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网络文学作者:憧憬与困惑相伴
来源:中江网 | 作者:  时间: 2015-09-28
  每天晚上更新一章3000字的内容,是时维这半年来的生活常态。出生于1992年的他是一名全职的网络文学作者,活脱脱的一枚新人。
  相对于一些通过网络文学创作走红、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同行而言,时维很自知,“顶多是个网络文学作者,离作家身份还差得远。”受家庭熏陶的缘故,他觉得“作家”是个很神圣的头衔,有很重的分量。
  网络文学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异常鲜明的行业,有名有利能站在顶端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创作者在底层摸索。特别是“IP”(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的缩写)大热的当下,作品能被改编成网络游戏或者影视作品,成为创作者的无限憧憬。
  只是,在数以百万计创作者的网文界,竞争无疑是残酷而惨烈的,美好的愿景也成为附加其身的困惑所在。
  爱好
  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时维的身份是“灵铛”。早先时,他曾看过一部科幻恐怖题材的小说——《短信》,作者名为兔子跳铃铛。作为“阴谋论者”,这部作品相当符合时维的胃口,为了向偶像致敬,于是将“铃铛”稍作修改取名“灵铛”。大多数的作者都有这样的小故事,留待成名后被演绎。
  时维的老家在吉林省通化市,现居在北京的东六环。2011年高考前半年,时维看完电影《我的女友是机器人》后,创作了同名网络小说。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他笑言“且算是电影的观后感吧”。
  在采访中,时维多次强调,“我是真的很喜欢写东西”。追根溯源,应该与他姥爷以及父亲有着莫大关联。小时候,姥爷会送他四大名著,还会讲一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到初中,父亲会送他买蔡骏的悬疑小说、周德东的恐怖小说,等等。他自己也会寻觅类似《诛仙》的网络小说里的大火之作。“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真的太有意思了”,早先的阅读趣味以及一直以来对我国传统神话的热衷,成为他的创作源泉。
  2013年,时维从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毕业,但并未选择去专业相关的交通调度中心上班,而是进了一家图书公司,一年后跳槽到某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做童书编辑。直到今年6月,他从出版社离职做起了网络文学的全职作者,如今在17K小说网连载的《神仙超市》从构思到完成大纲、素材收集,早已超过一年。
  1990年出生的吕媛,在南京一家正在筹备上市的公司做销售,创作网络小说是她的兼职。她正在以“媛子喵”的身份连载《二少爷的宠妻日常》,每天更新6000字,等到上架付费阅读时更新量会更多。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写小说占据了吕媛大部分时间。记者问,这样的生活节奏是否会觉得辛苦?性格乐观的她答道,码字是不辛苦的,这是爱好。每天下班后,吕媛开始创作,顺利的时候会写到夜里一两点。
  与时维走着相似路径的沈强(网名:枫吟紫辰)现居广州,2012年从河海大学毕业,先后就职于家庭影院和游戏公司,两年后辞职成为全职写手。在大学就开始创作的他,已有4部作品,其中《少年剑皇》与《天才剑仙》的规模均超过200万字。同样在17K小说网连载的《龙武帝尊》已经达到250万字,超过300万人次的阅读量。
  沈强算是资深的创作者,如今每天上午和下午是他相对固定的写作时间,余下的时间大多是看书和玩网游,“写习惯了,就有感觉了,过程会比较顺畅”。
  被动
  17K小说网总编辑栗洋曾经也是一名网络文学的作者,2003年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没落的刀客》,正式踏入文坛。身为80后的他,与伴随互联网成长的90后、00后的阅读和创作喜好有着天然区隔。
  大陆网络文学的第一次创作狂潮,始于19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首次现身于台湾成功大学的BBS上,随后被转载到了大陆各大BBS。而作者“痞子蔡”也因为这篇小说,成了中文网络文学界的殿堂级人物。许多人也是因为这篇小说,第一次注意到了网络写作这个概念。
  但2003年是网文界无法回避的一年。当年10月10日,有“网络玄幻文学第一站”之称的起点中文网采用收费阅读模式,正式推出第一批VIP电子出版作品,启动了VIP会员计划。VIP会员可以用3分钱/千字的价格,阅读起点加锁的VIP产品。而正是这3分钱,让许多网络写手发现原来单纯的为兴趣而写小说,已经演变成为自己的一项谋生手段。
  “收费阅读”,在栗洋看来这是网络文学行业唯数不多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主动作为,并沿用至今。而在整个17年的发展中,这个行业基本上是缺乏进化,被动发展的。
  “被动”,在近些年表现得尤为明显。2010年5月,随着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正式商用算是一次变革,无线互联网的介入让网络文学行业的收入成倍增长,相应的跟风、同质化、低俗暧昧创作也就出现。而此后随着微博微信、各种APP、网游的迅速发展,都在抢占用户的碎片化时间,网络文学的受众再次发生变化。
  到近两年,“IP”大热,网络小说成为重要来源之一。当《云中歌》、《鬼吹灯》、《何以笙箫默》等网络小说纷纷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原创者摇身一变跻身金字塔上层。寻求有“IP”潜力的网络小说,也就成为网络小说网站运营者的主要任务。
  “网络文学需要领导者和变革者,它应是充满创造力和多元化的产品,并且具备互联网本身的强互动性和传播性,同时应是被创作者和阅读者主动分享的”,栗洋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网络文学真正的优势被过渡商业化掩盖了,销售和点击的“数据”不应作为衡量网络文学价值的标准。网络文学不等同于商品,主要因为它除了拥有外在的、物质的、商业的价值以外,还具备内在的、超越功利的精神价值。。
  在栗洋眼中,如今的网络文学行业还是很有局限性的,尽管创作量和受众是相对庞大的。以 17K小说网为例,书库现有50万部原创作品,每月活跃作者超过3万名。“但是,网络文学依旧没有像电影那样成为全民性的正常文化消费作品,一部分人是存疑甚至抵触的,对网文的态度是摇摆的”,栗洋说,“当创作者的作品都能分享给身边的人,能在主流媒体和人群中传播,那时候网络文学才算是真正火了。”
  困惑
  吕媛已经创作过一部完整的小说,但她依旧算是个新人。就记者获知的信息,按千字多少元的稿费计量标准,吕媛的回报是很低的,这一点她也清楚。
  不过,这没有影响她的创作热情。“还没有成绩,就不应该拿更高的价钱”,吕媛自认是看得开。她现在还与父母同住,不同于漂在外地的作者还要负担房租和生活费。
  沈强决定做全职作者,是发现“时间安排更为自由了,收入也比之前高”。这在时维身上是一样的。他告诉记者,此前在出版社每月的工资是5500元,全职后的收入肯定是比这要高的。
  全职创作的保障机制之一是17K小说网的《电子版权买断协议》。2006年,17K小说网成立后就推出“优秀作品买断计划”,作者向编辑部提供至少已完成5万字且须附有完整的作品大纲进行申请,当申请作品通过审核后,作者可与编辑协商签署该申请作品的买断协议,价格按千字多少元计算,然后按照更新字数每月支付稿酬。
  栗洋透露,在17K小说网,收入高的作者可每月收到数十万元的稿费,这还不包括影视和游戏的改编收入,但这毕竟是个案,按照3万名活跃作者构建的金字塔来看,月收入过万元的作者不超过1%。
  这样的比例,并不难解释,网络文学的创作还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曾经的“李寻欢”、如今的著名书商路金波表示,“其实第一代网络写手里没人把网络写作当成一件事儿,都是把它当业余时间玩的东西。”但在资本与运营的滚滚潮流中,“兴趣写作”不能长久,演化为商业创作。可是,在如今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世界里,想要成为“凤毛麟角”, 没有真功夫是行不通的。
  时维说,如今网络小说的各个类型基本都被写过了,有人迎合市场,有人遵从个人喜好,“这就看你为了什么,钱或者爱好”。栗洋则表示,“要成为经典,核心还是创作动机,不能只为了钱,还是应该有情怀的”。
  然而,在网文这个生态不太健康的行业,从业者必然是有着诸多困惑的。
  沈强的阶段性目标是能有作品汇集高人气,被出版或者改编,“如果在诸如5年的一个时段里,不能达到目标,可能就需要考虑转行了”。他坦承,想要出头,很难。
  “每当创作出现卡文时,就会怀疑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如果没有被出版,没有被改编,接下来怎么办,要一直写下去吗?”时维不掩饰自己的困惑,他也说,自己都不敢去细细思考。
  在网文界的金字塔中,时维会忧心于自己是在往上爬还是往下掉。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中,这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
  但,每一天醒来,有千千万万个时维还得继续码字,然后更新,周而复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