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这曲天籁之音来自东北大地
来源: | 作者:金波  时间: 2010-06-29

  在儿童文学的各种样式中,散文有诗歌的抒情和意蕴,有小说的写人和叙事,有议论的思辨和智慧。我在阅读了党兴昶的“北方的家”散文系列以后,更有了多读散文的想法。
  这个散文系列共分四部,即《雁儿落,雁儿飞》《小猪拱门》《小鸟和树林》《钓蚂蚁》,表现的都是东北农村儿童的生活,有的像一幅幅民俗画,有的像一首首抒情诗,有的像一支支小谣曲。
  从这些散文中,我嗅到了东北土地上的花香,看到了姹紫嫣红的色彩,听到了虫嘶鸟啭的天籁之音。我看到了东北肥沃的土地,不但给了我们口腹之养,还给了我们可贵的童年记忆和“北方的家”的种种体验。浸透其间的是人情之美、教化之美,是平和顺邃的情境、自古尊崇的风习。
  《奶奶的婆婆丁》(见《雁儿落,雁儿飞》)表述了一段亲情故事,有快乐,有哀伤,有愧疚,都是记忆里的珍藏。我们读着,渐入佳境,那就是全身心地回归童年,返璞归真,不再凡庸。
  《小白菜》(见《小猪拱门》)唱的不再是旧日孤儿的哀歌,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篇人伦的佳话。从这卷散文集里,我读到了童年快乐的游戏,读出了童话的奇趣,那些俚语故事,就像随风吹来的歌谣,它们趁韵吟唱,自然成文。
  《小纸船》(见《钓蚂蚁》)写了孩子的丢失与获得、失望与期望,是一篇成长的“童话”。收入这一卷的散文,像不经意间的书写,是一幅幅淡淡的画。
  《母鸡下蛋》(见《小鸟和树林》)写的是“一种稀有的毅力和母爱”。这里的不少故事,都是作者储之心底的记忆,表现了作者不倦的思考。
  这些散文都不是鸿篇巨制,但山川的一草一木、人物的一笑一颦,都流溢着多变的色泽和纯真的情愫。作者从小饱餐了家乡四季的秀色,与一起长大的伙伴十分厮熟,那山上的小红花,那童年的想象,甚至那些戏谑顽皮,作者都能用一颗童心、一颗爱心将这一切绾拢在一起,就像用金丝银线织就的一幅画,让人回味,惹人梦思。
  我读这些散文,常常掩卷遐想,羡慕作者有这么好的记忆,让他那些童年的故事经久不忘。我进而又想,与其说作者有好的记忆,不如说他有一种回归童年的天赋。有这天赋的人,会体验时光倒流、韶光可再的幸福。那些童年往事,本蛰伏在他的生命中,一旦有了契机,他可即席挥笔,也可慢慢吟哦。
  读这些散文,对心灵是一种抚慰和庇护。我们恍若回到童年,触摸到了童年的脉搏,那是多么健旺的生命。
  有健旺的生命,才会热爱生活,才会敏锐,才会不断地寻索和发现,才会触目成趣,走笔行文,写出内容丰富又具美感的散文。
  正是因为读了党兴昶的这些精短散文,我才更加坚信:多读散文,于做人,于学养,于写作,都大有益处。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