成。我们要探访的就是东辽河的源头。

  为小分队开向导车的是昌图县辽河局的局长赵庆。赵局长刚从福德店辽河自然保护区的“辽河干流源头观景台”工地赶过来。为了落实省政府将辽河沿岸打造成“生态带、旅游带、城市带”的治理、保护、开发辽河总体规划,福德店这里的旅游休闲广场正在建造一座三层楼高的宫殿式观景台,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在观景台上登高远望,辽河干流昌图河段十三平方公里自然封育的滩涂和湿地尽收眼底。一人多高的野草以不可思议的长势和密度沿河岸延伸,密密匝匝、浩浩荡荡,澎湃着蛮荒和野性,姿肆汪洋舖向天边,一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古原之草的原始气象,令人震撼。在蓝天和碧野相接的地平线上,东、西辽河从相对方向蜿蜒而至,像地球上的两条动脉血管在这里交合,汇聚成一条澎湃的大河——辽河。隔着重重的蒿草丛和芦苇荡,隐约可以听到潺潺的水声,那是辽河为自己的新生在歌唱。

  一年多前,这里还不是“无人区”。耕地、农舍、采砂场在河滩地上星罗棋布,猪马牛羊、鸡鸭鹅狗、建筑垃圾、废水污水……随处可见。再往前推几年,辽河支流、干流沿岸的“小造纸厂”、“小化肥厂”、“小印染厂”“小炼油厂”等“点污染源”排放的污水使一些河段的河水呈酱油颜色,散发着阵阵恶臭。河滩地农作物施用的化肥、农药形成的“面污染源”,经雨水渗流入河里,使辽河干流在源头就已经污浊了。赵庆告诉我们:五粒拌了农药的种子就可以毒死一个人!全部河段124万亩河滩耕地向辽河排放的残留农药,该把河水污染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由感叹,难怪辽河里已经多少年见不到鱼鳖虾蟹了。

  “现在辽河里有鱼吗?”

  “有了。但还不多。”赵庆说,“昌图河段恢复了13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还耕于河,给辽河干流的源头设置了一道原始的绿色屏障,辽河水质甩掉劣五类的帽子,于此有很大关系。建局一年多,我们主要忙乎的就是这个……”

  其时,赵庆正在发高烧,38.8度,手背上有一块吊针扎出来的淤青。老万介绍赵庆时说:这是我们辽河局系统的“明星局长”,是基层局里的一员虎将。“明星局长”是够虎的,发高烧还在工地顶着,还跑来给我们带路。

  赵庆驾驶的向导车也像发了高烧,在山路上一会儿跑没影了,一会把又我们带到“邪路”上去,迷迷糊糊找不着道……几经辗转,到下午二点多钟,才来到东辽河的源头——吉林省辽源市辽源县辽河源镇的福安村。

  在福安村农田旁一片被围墙和铁门封闭起来的山坡上,我们见到了辽河源。出乎意料的是,辽河的源头只是一眼水井。

  眼前的情形令我们有些失望,怀疑发高烧的“明星局长”找错地方了。看见了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的“东辽河源头”巨幅石碑及院里围墙上介绍辽河源头起源的风俗画和辽河源镇政府镌刻的铭文牌坊,才确信,这眼水井就是我们要探访的东辽河源头。

  说实话,我们很不情愿,很不甘心。辽河源一点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雄浑和辽阔,只是一眼由山泉形成的水井。泉水从井壁缝隙间向山坡一点点浸出,顺着被润湿的地皮一路找去,在铁门外的草丛和庄家地里勉强能看见二、三道细小的水流,纤细、微弱,颤颤巍巍地似流不流。借助山坡的走势,这几条小水流在长着柳树毛子的土沟里缓缓合流,向福安村外汩汩延伸。

  这就是奔腾不息的辽河的源头?她太孱弱、太细溜、太弱小了。赵庆在解说围墙上的风俗画时说,这里史称“辽河掌”,康熙年间还有五股水流,像人的一只巴掌,故称“辽河掌”。现在只剩下这二、三股了。三股细小的水流与我们想象中的辽河源头大相径庭。可以推断,《水经注》里郦道元笔下的“辽河掌”肯定不会是这般模样,无论如何也要比现在充沛、汹涌。否则,怎么能够冲击出一条绵延千里的大河?

  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康熙年间水资源丰沛的“辽河掌”已不可能再现。全球的生态恶化,水资源严重匮乏,唐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奢侈场面,只能在古诗词里出现了。因为,“天上”已经没有那么多水。东辽河源头的二、三缕泪痕一般的泉流便是对现代人触目惊心的警示。


下篇:解读辽河源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辽宁视察时,就辽河的治理和保护工作,做了极其重要的指示。总书记说:“近年来辽宁在集中整治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不小成效,但辽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率仍超过生态警戒线,”他要求辽宁省委省政府,“要继续加大治理力度,使这条辽宁的母亲河早日恢复生机。”

  总书记在讲话中使用了“母亲河”这样动情的字眼,足见辽河在这位以亲民而著称的大国领导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辽河乃全国七大江河之一,她的清浊、通塞、兴衰,直接关系到辽河流域人民的福祉。史上素有“辽河不治,辽宁难宁;辽河不清,辽宁难兴”之说。辽宁省委、省政府一向十分关心和重视辽河的保护治理工作,这些年来,正如总书记所肯定的:“在集中整治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不小成效”。可是,为什么“辽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率仍超过生态警戒线”呢?

  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辽宁重要讲话的过程中,辽宁省委、省政府结合辽河治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借鉴、研究国内外治理保护大江大河的成功经验,决定“举全省之力,集中整治辽河,三年内实现辽河全干流全部消灭劣五类水体,五年内实现辽河干流城市段景观化”。为了保证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决定:在东、西辽河交汇处铁岭昌图县福德店,沿辽河干流到下游盘锦辽河入海口之间建立辽河保护区,主要保护辽河干流水体、河滩湿地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工欲毕其事,必先利其器”。长期以来,辽宁省治理保护辽河的“器”并非不“利”。就省政府而言,直接与治理保护辽河事务有关的部门共7家:水利、环保、国土、农业、交通、林业、海洋渔业。一条河的治理和保护归属7个部门管辖,看上去是好事,实则是糗事。由于管理体制上的不贯通,政出多门,势必造成谁都管,谁都管不到底的局面。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如何加以解决?按照老办法,通常是成立一个临时机构,统一协调这7个部门,将治理保护辽河的事情抓起来。但是,辽宁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个大胆的、超常的果断措施:立即着手组建一个专司辽河保护区管理的政府常设机构:省辽河保护区管理局。沿河城市铁岭、沈阳、鞍山、盘锦及其下属的沿河县、区也配属相应机构,统称辽河保护区管理局。由省至县,将上述水利、环保……等7个部门涉及辽河治理保护的职权统一划归新成立的各级辽河局,以辽河局为利器,毕治理保护辽河的千秋大事!

  到处都在精简机构,压缩编制,辽宁这一反常举措不可谓不大胆。坊间怀疑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拭目以待者有之……然而,更多的人却为辽宁省委、省政府的这一果断决策叫好,认为这是特事特办,改革创新,此举找到了制约辽河被彻底、有效整治的“瓶颈”。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接到辽宁省的报告,很快就在报告上批示:“这是重点流域管理的创新和突破,应大力支持其先行先试……”周部长的批示是来自北京高层的声音,从中可以感受到高层环保人士发自内心的欣喜和期许。治理保护辽河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临时的突击任务,辽河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不仅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没有一个常设机构能行吗?为了这个机构和事业,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政高亲自出谋划策、推进工作,2011年的半年里两次专题召开辽河治理保护省长办公会,两次亲赴辽河治理第一线视察,足见省委、省政府根治辽河的决心。

  2010年6月5日,世界第39个“环境日”当天,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经济信息联播”节目报道了辽河治理取得的新的喜人成果,肯定了辽宁省在治理保护辽河上的“思维创新”和“体制创新”,但同时也不无忧虑:“河流流域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单靠一个时期的铁腕政策很难形成河流流域治理长效机制……要把治污推向深入,尤其是要恢复河流生态,必然要涉及到队河道周边的治理,而这也往往是河流治理最为复杂的工作……新成立的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到底会面临着怎样的现实难题呢?”

  权威媒体的担忧不无道理。尽管河道行洪区域内不允许开荒种地,建房造屋,但老百姓毕竟在这里生息、耕作几十年了,一朝要失去这一切,尽管政府有补偿,有妥善的安置措施,毕竟十赔九不足,故土难离啊。然而,为了母亲河的明天,辽河周边284个村屯的乡亲们晓大义,明大理,加上省、市、县局和地方政府的通力协作,深入宣传,工作到位,多数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了61万亩河滩地的确权、回收和回租。

  在开原县,县辽河局的局长黎树志详细地向小分队介绍了他们如何做好河滩地征收工作的。黎局长说,治理保护辽河,老百姓都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要把好事真正办好,做基层工作的同志要记住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一句歌词:“万事民为先”。不要以为咱为老百姓办好事就有理了,就可以不讲方法策略。黎局长指着项家窝棚岸坎防护工程说,我曾在这里连续8个小时没动地方,像根棍儿似地站着,听老百姓发牢骚,向群众宣传、解释政府的征地政策,化解矛盾。8个小时挺过去了,结果怎么样?乡亲们还是通情达理的,和村里签协议了。要不,项家窝棚这一段的工程现在也不会竣工。

  不过也有没按计划竣工的。在兴隆台景观带的人工岛上,黎局长指着一处半拉子工程遗憾道:按原计划这里早应该完活了,就因为迁就两家一时转不过弯的农户,延缓了工期……不过,黎局长算了一笔账:当时如果强行拆迁,或许工期可以保证,但一旦矛盾激化,则后患无穷,得不偿失。归根结底,在治理保护辽河的问题上,我们与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有共同的利益,什么事情都好办,最终都能得到解决。

  刚柔相济、有张有弛,有力有节。在贯彻执行治理保护辽河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度”上,从省辽河局到各市、县基层局几乎一脉相承,既讲原则性,又注意政策的灵活性,快中求稳。毕竟,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任务。

  然而,在辽河局也有不灵活的一面。关闭、取缔沿河采砂场,从上到下就是铁板一块。限制在2010年7月1日零点前关闭辽河河道内所有的采砂场,代号为“零点行动”。届时没有关闭的,一律由当地政府配合辽河公安分局强行拆除。采砂属暴利行业,一立砂子纯利润10—15元。一汽车最少拉30——50吨,旺季时每天进出几百车,等于是在拉钞票。取缔砂场,无疑于与虎谋皮。所以,“零点行动”还没开始,电话就打进来了。

  “是省辽河局局长李忠国吗?”

  “你是谁?你怎么知道这个电话?”

  “这你就别管了。听说你要取缔我们的砂场。明告诉你,事别干的那么绝。砂子我们还是得采。明说吧,你个人想要多少钱,开个价——”

  “你别废话。取缔违法采砂场是政府的决定,你们必须无条件执行,赶紧收拾收拾搬家!”

  处在第一线的市、县局也是与砂场老板们短兵相接。辽河流域内的采砂场多集中在铁岭一带,“零点行动”的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铁岭市辽河局局长张啸龙、副局长兼辽河公安分局局长史宝龙、副局长王家龙,人称“三龙治水”,“三龙”分兵把口,兵分三路,与砂场老板们斗智斗勇,昼夜奋战。在省局的统一指挥下,除留下两处为高铁建设供沙的合法沙场保留外,其余的近百家沙场全部拿下!

  小分队到达辽中县河段时,辽中县的辽河局局长崔国铭正在应对因征地引发的一场官司。某乡民认为政府征地违法,到县法院把政府告了,崔局长正忙着应诉。老崔苦笑说,这还是好的,跟你动“文”的,还有动“武”的呢!动“武”的就是砸局长家窗玻璃,往院里撇砖头……昌图的赵庆、开原的黎树志都遭遇过这类的“武把抄”。

  无论动“文”还是动“武”,无论黑道白道,“母亲河的守护神”们软硬不吃,铁板一块。他们秉承4000万辽宁人民的意志,依靠党和政府政策的感召力,有沿河市、县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与密切配合,到底将乱采滥挖辽河沙这一痼疾彻底铲除,还辽河一片宁静,还河滩一片绿野,还百姓一片蓝天。

  如今,建立辽河保护区的初期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除关闭123个采沙场,清除62公里阻水套堤,扒掉48出违章建筑,沿流域建城市污水处理厂99座,其中辽河干流建了22座,还在538公里的干流水域分段建起了12道大型橡胶堤坝,控制各段的河水流量、流速,利用河水自身的沉淀和生物菌净化功能进一步提高水质标准。

  更为可喜的是,随着辽河保护区“生态带、旅游带、城市带”“三带”建设的逐步推进,湮没许久的辽河文化在辽河两岸又开始复兴。

  我们登上沈北七星山,到达山腰的古刹石佛寺时,天上正下着濛濛细雨。山下,烟雨中的辽河如一条曲折蜿蜒的巨幅飘带环绕着七星山。山上,修缮一新的寺院里,僧人们正在诵经,进香拜佛者络绎不绝。老万指着山顶辽代的一座古塔说,辽河保护区的建立,激活了七星山的历史文物资源。沈阳市辽河局正会同有关部门在山上山下大兴土木,将辽河流经沈阳段的风采留住,把这里打造成沈北的一处著名景点。

  七星山也是辽沈战役的著名战场。敌酋廖耀湘为阻止林彪的“四野”进入沈阳,在这里驻扎过重兵,七星山的七座山头至今仍残留国民党军修筑的巨型碉堡。抚摸着当年敌堡壁上的累累弹洞,耳边传来山下重型翻斗车作业的隆隆轰鸣,我们不由慨叹,今日辽宁人治理保护辽河的这场攻坚战,多年后会不会作为治理保护辽河的环保“辽沈战役”而载入史册?果能如此,则我们将无愧于先人,无憾于子孙。

  除了沈北香火旺盛的石佛寺,辽中的一处寺院也正在试图接续香火。小分队冒雨拜谒了毁于战火与动乱的辽中“兴隆寺”遗址。崔国铭局长告诉我们,与“兴隆寺”有渊源的海内外的善男信女们已经筹措到了足够的资金,将于今年9月择吉日破土动工,在原址重修“兴隆寺”。不久,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关东第一刹”的晨钟暮鼓会再度响起。

  在鞍山境内的台安河段,我们意外地发现台安县文联主席也在这里。县辽河局局长曲德林说,他们局早就和文联、文化馆等文艺单位配合工作了。台安一带辽河文化的土层很厚,历史悠久。随着辽河水系的全面复苏和辽河旅游带建设的大规模启动,沿岸周边的文化活动也随之蓬勃兴起,加强对辽河文化的扶持和建设,也是辽河治理保护的一项主要工作。

  台安县辽河局是全省辽河局系统的排头兵,他们在治理保护辽河的工作中走在了前面,复兴辽河文化也不甘落后。曲德林说,你们再晚到几天,能赶上电视剧《老北风》的开机仪式。“老北风”是辽河沿岸尽人皆知的红胡子出身的抗日山林队的头领,这支队伍后来成为较早的一支东北抗日义勇军。在“老北风”的影响下,义勇军燃起的抗日烽火遍及东北全境,抗日义士们用刀枪和热血在沦陷区发出了“起来,不愿意作奴隶的人们”的怒吼,成为《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创作原型。

  宗教文化、工业文化、革命战争文化、关东铁血文化……多元的辽河文化,多彩的辽河风情,伴随辽河的复苏,正在走向振兴,走向繁荣。

  辽河全流域的治理保护成果在辽河入海口的盘锦市得到了集中的展示。小分队到达盘锦时,明显感觉到了这一成果。由于上游、中游减少了排放,使得下游盘锦这儿的环境压力减轻了不少。现在这里水阔天高,鹤翔鸥鸣,稻香蟹肥。奔流了538公里的辽河水,在红海滩、绿芦荡的簇拥下涌向河口,浩浩荡荡流入渤海。盘锦辽河局的同志说,得益于辽河水质的改善,闻名于世的的盘锦红海滩,今年的面积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大,颜色也更红。他们目前的工作,主要是会同辽河石油管理局,监管石油开采可能造成的污染以及落地油的回收处理。万一波也说,辽宁省人大已经通过了《辽河石油开发环保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将石油开发可能造成的污染严格控制住,使辽河在末端也能得到保护。针对辽河治理与保护,省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六家环保科研机构联合制定了《辽河保护区管理与保护‘十二五’总体规划》,使“十二五”期间辽河的治理与保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眼前辽河的情景令人欣慰,辽河的明天更令人向往。追根溯源,感触良多。吉林萨哈岭源头那口水井渗出的几径细泉,流到这里竟成了一条通天大河!真是不可思议。母亲河啊,你是不是还另有源泉?

  在开原辽河段兴隆台村的旅游休闲广场,矗有一块巨大的卧石,中央镌刻了一个鲜红的大大的“源”字,十分醒目。辽河干流流到开原,已不再是“源”,而是“流”了。卧石上的“源”字意从何来?当地人如此解读:辽河的水清了,两岸的地绿了,天兰了,皆源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集中整治辽河”的决策和决心;源于沿河地方政府和两岸乡亲们的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源于“母亲河的守护神”等治河护河建设者们的拼搏与奉献;源于全社会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整体提升。试问,离开了这些“源”,辽河还会是今天的样子吗?

  诚哉斯言!

 

 


 

上一篇:大音希声

下一篇:浪子的春天(节选)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