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平顺喊山
来源: | 作者:刘兆林  时间: 2011-01-15

  人激动之极时,会不由自主喊的。九月末,去山西,到了从没听谁提过的平顺,面对极其不平,也非常不顺,却反其义叫了平顺那段太行山,竟喊了好几回。
  一
  行前我对平顺简直一无所知,所以欣然应邀前往,也有出生不久的小孙子名叫太行的原因,当然给孙子起这名,也有对太行山的向往之意。而我对平顺的另眼相看,完全是到了之后的事。万没想到,平顺的不平不顺,竟是1550平方公里土地人均只一亩田,却人均12亩山,而那些山不是万里长城般陡峭,便是鲁迅先生的骨头般铁硬,这情形下的树和路,怎么可能是平生顺长的呢?因而平顺成了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还有另一个万没想到,她贫困得异常富有。
  平顺异常富有的,恰恰是从前造成她成为国家级贫困县那些奇异之美,那些奇异之美主要出自奇绝的山。从前,美是不能当饭吃的,也不能换钱,当年湖南张家界就是个美得绝伦却穷得吃不上饭的例证。那时,张家界的穷和美也都是因为山,那山是太奇绝了,但缺路,少矿,又不能种粮食,那奇绝之美就只有藏在深闺人未识了。
  到了平顺才明白,八百里太行山从中原大地拔地而起,就是起自山西的平顺。我们乘汽车一进平顺的大山,车在狗肠羊肠样弯弯转转的山路上逐渐上升,但见计程器数字不断增,却不见前进的距离怎么长。两山之间五、六里的距离,盘山公路就得绕上二、三十里,甚至更远。但不管怎么说,县城附近的山是有坡的,好看的,因而路虽绕远大家还有闲心在车上谈笑风声。当车顺山路拐了几个山谷,奇异的景象便接连出现了:那连绵的几乎裸体发乌的山,都变成鱼啦,遍体均匀地长出无数白色鱼鳞似的!那是秃山上等距离凿出的石坑垒成了石堰,再从很远处担来泥土填进坑里,栽上小树苗。小树苗已活了,但根还得几年后才能通过担来的泥土慢慢扎进石缝儿,需二、三十年才能长一人多高。二、三十年啊,幼小的树苗依托远方担来那点薄土,虔诚地试探着寻找微小的石缝儿,再在凄风酷雪中顽强地向石头上扎根。人说树多高根多长。石头上长一人多高的树,那要付出多少艰难才能扎下根啊!平顺县许多山都是这样绿起来的,与南方或东北的山比,看去是绿得不够浓烈,不够汹涌澎湃,但那可真是用血汗把整座整座石头山染绿的啊!我忽然明白了愚公移山的传说何以出自太行、王屋二山了。比陈永贵和郭风莲早二、三十年成名的劳动英雄李顺达和申纪兰,就是平顺最具代表性的愚公人物,他们作为号称中国西沟村的带头人,曾是几十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愚公绿山精神,使平顺成了响当当的全国绿化模范县。一句了不得,是道透平顺的树含有多深刻的美的。
  平顺的石头山是绿的或正在绿着,但平顺的石头毕竟太多太多,所以草木和泥土就显得异常异常的金贵。两三天的转游,沿路只看见一群羊,一头驴,和一栋已经破损却仍保留着的泥房子。何故啊?羊和驴吃草啃地皮!泥房子费土!平顺哪会有闲草和余土供山羊驴子和人奢侈!能有成群的羊或驴,尤其能有一座泥屋者,必是富翁了。泥和草得给能让平顺的石头绿起来的树们留着呢!而漂亮的石头房子,几千块钱就能买到一座,家家都有,却家家向往干爽暖和的泥屋!所以那栋已破损了的泥房子仍保留着当风景看。平顺有个到南方打工的小伙子,向同地打工的一个越南姑娘说起家乡的石头房子、泥屋和树,那越南姑娘被深深感动和吸引,小伙回家过年时,她竟跟到平顺,非要嫁到平顺不可,她说她喜欢平顺的树,喜欢平顺的石头房子,当然她主要是爱上了平顺这个壮实,朴实,能在石头上栽活树的小伙子。她说,能在石头上栽活树的人,还能过不好日子吗?但因是越南户籍,平顺政府无法同意收嫁她,便把她送回了打工地,可她又跑回平顺。
  于是平顺的树在我眼中格外神圣了。我曾在匆忙离开高山上的千年古寨岳家村那个夜晚,独自抚摸着一棵铁铸似的千年古树,悄悄向平顺人默致了好一会儿敬意。返程时再看漫山鱼鳞坑中还不见浓绿的树苗时,眼中便有泪水了。泪珠儿放大了的整座整座的山,像巨大的鱼精在浪花翻卷的绿海中游动起来。乘下车方便之时,我激动得不由面对大山一阵忘情大喊:你-----好-----平-----顺-----的树------树------树------
  满山满谷都回荡起我的喊声:平------顺-----的树-----树-----树------
  二
  盘山路升着升着就从趴在山坡上变成悬挂在石壁上啦,因而当地人管这种路叫“挂壁路”,那路是从探悬着的石崖上一寸一寸凿出来的,探悬着的石崖下是数十丈的深渊,乘客多闭了眼不敢下看。为安全计,最险峻的地段则沿悬崖凿成了弯洞,再在洞的外侧凿出些窗口来透光照亮。司机特意将车停在有窗口可依处,让我们探头往窗下深渊看看景色,但人和公路真个被挂在悬崖似的,个个心被提到嗓子眼儿倒吸凉气呢,谁还敢多看?
  汽车毕竟是侧凹在挂壁公路里面的,人便不可能直接看清深渊有多深,腿便也不会发抖,所以曾走遍天涯海角的诗人雷抒雁看几眼后还能笑着向年轻人高谈阔论呢。可再行些路程,便下了车步行过高悬三、四百米的天脊山铁锁桥和云中栈道了。雷大诗人知道天脊山之名来自苏东坡诗句“上党从来天下脊”,和梅庭老的“太行真雄奇,真乃天脊也”,但天脊索道的巍巍之险,却使他再拿不出一点闲情逸致解释天脊之名的来历了,他几乎是闭了眼弓了腿,摸索着过了这道天脊桥的。而云中栈道则让他节约了时间和胆量,绕开而直奔不用冒险的全国最高的三叠瀑布去饱眼福了。我们不恐高也不会写诗的一伙,便得意地走过云缭雾绕的铁锁和栈道,再奔向从大裂谷口跌下的三叠瀑。
  从三叠瀑下望出去,周围高陡的山壁遮天蔽日,远处则雾海深深,苍山茫茫,我们依栈道而立,既不像在人间,又不像在天上,身上汗水淋漓,身边凉气森森,人也,仙也,宠辱皆忘,病痛全无,只觉大好山河在自己胸间存在,自己的身体在天地间失重,而灵魂却有了分量,直感胸中有股强烈的气流向外涌动,不由自主想放开喉咙。我们游人仅仅走一遍铁锁和栈道,尚且惊出一身身冷汗,建设者们怕要惊出胆汁来的吧?尤其开凿那些挂壁公路,会比山上修筑长城还难的!
  这时听有人说,三叠溥望过去的对面山头,就是河南林县了,这儿的山水连着两个省呢!喔,世界知名的林县红旗渠就是从平顺县挂壁穿凿而通的,平顺贵如香油的漳河水从那里分流给河南,既成就了河南人的战天斗地精神,也成就了平顺人的“龙江精神”。如今这年月,贫穷的美,以及龙江精神,反倒俞显稀少珍贵起来。博爱的游人们,来平顺领略美丽的挂壁分水精神吧!我仿佛真的看到漳河分流向林县那段红旗渠了,渠槽不朽地怀抱着漳河水,漳河水憨厚地浑黄着,欢快地流向河南,这更是一道别具魅力的景致呢。于是我站在夕阳染红的,既真实如铜墙铁壁,又朦胧如太虚幻境般的山巅扯开了嗓子:你――好――漳------河------水------水------水-----
  满山满谷又回荡起我的喊声:你――好――漳------河------水------水------水-----
  ……
 

上一篇:上海之美

下一篇:隐匿的激情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