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寻找幸福与快乐的真谛
来源: | 作者:刘亚明  时间: 2019-12-03
——张艳荣八幕话剧剧本《蟹王》赏析
 
  去年末,以《父亲的山高母亲的水长》、《跟着团长上战场》、《铁血热土》等小说享誉省内外的著名军旅题材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辽宁省作协理事张艳荣创作完成了八幕话剧剧本《蟹王》。这是一部以盘山县水产战线的一名离休老干部、老党员田守诚为生活原型的主旋律话剧,在剧本没有付梓前,笔者近日有幸阅读了这部近三万字的剧本,掩卷回味,不禁为剧本中塑造的栩栩如生人物和真实的故事情节所打动。
  避开“高大全”式人物的直面表达
  年过八旬的田守诚在盘锦地区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田守诚根据中华绒螯蟹因为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濒临灭绝的实际,带领技术人员攻坚克难,解决了北方蟹苗人工孵化难题,并普及到稻田养蟹,使河蟹生产在一些镇村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在河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田守诚还无偿、定期向河流、沟壑放流蟹苗,促进大自然生态平衡,倡导生态养殖,提出“蟹田种稻”。田守诚常年奔波在稻田苇塘滩地,他经历了数次的失败,忍受着胆囊炎、脑梗塞等疾病的折磨,无偿为蟹农提供蟹苗和技术,使河蟹生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被社会广泛赞誉的离休老干部、老党员,通过一部话剧演绎下来,全剧不仅要追溯田守诚的一些生活和工作轨迹,而且还要全面展现田守诚忘我工作、服务群众的整体风貌,没有娱乐的成分,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的纯真故事。如果不细腻地揣摩研究,很容易陷入所谓“高大全”式人物的写作框子。相信,张艳荣在这部话剧人物、场景的把握上,都做了一番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如在人物出场方面,将各色人等穿插其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烘托出田守诚不平凡的一面。全剧除了诚实稳重的主人公田守诚,还有辅佐他搞孵化和养蟹试验、但爱发牢骚的大刘,墨守成规、胆小怕事的郝主任,心直口快、大嗓门、能干的农村妇女代代红,头脑灵活、消息灵通、胆大心细、有些自私的财旺,游手好闲、说话多少有些结巴的富二等13个人,尽管出场的人物不多,却活脱脱从生活中向我们走来。
  有人说,表现主旋律的正面作品,不好进行艺术表现。但这部话剧,由于其感人的叙事,绵密真实的细节再现,并没有给人假大空的感受。时下,很多人眼里的先进人物是面目模糊的,是“高不可攀”。而《蟹王》里呈现的人物是鲜活、可望又可即的,这些人物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为了老百姓”思想贯穿剧情始终
  毫无疑问,《蟹王》是一部结合社会性和政治性,但是又充满着人性的话剧。
  田守诚养河蟹引导群众走向致富的先进事迹被挖掘出来以后,得到了中央和省市的肯定。在一些新闻媒体和文学刊物中,有关田守诚的诗歌、小说等作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而张艳荣则以话剧的形式,立意“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 “一心为了老百姓”为主线,独辟蹊径地再现了田守诚坚守为民服务,把全部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发展壮大河蟹产业,让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过程。
  能否把握创作主题,这是文学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剧本创作必须遵循的主线。为了老百姓,这是党章对党员的宗旨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应当倡导的时代主流。张艳荣过去一直致力于军旅小说创作,剧本创作只是近年才着手尝试,而撰写《蟹王》这类题材话剧对她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考验。事实证明,张艳荣不负众望,短短时间潜心创作,满含深情,用自己的文字见证田守诚这位老党员的理想信念。历史、现实和未来都需要这样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田守诚这样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社会实践者。张艳荣恰恰抓住了田守诚这个人物的特质,运用话剧的媒介找到了和人们沟通的契合点、着眼点,不断把剧情推向了高潮。这部话剧诠释了田守诚幸福与快乐的真谛,那就是一种“坚守”精神,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党的无限忠诚,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别人,让人间开满真善美的花朵。
  张艳荣就是这样铺设戏剧情节,以冷静的态度,客观而不动声色地描写了田守诚的为老百姓服务的一幕幕,表现田守诚感性和平凡的一面,展示了真实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折射着田守诚有血有肉的形象。全剧着眼于田守诚两个非常可贵之处:一是他时时刻刻想着为蟹农做事,二是他始终如一地求实、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扩大河蟹养殖,让老百姓增收。这种艺术的再现,迅捷地反映了现实,紧扣着时代脉搏。
  真实性与戏剧性交融
  话剧艺术的力量来自于事件的真实和情节的感人。《蟹王》剧本秉承严谨的作风,既兼顾真实性,同时也兼顾其戏剧性,用剧本纪实性艺术手段,将田守诚事迹从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一,写出了田守诚的奋斗精神。通过剧情的不断深入,体现田守诚一心为民的思想境界,塑造了田守诚的艺术形象。这与其说是话剧的勾勒,不如称其利用艺术化形式,对生命做以小结和回顾。其二,写出了社会价值的取向。该剧本通过现实时空和历史时空叠映的方式,表现历史与现实紧密传承的逻辑关系。揭示了时代发展要求和审美境界,相信阅读本身就是对人心灵的一次洗礼。让我们再次感到人生并不是你拥有多少财富,也并不是你拥有多大职权,更不是你住多大的房子,而是能够在帮助他人、温暖他人中找到真正的快乐,找到自身的价值。其三,写出了平凡与崇高之间的关系。告诉人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田守诚那样,但是我们可以像他那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理到深时朴实无华。《蟹王》以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力图用当地俗语或最朴实的语言,让剧情更真实,更接地气,在戏剧结构上颇有特点。通过孵化蟹苗、发放蟹苗等八幕剧情,将戏剧方面的因素错落有致地植入剧情当中,充分体现了话剧的戏剧特点,每一个人性格各异、独特的台词表现,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话剧脚本,体现了特定时代普通人的生存境遇。是一个有机整体。作者选取了田守诚借用别人虾苗实验室孵化蟹苗、到村屯发放蟹苗等片段,还原了田守诚最真实的事迹和工作生活。如此平淡朴实的人物展现,具有自然深远的艺术风格。这里面,放弃高就的机会投身河蟹孵化、拿着仪器测稻田地水的酸碱度等等,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细节。剧中台词更是田守诚生活语言的原生态展现。比如,代代红养蟹遭受损失的抱怨:“当初买蟹苗的时候我心里就打鼓,怕踏上本,河蟹再死了。不是你们圈愣着(劝说)买的吗?”这样的语言都极其生活化,而且带有盘锦地域特点,率直、纯净、可爱。
  诚然,剧本《蟹王》也有若干失误。第一幕中,郝主任说:“县长,我那还有半瓶盘锦佳酿,就着螃蟹咱喝一盅。”按说,剧情所反映时间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而据笔者了解盘锦佳酿的出品是在1998年以后的事情。第二幕中,一次无偿提供1000斤蟹苗,在人工孵化蟹苗的初期,每斤蟹苗的价格都不菲,最高时期可达数千元,而1000多斤蟹苗的价格可想而知。还有第四幕中,田守诚在寒冷冬天育苗时候,代代红表示心意送来围脖,而田守诚却说:“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绝对不能要。”似乎有些做作、生硬之嫌。但无论如何,《蟹王》这部话剧的创作是成功的,实现了超越写实的表达。此种艺术构造,突出了生命的主题,与时代精神可谓相得益彰,令人深思。
  感谢张艳荣发掘和再现了田守诚的这一突出典型。祝愿并相信有关部门能够把《蟹王》打磨成时代精品,及时推出这台舞台艺术,利用话剧舞台的声电光艺术,使《蟹王》成为人们的一场有价值的精神盛宴!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