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杨明山《藏地留痕》研讨会纪要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3-10-24
  2013年9月27日,为弘扬援藏精神,传承公安文化,激励诗词创作,“杨明山《藏地留痕》研讨会”在辽宁省作家协会召开。会议由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邵永胜主持。
  首先,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著名作家张策讲话。他认为杨明山是公安系统诗词创作骨干,他的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是公安系统的一件好事情,同时感谢四家主办单位,对杨明山创作的支持与鼓励和为此付出的努力。另外,他讲到公安文联,是全国公安系统的文联组织,自己兼任公安作协秘书长。现在,诗词受到广大民警特别是基层年轻民警的喜欢。大家以为公安是离文学较远的队伍,但公安人又特别希望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现在又成立了诗词学会,说明诗词创作在公安队伍中很活跃。公安诗词学会的研讨方向是古典诗词如何与现实的公安工作相联系,焕发出新的光彩。杨明山的诗词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希望各位老师多指点。
  辽宁省人社厅副厅长、省援藏工作促进会会长姚绍良介绍了杨明山援藏三年的工作创作情况援藏期间对那曲公安工作作出重大贡献。他任那曲地区公安处副处长,把公安工作从比较原始的工作状态带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状态。组织人起草那曲地区公安管理办法。又发挥他个人专业优势,起草公安地区财务管理制度,五千多字,非常详尽。西藏地区情况比较复杂,敏感时间时段非常多,每次有重大事情,维稳工作任务很重,杨明山都带领那曲公安,制定非常详细的工作分工和任务表,每次制定详尽的安保方案。虽然西藏环境比较差,条件艰苦,但杨明山这三年坚持笔耕,一直潜心从事自己的创作工作。这本诗集在西藏刚出版我就看过,给我深刻的印象,确实是杨明山在西藏的真实生活写照,有很多诗体现了真实的情谊,赠诗友、赠同事、赠朋友。真情实感、真情实景,读了诗能领略到西藏的美景,看过的人更能感受到景色的美好。西藏的景色在诗人眼中,更有意境。也祝杨明山在文学创作的路上越走越好!
  辽宁大学教授、博导、著名学者王向峰:写西藏的旧体诗和新体诗,过去也读过,但读这本书不一样。人们去旅游,走马观花的看,写的诗是一种。在那里生活战斗过,再写出的诗,读来感觉不一样。我对援藏工作提两个意见,每批援藏干部最好都有个会写诗的。以后去援藏的干部,每人赠送一本《藏地留痕》,他们会有新的体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以前的同事是怎么生活的,也能自己动手进行文学创作。我的发言有三点:
  1、杨明山还有《诗未了》诗集,我做了比较,《藏地留痕》有很大提高和变化。这是辽宁第一本集中写西藏经历的诗集。具有工程性。西藏的一年四季,是什么样的变化,人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在别的写西藏的诗里读不到。因为他有长期在藏工作的经历,带有三年生活的心灵感受。而且这207首诗里,有名篇名句。第一首诗有名句:“人生百岁事,当重此三年。”还有写布达拉宫的诗,含义十分深厚。非常值得肯定。
  2、书里有七律七绝古风,还有很多词,词写得比诗更有超越性,大家读完会有这方面的感受。
  3、诗里充满豪情,还有柔情,既能受到鼓舞,又感到很亲切,能鼓励人向上。
  杨明山从西藏带着诗回来,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读诗非常感动!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辽宁新诗学会会长、著名诗人李松涛:旧体诗词曾经在历史上创造了夺目的辉煌。当下,旧体诗词创作人数庞大,杨明山是其中一位。自己最怕无病呻吟的诗词,而明山的诗词言之有物。他的创作之道证明,旧体诗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明山的诗词反映了他对世道的观察和体悟,有着自娱自乐的况味,言为心声。这部诗集与他的上部诗集在生命意识、艺术风格上有所不同,而更注重有感而发,情真意切,富于儒雅气息的艺术风格,期待他的下一部诗集!
  辽宁省民委原副巡视员、省作协顾问、一级作家萨仁图娅:对明山来说,三年援藏孜孜不倦的创作,收获了这部诗集,表示祝贺!
  大家都对此给予很高评价,这是一份真情的呈现,也是文化援藏的成果。这本诗集是明山生命轨迹的诗话,把时代的大主题和人生经历融合在一起。显示了语言的张力,读起来令大家回味。诗词是生活的馈赠,是来自心灵的灵性和真情,是作者主观心理审美的表现,真情比技巧更重要。明山的诗在看似平常的事情中,进行诗意的表达。他创作的驱动力是各方面的关爱,也是自己的性情所在。这本书也是他的精神家园。“侠骨柔情”的定位,让我们感觉很确切,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公安战士,打造了公安文化。他的诗清雅于内,含蕴丰沛。在《藏地留痕》中,明山对藏区山水的吟咏,对援藏生活的记述,对同志友朋的心音,无论是“行中吟”、“有所思”,还是“玲珑语”,皆是把时代主题与人性之常融合一起,归于朴素的真实,够得上丰富多彩,关注现实,敏于感受,明山且善于从生活中提炼诗情,可谓是观天地之博大,察高原之壮美,抒心中之真情,雕琢诗行如行云流水。中国传统诗词的诗意之美值得仔细回味,古典意象很美好。明山诗词创作的驱动力,源于天赋的性情,源于生活的常情,源于文化精神的向最高境界升华的高情,相信他将不断追寻下去,诗思不断深化,诗境进一步拓展,写出更多的好诗来!
  全国公安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王兵:明山在诗的创作方面,比过去更加执着。现在写古典诗词的人不太容易,跟现在不太合拍。很多现在的词没法用到诗里。名利心更淡一些,要有古典诗词修养的人才能看懂,因而很难坚持下来。明山一直在坚持,三年写了这么多诗,令人佩服!他的诗在格律方面的运用,字斟句酌,很灵动,用典朴实无痕,我们以后要向明山学习!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辽海诗词》主编姚莹:明山没拜过什么师,写诗是自己悟的,诗写的很地道。从西藏回来,身体很健康,这是非常好的事。三年援藏还带回一本诗集,更是大喜事!书不厚,但有分量。人生的路这样走,这是个诗化的人生,会越走越灿烂!
  辽宁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沈阳市文史馆馆员孙丕任:《藏地留痕》是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非常的环境中迸发出的豪壮之情、委婉之情,从而外化成奇丽的诗句。从中我们读出了战士的责任和诗人的情怀。诗风典雅蕴籍,情新明丽,有篇有句,腹笥丰赡而不露刻削痕迹。既富有传统诗词的语感,又洋溢着时代气息。五言古风《从拉萨到那曲途中》是诗集的开篇之作,雄浑壮美,情景交融,报国之豪情与家室之恋丰富了诗之内涵,丰满了有血有肉的诗人形象。明山已经较好地把握了旧体诗的形式,从其初集《诗未了》到这本《藏地留痕》,我们看到他不断探索的努力,可以说大有进步。但于格律上还应再讲究些,容或有须再斟酌之处。首先在用韵上要统一,平水韵和新韵在一首诗里不能通用、通押,明山的诗里偶尔有通押的毛病。明山之诗既有边塞雄风的劲健,又有杨柳新词的旖旎,读来是一种享受,无疑当属上乘之作。古人写诗,经过流放、贬官、征战等艰苦经历后,诗歌创作会进入更佳的境界。写旧体诗词,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有更高要求,比如说平仄上,格律上,更严格要求一些。一个这么年轻的同事,诗能写到这个水平很不容易。“老去渐于诗律细”,让我用诗圣杜甫的话共勉!
  辽宁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王维阁:今天是诗人之会,今天很纯粹,只是谈诗。既然我们都是搞创作的,要开成诗人之会。未见人先见诗,以为明山是和我年龄相近的老先生,没想到一见面是个四十多岁的年轻人,很意外。西藏我神往已久,估计这辈子去不了了,心虽向往,身无余力。总的来说,明山的诗不错,非常难得。古体诗并没有消亡,想写好不容易。要有气势,有内容,有文采。这本诗集里,18首古体诗,其中16首都很好,开篇非常好。近体诗,占十分之八,我最喜欢五律,很古雅,让人感动。七言绝句写的也不错。格律诗,富有韵律,离开节奏,音乐性就失去了。有的地方还需要锤炼,不过他这个年纪的人,还要进步,可以理解。词,写的很好,有豪情壮志,也有万种柔情,豪放派、婉约派两种风格都有。
  全国公安诗词学会会员、公安部十六局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黄康荣:如果诗词文字功底足够的话,可以自由运用格律平仄。学院派、实验派这两者也有分别。在诗词用典和反映现实方面,公安工作与诗词不容易切合在一起,而杨明山的诗,成功做到这一点了,值得我们学习。
  辽宁省散文学会执行会长、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初国卿:杨明山把旧体诗和新体诗讲得这么清楚,把作诗的规律贯彻得更好。杨明山是朝阳人,诗有是有心性的文体,有多高的心性,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作品。文学创作是关乎天赋的,诗更是文学中的文学。一是天分,二是多见,三是多写多练。杨明山的诗,在辽宁写旧体诗的人群中,可以登堂。他的心性决定了他以后还能登上更高的台阶。唐代诗歌非常辉煌,但是诗人们都要去边塞建功立业。明山有这么好的机遇,可以去西藏工作三年,去荒寒苦凉之地,写出这些诗,其中有不少好句子,让人能一下就记住。另外,书的编排形式,可以按照题材来编,不是单纯只按照时间来排。
  《沈阳日报》编审、作家胡中惠:我主要谈谈明山的五律。现在写五律的人不多,他写了很多,且诗写的地道,含蓄形象。明山的五律有三道,一是地道,坚守底线,掌握诗规则,起句好,引人联想;二是味道,诗写得有意味,让人读了放不下;三是厚道,太厚道,很多东西就不敢写了,还要多出新才能更好。
  《诗潮》杂志执行主编、诗人刘川:读明山的诗自己受到洗礼。在座有我们新诗的代表,我们有同感,汉语是诗歌的母语,古典诗歌是母语文学的载体,经过千年发展,形成现在的格局。新诗有自己的格局和问题,如何让它真正成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如何发展和创造,走出新诗创作的新路子值得思考。杨明山的诗集我认真拜读过,对他在西藏创作出这样高超的作品表示佩服。我最远只去过青海,只在唐古拉山呆了几天,感觉心理和生理上经受了考验,回来不舒服。他能呆三年,用内地和边疆文化的荟萃,自己的诗学和美学与西藏的土地撞击后,诞生这样的作品,这种创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诗集《藏地留痕》作者杨明山发言,他说:我今天上午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感谢大家坐在一起对我的作品进行研讨,感谢老师们对我作品的抽丝剥茧分析品评和对我的鼓励。我自己清楚,我的作品在什么水平。书有点问题,在西藏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很多限制。《藏地留痕》现在是作为副标题印在上面的。书中的诗韵律有欠缺,内容不完整也是硬伤,有些是不能碰的,有些是我自己不想去碰触的,除了部分篇章是描写藏地生活,公安生活的,更多的是藏地风光和藏地文化,内容覆盖面不够广泛。在我的人生中,文学与工作并重,工作是花园,文学是园艺师的剪刀。我在西藏三年,立了两个三等功,但我更有收获的是出版了这本书,这两样永远是我人生的左右手,我的散文集还在写。文学是我人生的加油站,就像我在后记里说的那样,我会“用手写心”,继续努力。在公安诗词协会,我的年龄偏大,还有很多八零后的同仁,都在积极努力用古体诗记录新时代生活,对大家表示感谢!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创研部主任、《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高海涛宣读了西藏自治区作协的贺信。
  参加会议的还有全国公安诗词学会会员、山东德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张学增,《缘藏》杂志主编王莉等。  (王宁根据记录整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