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撒播在大地美好事物的诗意抒写
来源: | 作者:刘亚明  时间: 2019-12-03
——读王洪静诗歌《高粱在秋风中奔跑(外二首)》
 
  我不能不惊讶于诗人王洪静的想象力。
  高粱、小草、槐花、蜜蜂、小河、池塘……这些乡村司空见惯事物的本身缺少动感,而且有时人们用诗歌的描述是相同或相近的。但在王洪静的视野中,它们却充满了生命的质感和活力,像人一样有了思想、呼吸。尽管我们知道这源自于诗歌的想象,但我们还是期冀内心保留着这些美好。
  
  1
  一首《高粱在秋风中奔跑》,让农作物高粱具有了人文的属性,重现拟人化的特点。在秋天,高粱成熟饱满,高粱穗火红、殷实,而对于红高粱的描写也可谓角度各异、淋漓尽致。然而,这里王洪静一下子把高粱写得如同身边人一样,若有所思、活灵活现,让每个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高粱在秋风中奔跑
  像一束束通红的火把
  跑向村庄
  跑向一座座淳朴静谧的农家小院
  千百年来,高粱这种植物一直是人们依赖和喜欢的粮食,也可以说与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收获季节,人们难免有喜悦或悲秋之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难以平复的心境,王洪静才满含深情地用诗歌记录秋天美丽的风景,洋溢着一种欢快的基调。高粱在风中奔跑,在诗歌之中幻想,此时变得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王洪静将高粱赋予了生命的意味,等同于能够思想的人类,甚至转为相亲相爱的化身。诗歌二、三、四节无不隐含着人生几近暮年的思量,以细腻感人的笔触描摹呈现,把握着一种乐观美感的基调,充分表达了在自然界宁静的外表下,人们心中蕴蓄着的浓郁情感。而这个过程,好似一幅油画经年地铺展在那里,又与大地密切相关:
  夕阳西下
  秋色越来越重
  年迈的穗子  相互搀扶着
  再也直不起腰身
   
  在这片心存慈悲的大地上
  我们相亲相爱
  这正是许多人心中向往  
  梦寐以求的
   
  所有这些  已经足够了
  你看门前那条就要干涸的小河
  都快走不动了
  可它还是那么乐观那么幸福
  流淌着爱  也流淌着
  比蜗牛还要缓慢的光阴
  夕阳西下、就要干涸的小河、秋天与人的暮年有什么异同?年迈的穗子相互搀扶着,再也直不起腰身,而门前那条就要干涸的小河都快走不动了……如此可以直接描述人衰老的诗句,金光闪闪亮比汗珠,读着竟然觉得静谧而安详。由此,秋天阔远的气象与人生气象笼罩下的不能割舍的情感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这首诗的主色调,成为秋之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王洪静贴切的联想一并入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心中的热爱与时代色彩在诗中融为一体,进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2
  与诗歌《高粱在秋风中奔跑》一样,《小草蹲下身子背起了春天》的题目本身就极具诗意。两诗相比,一个记录秋季,一个描写春天,一个以高粱为着眼点,一个目光瞄准小草。诗人王洪静同样饱蘸深情,关爱有加地给我们绘制一帧撒满甜蜜的画笺。这里,我把全诗引述如下:
  山坡上  一树槐花
  正在使劲的背起蜜蜂
  嗡嗡的叫声
                       
  轻飘飘的脚步
  奔跑着的花香
  小草蹲下身子背起了春天
   
  弯弯曲曲的山路 
  裸露着  一条条 
  歌声飞舞着的曲线
   
  丛林深处 
  在深深浅浅的虫鸣里
  一不小心就会撞见
  一顶
  睡在蜂农背上的草帽
   
  一滴蜜   浓缩了春天
  所有花朵
  美丽的重量
  这首短诗,前两节巧妙地用“背起”将“花”——“花香”——“春天”一层层地呈现。从常理来看,蜜蜂嗡嗡的叫声和春天都是不能背起的。然而,王洪静却用诗歌的语言打破了这种逻辑关系,将这种现实的悖理予以诗化,让我们读者也相信,原来蜜蜂嗡嗡的叫声也是可以被一树槐花“使劲”的背起的,而花香还能够“奔跑”,小草也会“蹲下身子”背起春天。如此表述,把诗歌的意境写活了,也提升了我们想象空间。“使劲”、“蹲下”两个颇富动感画面的状态描写,将春天与蜜蜂,甜蜜与美好的开始(或来源)贴切而自然地组接起来,为诗歌场景互动建构起自然的依存关系。
  春天来了,好像有些姗姗来迟,又好像是因为蜜蜂的指引。山路与丛林,仿佛都缺少了季节的指向。王洪静在《小草蹲下身子背起了春天》中,细腻而平静地以微小隐喻着庞大的春天的来临。大地的事物是美好的,不论是秋季还是春天,辩证地观瞻、理性地思维,我们总会看到衰败后面生命的执著,也能看到美好事物的悄然到来。“在深深浅浅的虫鸣里/一不小心就会撞见/一顶/睡在蜂农背上的草帽”,是通过营造一个小小的场景循序渐进地描述春天的到来,也许这并不喧哗的春天,让周遭世界的一切声响都隐遁了。此时此刻,我也丝毫不怀疑,其中有些词语是不搭配,或者说是错位的。虫鸣能变得深深浅浅,而蜜蜂还可以是睡在蜂农背上的草帽,如此种种都是不可思议的。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此诗的最后一节,还是提到了蜂蜜和春天,用一滴蜜来浓缩春天,并且把美丽看成可以用秤来称重,在视觉维度上拓展了我们的审美空间。
  
  3
  在我看来,王洪静的诗歌《在乡下》实质就是三个场景的画面,相对前两首其内涵及外延稍弱。全诗似乎没有什么主题,将白天、傍晚和黑夜的三幅景致直接推介给我们,带给我们“于无声处”的境界,平添了几分舒缓和恬淡。
  一只白鹭把打鱼人的渔歌叼走了
  只剩下空旷的蓝天
  和蓝天下的
  一叶小舟
  这是《在乡下》的第一个场景。“一只白鹭把打鱼人的渔歌叼走了”,与上述提到的两首诗的语言功夫如出一辙。事实上,打鱼人的渔歌一只白鹭是叼不走的,而这样写则是从视觉角度捕捉蓝天和蓝天下的物象,给乡下的景致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加了些许灵动的色彩。我们可以体会那种天高云淡的场面,一只白鹭、一叶小舟、一位打鱼人,还有汩汩的河流、蓝蓝的天空。那么,除了惬意、陶醉,除了内心的宽阔,这个乡下是容不得半点污浊或私心杂念的。
  一只野鸭
  一不小心
  将池塘里的黄昏碰碎了
  它惊慌失措的样子
  就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乡下人的淳朴,有时可能会传染,可以传染给老乡,也可以传染给村庄,还可以传染给黄昏里的那只野鸭。你看,这只粗心的野鸭,“将池塘里的黄昏碰碎了/它惊慌失措的样子/就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这个场景,不仅是在勾勒村庄黄昏的美艳,也是渲染一种思想情怀。我们抛开一些世俗的东西,来到这迷人的乡下,谁说不是一种高贵品质和思想情操的熏陶呢?与其说这是人与鸟禽的心绪互动,倒不如说池塘边发生的一切给乡下增添了别样的景致。这景致,既有真实的记录,也有一丝灵动的味道。
  一轮明月爬上了树梢
  它静悄悄的脚步
  生怕惊醒
  怀孕了的稻花
  这首诗有其巧妙的艺术构思。最后一节以一轮明月爬上树梢为契合点,采用象征手法,用水墨画一样的线条,重新整理了我们的思绪。夜晚之色尚浅,知觉早已熟睡,一轮冉冉升起的明月也轻轻挪动脚步。这种让人屏住呼吸的句子,使人不禁想到朱自清在《荷塘夜色》里所说那样:“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在乡下》一诗弥漫着王洪静借景生情,寓动于静的写作风格。全诗意在渲染一个极其宁静的气氛,以反衬内心世界蓬勃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对一切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这位诗人将满心思绪定格在静静的乡下,沉入生命意义的思考,彰显出他独特的诗歌魅力。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