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翰墨情缘 当代意识
来源: | 作者:李秀文  时间: 2019-12-03
  理性与情感的关系,是诗学领域中比较简单又相当宏奥的课题,中外诗家都有许多见仁见智的看法。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多重意义和多重内蕴,象矿藏一样可以不断地去开掘去发现,又因为人类自身也需不断地克服心理隋性,冲破故有观念和局限,开拓新视角发现新的价值。我们的悲哀往往在于,运用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发现和肯定了某一种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的时候,却忽视或否定另一种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我们代代相因张扬着"诗言志"的旗帜,虽然闻一多先生对"志"有了宽泛的解释,但作为诗的本质界说,仍然是有道理而不全面的。许多年以来,我们过分强调了诗的理性高度而无视了诗的情质的美学意义,因此有成篇累牍的诗作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甚至并不形象的语言)解释题旨解释概念,让人感到平庸乏味,迄今仍有相当数量的如是之作,发表在文学报刊上。因此,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和理论家,发现了理性强化对诗思的制约,便相继有"反理性"和"反文化"的论理文章,强调诗人的瞬间感觉和潜意识,对于表现诗人更丰富的情感活动和多样的情感方式,对于更精微地窥探人的心灵世界与生命世界,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当人们走出心理学规范,扩展为一般地反理性反文化的时候,诗又进入另一个狭窄的怪圈。人是有文化积淀与社会意识,哲学观念共同构成人的理念准则,浸透和制约着他的政治倾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诗人假如不是为着图解他的理念准则,正是诗歌创作正常的心理现象。
  最近,我读了林雪的组诗《地远天高》,不仅感觉到她的诗是理性与情感的融合,而且为他形成了鲜明的美学个性而欣喜。从构思来看,她的诗分两类,一类是可称为既物咏怀之作,但不是传统式的景物描绘加归纳主题,而是有着较为生动的情感交流和比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另一类是内心独白,但又不是那种浅露的直抒胸臆 ,而是在诗的意象中包容着他所感悟的人生哲理,而并非是那些尽人皆知的陈旧格言。他是以感觉入诗的,面对着那先于我来到这尘世的,她感到有一股风暴磅礴而来──
   
  那先于我来到这尘世的大地
  织锦拼成的七块大陆。雨落在
  美洲的彩绘或亚洲的稻田之上
  在铁一般的世纪里
  那史诗般的语气
   
  那先于我来这尘世的乌鸦低飞
  那先于我来到这世上的阳光已经疲惫
  跋涉了多少光年,才刚好
  照耀在我身上
   
  他们能否还能保佑住我?
  当他们一身骨头,被时间拉直、变硬
   
  那先于我来到这尘世的人们
  仍用手捂紧胸口,以免良知涨出心灵
  什么人还在合力拧着那块浸满光辉
  和罪孽的布,它已显得更红
  更黑、更破败
   
  他们是否仍满口谎言,昏聩在自己有毒的
  血液里。那先于我来到世上的人们
  是否仍睡在黑夜里,互相遮掩
  骨灰拨着罪恶的琴弦
  让活着的人生再次断裂
  
  很显然,其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她从骨灰拨着罪恶的琴弦, 让活着的人生再次断裂。看到艺术在潇洒奔放的美学追求,飞扬奔腾的不是琴弦,而是他的精神、胆魄和气质。由此荡开思绪,联想到那些肩背手扛的人们,"飞雪直达地面无需签转/雪淋湿了那些肩背手扛的人们",这才是一个民族腾飞的象征。爱国情怀与诗人良知都自然浑成于他的诗句之中,酿成高远之气和遒劲之风,再不是平泛的口号与廉价的颂歌了,而是流溢的真情,同时又表现出他对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与人格模式的内在追求,融入诗的意象便使诗含有风景了。
  让人鲜明地感觉到,她的诗里有一种人格力量的跃动和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她注视着"枯蕨和泥炭的春天回来了","谁在节庆般欢呼","谁仍继续孤独","头顶光线的群众从微茫的大街走过","暮色开始沾湿那些建筑的尖顶";她看到一匹卸鞍的马在黒暗中秣草,就想到悲怆的足迹留下气节的种子。他看到那些天空中的云朵翻滾起诗句,就感到有一股"犹如永生的眷恋",听到"那流浪汉连连回望着家乡/那个人抓紧亲人不忍离世"的声音。很少有人象他这样赋予弱者雄健的生命力,看到它们用"秋叶",涤荡着卑鄙与懦弱,让善良的灵魂"一片树叶轻拂过我肩膀"。她看到那夏天的光焰,如此穿过高空的门柱,又隨着大地的沉寂,垂落至人们内心。超脱了一般意义上期盼的喜悦,而且在激越之情里感受到"那大地上的银子弯曲流淌,一朵与海走失的浪花风干成沙砾在呼唤海水"。因此,可以说诗的确是富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语言艺术,林雪的诗便是她的激扬奋发充满活力的生命之光的外灼,又是他的人格模式的具像。他的许多述怀之作也是如此,处处回响着一种凛然正气:"那繁星如雪/轻飏自那有名的或无名的恒星间/一阵低语就会震落";她眼中的崖顶之树,便是具像化的自己,她无意向外部世界解释什么表白什么,只是在心灵深处感觉到艰辛而孤独的人生机遇,犹如覆盖着冰冷的铅幕,或压抑扭曲而死,或铮铮拔地而生,她选择了后着孤独和悲伤是多么温暖/又多么庞大"。
  较深地受到中国文化熏染的人,易于产生浓重的恋旧情绪和板滞心理,在艺术观念上很自然地以昔日的诗坛圣手艺苑班头为准绳,来衡量雅俗优劣。林雪的诗,在语言结构和文化气韵上,都吸收了旧体诗的营养,而又融入鲜明的现代意识。她的地远天高,并非是"忘"之诠释,也许仅仅是个人感情的撞击,使她在痛苦中生发了人生感慨。"诗人呵/把事物的本质当成礼物留给自己并送给人们","昨天的太阳更加辉煌",表现出新的价值取向与情感方式。不管他的行为是否与之同步(人是不可能让内心与行为这样协调一致的,作为社会的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就连歌德,马克思也认为他即是伟人又是庸人)诗人能形成崭新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已然表明当代意识的融注了。难能可贵的是《城际巴士》《诗人的礼物》《说出心爱者》《秋叶》等篇,对人体美艺术美的赞颂,表明了当代诗人文化心理的嬗脸,。是的,诗人不同于俗人的地方,首先在于能够大胆地撕破虚伪与做作的人格面纱,以人的真实性灵为美讴歌。美的魅力和诱惑是无法拒绝也不该拒绝的,儒文化的虚假性曾经潜移默化地扭曲了人的性灵,也酿成一种虚假道德规范,   害人性而自命高雅。新诗发展时期,"五四"时代诗人们已能突破封建礼教的圈囿,写出有真歌器真性灵的诗作,三十年代就更是多有佳作了,但后来由于相当复杂的原因,使诗的道路时宽时窄。新时期以来重新为诗的发展拓宽思路,重又开启了诗人通往丰富多采的心灵世界之门。林雪的一些诗作,与同代人一起攀登时代美学的峰峦,这对于他和所有当代诗人们,都是至关重要的艺术选择。
  林雪的诗逐渐追求意象的丰富性,使之更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她这样状写《说出心爱者》:"火车开了又走/走了又来/有些车从不晩点/有些车从不到达/有些车从不出发"。这种亦庄亦谐的句式和意象的模糊性,都让读者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理解,不客是宏观生活观照,还是微观见闻剪影,都能从文化源流或社会风情方面引发思考。他写〈庶民之诗〉等篇章,都是感情的流云和心灵的火花,没有狭窄的题旨指定性,却都是对爱的依恋和神往,都是对美的渴望与珍重,在跳脱的语言里有真情流动,有人性美的流动。当然,她的语言还偶见随意性,有些直抒胸臆的诗很有暴破力,,她的诗聪慧而有思想深度,又有着诗人特有的情怀,她一定会写出时代更有感情魄力的诗篇。
  真正的诗人,既是灵魂的拯救者,又是灵魂的受难者,在这两种角色相转换又相统一的过程中,诞生美丽的诗句,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在他们身上,最少人格面具,最少世俗和虚伪,他们往往以赤裸的情怀去追求真善美,去讴歌真善美,因此,又必然为世俗所不容,于是背负着信仰的十字架,努力挣脱世俗与浮华的羁绊,走向理想的精神圣地,表现出超脱的性格秉赋和高逸的精神风骨。
  真正的诗人,往往是追逐爱情的圣徒,于是讴歌爱情的诗篇就铺天盖地。仅就当前爱情诗的质量而言,不仅良莠参差,而且赝品大大地多于精品,这时如果发现一部融合了真实血肉、激荡着高洁灵魂的爱情诗集,就像在浑莽的沙砾中发现了真金。诗人林雪《地远天高》组诗中.其中多有爱情诗的佳作,鲜明地表现出他独有的情感形态和审美个性。其一,她以诗的抒情方式袒露内心的隐秘,以深刻的哲理诠释爱情的真谛,这无疑是以独立不移的人格精神和至纯至美的诗歌精神向世俗挑战!去点播现代文明的种子何等艰辛和艰险。但是,诗人的良知和艺术自觉,促使他庄严宣告:“那个胸囗的内衣袋里紧捂着/一个故乡的人是我爱过的人”,因为“爱情是神圣而永恒的生命主题。人类因爱情而繁衍进化,而高尚纯洁、而蓬勃健康、而美丽高雅、而激越亢奋……”这并非是天音神曲,也谈不上振聋发聩,他仅仅是以诗人的真性灵表述了一种真实的存在和一个朴素的真理,为缺乏诗意的空间传播了诗歌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启示性。其二,他的爱情诗是圣洁的心灵之泉浇灌的生命之花,于是 
  火车开了又走。走了又来
  有些车从不晚点。有些车
  从不到达。有些车从不出发
   
  我在等车的人们之中
  无偿生活中的颠沛流离者
  田野里的谷糠稻壳
  被脱粒机剥开
  咆哮着吸进大河
   
  这一个脸上有田畴的壮年汉子
  有我父亲的嗓音
  那个身体里有丘壑女子像我的妹妹
  那个关节里有玉米的是我的弟弟
  那个胸口的内衣袋里紧捂着
  一个故乡的人,是我爱过的人
   
  那些肩背手扛的人们
  是我的一部分或全部
  那其中有另一个我
  和无数的我。我说的这些
  那肩背手扛的人们
  无意于指认。一些火车开着大灯
  载着怀抱工具的农夫一闪而过
  四周是波光鳞鳞的脸庞
  和平舌的口音,所有这一切
  都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出现在
  2012年12月15日
  一座名叫肇东的边城小站
  某地。生活的恩惠
  我对偶然遇到的人
  即将离开的城市和乡村
  都留有宽恕
   
  因那一切破碎的,都将从
  离别中得到修补
   
  这种长新永驻的爱情,并非源于传统的道德框架,而是让心中辐照人性的阳光,流动诗化的情思。
  这是一种朴素的真情,当他把这种朴素的真情,升华为富有哲理的人生体验,便尖锐地表现出男性心理特征,从而具有深层的启示意义:“在体制中洗刷身份吧/要么变得清白/要么染的更黒/在庶民的时代”。林雪的诗,并非单一地咏叹爱情的美丽,而是以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在晴天丽日和细雨迷蒙的变化中,精妙而复杂的爱情心理图更以绚丽的笔墨描绘了爱情的多姿多彩。
  林雪的诗,以生动的隐喻、新颖的构思和美妙的象征,表现心灵世界的波光滟潋万种风情,满山的红叶、沉郁的琴声、空旷的草原、飘散的奶香、黄昏的细雨、白色的墙壁、书法的清韵、骏马的嘶鸣,清澈的泉水、朦胧的月光、幽深的森林、起伏的海浪,都构成一种诗意象征,充分调动读者的情感体验和丰富想象,从而拓展了诗意空间,也使她的诗丰盈而深邃。林雪的诗歌创作,构成了一种生动的文化现象:她从未在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里生长浪漫,她却以诗人的良知和忠诚面对生活,让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生姿态相克相生相辅相成,使先进文化相融相映。林雪在《庶民之诗》中说:“在诗人当中囗占你的诗哥/在流放的思想中书写流放/在恋人怀抱里呓语着爱/在尚未解密的时代/先保有秘密”。超越凡俗走向精神的圣地,这是诗人的终极追求,世界因为有了这种追求才会清澄而美丽。

赞0